初中历史史料实证初探

2024-04-25 05:04潘先红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城邦古希腊辨析

潘先红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要想让史料实证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对其概念进行辨析,对其实践进行探索。史料实证的前提是占有可信史料;史料实证的关键在于辨析,目的在于重现历史真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将史料实证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要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对教材所提供的史料进行有效辨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阐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提出史料实证是其中的内涵要素之一。从字面来看,史料实证就是基于史料的论证。这一看起来简单的论述在实际教学中却遇到不少的障碍,除了应试教育所形成的知识记忆与应用习惯之外,对史料实证的理解及其运用过程认识模糊也是原因之一。下面以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谈谈一些初步探究。

一、史料实证中的基本逻辑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史料实证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現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这就说明史料是初中生了解历史、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积极培养初中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搜集、整理及分析史料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应当发现,这样的叙述当中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具体有二:

其一,史料实证的前提是占有可信史料。

怎样的史料才是可信的?当这一问题放在历史学家面前的时候,或许会存在着多元解读,但是当这一问题放在初中学生面前的时候,可以作出的肯定回答之一就是教材上的史料就是可以占有的可信史料。比如,在《古代欧洲文明》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城邦国家、经历民主改革、建立奴隶制民主政治,以及古希腊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所达到的高度,就是应当占有的史料内容。

其二,史料实证的关键在于辨析,目的在于重现历史真实。

拥有了史料之后,实证的关键就在于对这些史料进行辨析。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运用到的方法主要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方法运用水平,在进行辨析的时候,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学习态度与责任认知,可以进一步升华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面向学生的史料实证教与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史料实证,如何辩证地看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很多教师的认知当中,初中学生既无法自主获取可信的历史材料,又不具备对历史材料进行辨析的能力,那自然就很难真正体验史料实证的过程。当这种认识放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之下进行审视的时候,可以发现其中的诸多不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如何真正做到面向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教学呢?下面以“希腊城邦”的教学为例来进行说明。

古希腊之所以出现璀璨的文明,与希腊城邦的特征密切相关。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观点,如同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的智慧产生需要闲暇与自由。为什么古希腊有闲暇与自由呢?这个时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就可以发现,古希腊的地理范围相对较大,尤其是其中的希腊半岛,具有环海、多山、多岛屿等特点,客观上拥有适宜航海和海外贸易的特征。在这个地区所诞生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很大程度上为希腊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到了公元前8世纪,由于城邦的出现,具有“小国寡民”特征的城邦,将居民分成了公民和非公民两类。其中,成年公民具有参与统治的权利,由此演绎出来的宗教活动以及节庆演出、文体竞赛等,都为古希腊文明的产生提供了环境……

当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类材料进行分析的时候,学生就发现希腊城邦这样的人文地理局面,客观上可以让当时的一部分人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所处的世界,像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亚里士多德,就是当时的希腊城邦特征让他有足够的闲暇与自由,从而能够引领古希腊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三、史料实证奠定历史教学之基

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以及相应的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将史料实证落到实处,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要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对教材所提供的史料进行有效辨析,这样包括史料实证在内的核心素养要素就能够得到发展,从而也就奠定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

进一步总结还可以发现,将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客观上可以将学生真正置于历史学习的舞台中央,使学生更容易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且客观的认识。当学生知道形成历史观点需要史料提供支撑的时候,史料实证素养的落地也就实现了。

猜你喜欢
城邦古希腊辨析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关于导演古希腊戏剧的思考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