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棵鲜活的常青树

2024-04-24 09:25文|徐
出版人 2024年4期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经历

文|徐 榕

保冬妮 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2024年2月定价:28.00元

“童年树”是童年生活的写照,是孩子们走向大自然的向导,是理想和信仰的化身。

荒漠造林、虫灾防治、坚守望火楼——保冬妮找到了建树理想、实现梦想的地方,她将塞罕坝的传奇转述给我们。她在“童年树”上找回了童年的梦、生命的真谛和信仰的光,并将心中的温暖传递给我们。在《童年树》中,保冬妮动情寄语:“长大以后,你会找到你的篝火、北斗星和灯塔。”

在诗意和明朗的叙述中聆听记忆的回响,《童年树》充满了理想和浪漫的色彩;在自然的生命中寻找自我,阐发思索和关怀,《童年树》承续了自然文学的信念;广泛应用各种素材,精准表述植物、动物、生态、地理、历史等各种知识内容,《童年树》坚守着科学的准则;运用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将童年的回忆与当下的故事在不同的空间中展开,将过去与现在并置,《童年树》让小读者看到不同时代的孩子与树的联结——《童年树》扎根和生长在所有孩子的心中。

保持童真,是亲近自然的前提,也是书写童年的前提。在创作《童年树》的过程中,保冬妮秉持了孩童般的纯真,倾听风涛里树的低语和鸟的鸣唱,倾听“童年树”的讲述;她像孩子一样拥有“魔法”,穿越到时空的另一个维度,与林场的孩子们一起游戏、冒险、经历悲欢,相互凝望相互映照;她像孩子一样保持好奇,始终全神贯注,不断发现“童年树”的美丽、奇妙和其中蕴含的生命真谛。太阳照亮了她的眼睛,也透过眼睛照进了她的心灵——一颗未泯的童心。

《童年树》自始至终聚焦人与树的关联,自然生态与人的境遇互为印证,隐含了人与自然对立、妥协、平衡、共生的过程。《童年树》隐喻了生命的新生——人的智慧和创造,唤醒了树木和森林的自然再生,恢复了土地原生的自然野性,塞罕坝经历了修复、更新和复活,成为慷慨的“供给者”——林业生产、自然景观、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为塞罕坝人的激情和奋斗的故事所感染和激励,而创作《童年树》的保冬妮,也成为慷慨的“供给者”——她为小读者捧出炽热的情感和自己所有的才华,她书写了故事,也绘就了书中所有的插图,这些图画与文字一起,结合成一股温暖和力量——塞罕坝的绿色传奇,终究有这样一位真诚的作家来重述。

保冬妮是自然的观察者,也是心灵的捕捉者。常年旅行和自然探索的经历,使得保冬妮对《童年树》的创作得心应手、独树一帜。她的心灵与林海共鸣,她一次次与塞罕坝的建设者们倾心交流,她写下他们的筚路蓝缕,写下他们的友情和亲情,写下他们的团圆和离别,也写下人与树的深情,写下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将人对自然的热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融为一体。大自然的流变和永恒,生命的流变与永恒,保冬妮将两者互为观照,借此引导读者共同关注自然与人类精神的关系。

童年是一棵鲜活的常青树。保冬妮在《童年树》的《创作谈》中写道:“人生与树生的相同之处在于,童年时被精心浇灌的经历,可以使一个人、一棵树拥有向上的一生。”在时间的长河里,经过几代人的科学栽培和精心守护,万顷“童年树”汇成无边无际的林海;而林场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汲取生命成长的精髓,在自然生态的重建中乐观生长,拥有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和无限广阔的未来。

“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真的。你不信?你以为我们缺少食物,坝上物资贫乏到极点,我们就痛苦吗?不,我们的身心自由且快乐。”一群年过半百的林场的“孩子”向采访他们的保冬妮这样回忆和述说。由此,《童年树》是每个孩子都在经历的成长,而塞罕坝的往昔故事之所以令人心潮澎湃和心驰神往,是因为它所拥有的记忆,有如自由生长、充满希望的童年,召唤我们频频回返。■

猜你喜欢
塞罕坝林场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
林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