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成就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研究

2024-04-24 08:25潘凤丽辛京净
山西青年 2024年7期
关键词:教养成就学业

潘凤丽 辛京净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 和田 848000

学业成就主要是指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业成果、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的总和,主要由行为表现和客观成就构成。[1]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是我们评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直接、最关键的衡量标准。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但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造成了延迟毕业、就业难的现象。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业成就的相关理论,也有利于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尽可能排除对大学生学业成就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促进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

教养方式是指原生家庭中个体所经历的重要环境,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行为和情感的整合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和教育方式,具有稳定性和情境性的特点。[2]相关研究显示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徐希铮等研究者已证实了这一研究。[3]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整理与分析,发现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即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就,但父母教养方式如何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内在影响机制还有待探索。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个体会基于行为、个人因素和环境的三元互惠决定论而获得和维持的行为模式,即个体不是简单反映外部环境,个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认知、人格等个人因素的影响。自尊作为人格自我调节结构的心理组成部分之一,是对个体自我进行积极评价的情感体验,即需要自尊、自爱、自重,需要他人以及集体与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4]研究表明,自尊对学生学业成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

同时,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可知,环境每时每刻都在与个体的心理及行为发生相互影响。对个人来说,家庭是影响其心理及行为发展最深远、最持久的环境之一。它也是生态系统理论中的一个微系统,是直接影响个体的系统环境。家庭中包含的许多因素都在对个体的成长产生作用,其中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观念、父母教养方式等。有相关研究表明,积极教养对自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教养对自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6]具体表现为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学生自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过度保护以及拒绝的养育方式对其自尊有显著的负面影响。[7]

综上所述,已有相关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和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推测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在我们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检索时,发现对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探讨尚未有系统研究。为此,我们将以社会认知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开展本次研究,拟探讨自尊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并且提出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路径模型,如图1 所示。本研究假设:1.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呈正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三维度可以通过自尊两维度影响学业成就,即自尊的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在父母教养方式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图1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学业成就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四川省内的在校大学生,共收到300 份问卷。剔除45份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255份。

(二)研究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采用蒋奖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主要由父母拒绝、父母情感温暖和父母过度保护三维度组成。[8]其三维度克隆巴赫系数在0.74 到0.84之间,结构效度为X2/df=2.48,RMSEA=0.05,NNFI=0.98,CFI=0.99。

2.自尊量表

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主要由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两个维度组成,共有十个项目。[9]量表的两因素相关模型X2/df=3.72,RMSEA=0.07,TLI=0.99,CFI=1.00。

3.学业成就问卷

采用尚红艳修订的大学生学业成就问卷,共有21 道题,采用六点计分,由低到高,记为1 ~6分,得分越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越高。[10]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0;结构效度为X2/d f=1.228,RMSEA=0.020,NFI=0.970,CFI=0.994,GFI=0.962,AGFI=0.953。

(三)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选取四川省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同时以匿名方式填写。研究将利用SPSS26.0 和AMOS26.0 软件进行信度、效度、相关和中介效应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三维度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父母拒绝、过度保护与自我肯定呈负相关,与自我否定呈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自我否定呈负相关,与自我肯定无显著相关性;自我肯定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自我否定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

(二)假设检验

为了检验本研究的结构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X2/df=1.87,TLI=0.97,CFI=0.96,RMSEA=0.05,SRMR=0.04),并利用Bootstrap 方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结构路径系数和中介效应指标

假设1: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与父母教养方式三维度呈正相关。结果显示,这一假设得到了支持。

假设2:提出父母教养方式三维度可以通过自尊影响学业成就。结果显示,父母的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教养方式都可以通过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就。进一步检验表明,父母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可以完全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就,而父母的情感温暖则可以部分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就。因此,假设2 得到了支持。

三、讨论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学业成就与父母教养方式三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表明,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就,即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提升有利。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3,11]因此,来自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情感温暖)越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越有利。

(二)自尊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与自我肯定呈正相关,与自我否定呈负相关。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自我肯定正向预测学业成就,自我否定负向预测学业成就。这表明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人往往拥有更好的学业成绩。高自尊水平的个体更倾向于积极评价自身能力[12],并在面对考试或新挑战时表现得更加勇敢和坚强,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

(三)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研究表明,父母拒绝、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可以完全通过自我肯定、自我否定的中介作用对其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父母情感温暖可以部分通过自我肯定、自我否定的中介作用对其学业成就产生影响。这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通过改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间接影响学业成就。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能提高孩子的自尊,而经常拒绝或严厉批评的父母可能会降低孩子的自尊[13]。因此,父母应当维护与子女的良好关系,积极回应子女的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高的自尊水平,以促进学业成就的提升。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大学生学业成就与父母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自我肯定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与自我否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父母拒绝、过度保护与自我肯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与自我否定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父母情感温暖与自我否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

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在父母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可以完全通过自我肯定、自我否定的中介作用对其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父母情感温暖可以部分通过自我肯定、自我否定的中介作用对其学业成就产生影响。

(二)展望

本研究主要探讨学业成就与不同影响因素的关系,主要是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对学业成就的关系,这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业成就的相关理论,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国内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大部分研究仍然是个人家庭背景和人口变量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因此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业成果研究领域,促进其发展。明确教养方式和家庭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呼吁家长为子女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采取适宜的教养方式,促进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养成就学业
艰苦的学业
了不起的成就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教养方程式
失恋“成就”的CEO
回顾五年成就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