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丽的“并蒂莲”

2024-04-24 12:53姜玉坤马春雨
雷锋·强军号 2024年3期
关键词:并蒂莲传人北京大学

姜玉坤 马春雨

“2024年春季北大学子应征入伍的比例又有增加,这几年硕士、博士入伍逐年呈上升趋势!”北京大学团委负责人介绍,这个可喜的变化,主要源于他们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开展的双拥共建活动。

雷锋传人与北大学子牵手始于2012年3月5日。在北大未名湖畔,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与北京大学团委签订协议,建立学雷锋双拥共建关系,拉开了带头弘扬雷锋精神、携手培育雷锋传人的序幕。

一晃12年过去了,双方互学互助谋共赢、共建共育学雷锋、并肩携手向前行。

雷锋传人与北大学子紧握手,实现思想交融

北国军营迎来一群特殊客人,北京大学的20名哲学学士、法学硕士和研究院的博士走进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站立道路两旁的官兵拍红了手掌。

“雷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第一次来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北大学子,怀着这样探究的想法,参观雷锋纪念馆、“雷锋连”和“雷锋班”,读《雷锋日记》,学唱雷锋歌曲……还与“雷锋班”战士就“弘扬雷锋精神、共话青春使命”话题,展开长时间座谈。

“雷锋是党的好战士,听党的话才能真正成为雷锋传人……”“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听党的话、跟党走……”一句句肺腑之言,如醍醐灌顶,让北大学子们明白了“听党的话,对党忠诚”,就是雷锋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最宝贵的品质。

熄灯号响起,学子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雷锋班”,径直来到雷锋纪念馆,从雷锋出身到去鞍钢当工人、再到参军入伍,不放过任何一件展品和细节……

书中有故事、墙上有影像,战士人人都会讲、处处看得到,雷锋就这样有血有肉地“走”进了20名北大学子的心底。临别时,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时尚爱美、热衷于当“粉丝”的他们,齐刷刷站在雷锋塑像前庄严宣誓: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一场场理论灌输,一次次思想交锋,一个个典型激励,使高尚的理想信念之根在官兵的思想中越扎越深。

离开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他们没有按照原计划返校,而是增加了一项“特殊内容”:直接来到敬老院、孤儿院献爱心。几天后,北大哲学院的研究生文强等11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雷锋传人与北大学子常搭手,推动能力素质升级

一个“忙”字,描绘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官兵在北大参加“人才素质升级培训班”的学习状态。除正常听课外,他们几乎就没停歇过,穿梭于教学楼、图书馆、名师办公室之间,每天熄灯上床前几乎没歇过脚。雷锋班第25任班长、现为指挥通信连指导员的毕万昌说:“进入燕园,发现想学的东西太多了,可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就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加速部队信息化建设转型等方面10多个问题,先后请教了30多位专家学者,在深入交流中找到了满意答案。

与毕万昌同样忙的,还有一起来的其他19名官兵。官兵在北大专家学者的指点下,不仅破解了装配式公路钢桥架设、门桥复杂水域漕渡等8个方面的技术难题,还学习借鉴了北大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方面的独到做法……

“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增强素质本领,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和北大共建共育的核心!”北大团委原书记阮草告诉笔者,两个单位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探索开放式、协作式育人模式,依托对方互相建立部队人才培养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同促进军地人才建设。

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一样,北京大学把培养青年学生的过硬素质当成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必然要求,在部队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他们分多批次组织师生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当兵锻炼,通过参加军事训练、观摩军事课目、体验军营生活,强化国防观念、培养强健体魄、磨砺顽强意志。

“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不愧是培育人锻炼人的熔炉和学校。”战士们的一言一行“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子们,也提升着他们的全面素质。据了解,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代职锻炼的大学生干部中,有30多人在军事學校任职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教职员工称赞他们素质好、能力强。他们哪里知道,“好学员”背后有许多“播火者”,这些“播火者”就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官兵。

雷锋传人与北大学子手拉手,汇聚更多正能量

“这是我应该做的”,是《雷锋日记》里一句集中反映雷锋道德自觉和崇高精神境界的朴实语言。前往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参观见学的北大师生,感受到官兵日常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雷锋精神,从而找到了这句话的注解。

“结伴传递正能量,向社会献爱心,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与北京大学约定的一个重要内容。”12年来,雷锋精神在北京大学超越感动,成为“让平凡提升平凡、让善举引领善举”的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个青年师生的心田。

前年,“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重走雷锋路”小分队与北京大学师生在北大“会合”,一起前往北大人民医院慰问家庭贫困的白血病患儿小月月。除捐款1.4万元外,北大学子和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官兵精心叠制了6666个写满祝愿的千纸鹤、幸运星……

在传播文明奉献社会中培育新风正气,一个又一个传播文明奉献社会的爱心公益行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官兵与北大学子策划,共同开展“最美风采网上行”活动,看到网上有人散布消极言论、讥讽雷锋,他们就把评选的“十佳导师”“十佳志愿者”“十大学雷锋标兵”等典型,挂载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局域网、雷锋纪念馆和北大校园网上。结果,被发动起来的官兵和青年学生,不到一周时间,就撰写博文692篇,引发转载、跟帖3900多条,壮大了弘扬雷锋精神的主流声音。

如今,学雷锋路上“并蒂莲”已成为芳香四溢的美丽花朵。北大以“青春奉献爱心、知识回报社会”为主题,开展了公益植树、义务支教、慈善义卖等50多类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先后涌现出爱心社、阳光爱心诊所、法律援助协会等32个青年志愿服务社团,有238人赴边远艰苦地区支教,先后有17000多人次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开门学雷锋的理念不断深化,学雷锋常态化措施得到完善,又涌现出一大批学雷锋典型。

(责任编辑:宋元刚)

猜你喜欢
并蒂莲传人北京大学
“老精神”与“新传人”
罕见三雌莲
并蒂莲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La solitude
探索频道
闽剧传人陈淑英
“五老”重传承 企业有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