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英雄王杰的光辉形象

2024-04-24 12:53卜金宝
雷锋·强军号 2024年3期
关键词:金乡政治部王杰

卜金宝

2024年1月29日,我接到年近九旬的一位老兵的电话,畅聊30分钟。他就是王杰生前所在部队老兵傅庆徐。

2018年12月24日,我慕名到江苏常熟市拜访王杰英雄事迹的见证者、原坦克二师政治部干事傅庆徐。

傅庆徐1936年1月生于常熟。在江苏省立常熟中学高中读书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是独生子,三岁丧父。为了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在报名会上,他割破右指,写下了“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血书。经组织批准,1951年7月入伍,1955年10月入党,到华东军区装甲兵青年训练处学习,结业后分配在坦克二师政治部工作,先后担任文化教员、青年干事等。傅庆徐在部队19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1次。1969年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影响,因家庭社会关系被复员。粉碎“四人帮”后,落实政策,恢复部队干部级别。

1996年初春的一天清晨,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工艺美术系退休教师傅庆徐,打开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播出《不该忘却的纪念》,讲到王杰烈士的母亲一次乘火车,陪同的人因老人家有病,请列车员补张卧铺票。列车员惊喜地问:“是不是香港歌星王杰的母亲来了?”一位将军知道后主动地把卧铺让了出来……

听到这里,参与宣传王杰的当事人傅庆徐感慨万千。

王杰是山东金乡人,1942年10月生,1961年8月入伍分配到坦克二师工兵营一连,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1965年7月14日,班长王杰在江苏邳县执行训练民兵任务,在炸药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毅然扑向炸点,用身体掩护了在场12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英勇牺牲。

王杰牺牲后,济南军区、军区装甲兵、坦克二师组成4人王杰事迹调查组,坦克二师政治部派傅庆徐参加。在深入工兵营、连和民兵班的调查中,傅庆徐被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所震撼。王杰牺牲当天,在遗物中发现一本厚厚的日记。1965年8月,按照济南军区“一字不动,一篇不删”的指示,师政治部分工傅庆徐负责打印校对王杰写的10万余字日记全文,报送领导机关,下发所属部队。他先后在徐州、济南、北京参办王杰事迹展览。1965年10月底,《解放军报》《人民日报》连续数天刊登《王杰日记摘抄》。11月,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陆定一等领导人为王杰题词,神州大地掀起了学习王杰的热潮。

截至1996年,王杰牺牲30年过去了,青年人追星,但却忘记了王杰这样一位英雄。傅庆徐深感有责任让年轻人了解王杰这样真正的英雄和明星。在中共常熟高专党委的支持下,学校拍摄了《王杰》电教片,向全校师生播放。在校刊上刊发他撰写的《缅怀王杰》等回忆文章,学校举办报告会,他向青年学生宣讲王杰事迹。

2001年6月,傅庆徐在某杂志上看到有人以“揭秘”写了《“王杰事件”始末》,该文主要的虚假内容达14处之多。贬辱烈士,丑化军队。考虑到该文作者在王杰牺牲时还是儿童,傅庆徐写了一封长信,并画了图示指出文中的不实之处。不料,有人为牟取名利,变本加厉,在一些晚报、小报上连续发表《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王杰险遭不白之冤》《迷雾重重,谁为王杰抹去尘埃》等文章。侮辱捏造王杰在炸药即将爆炸前“惊呆了”,把舍己救人的英雄丑化为懦夫。《“王杰事件”始末》的作者在他主讲的某电视专题片《久远的爆炸》里,造謠说在王杰牺牲两个月后,有个战士在王杰的遗物中发现了王杰日记,这个战士要宣传王杰日记,被坦克二师领导关了禁闭,以此抹黑坦克二师党委。某晚报还天方夜谭地发表配有“照片”的长文,写道:“1965年7月14日,王杰训练民兵炸药爆炸受伤,被直升机运到青岛,喝下了一个医生的越冬西瓜汁,王杰醒了。”种种流言蜚语,五花八门,欺骗群众,误导了读者。

为维护王杰的英雄形象,傅庆徐自2001年以来,先后与北京、徐州、济南等地老首长、老战友联系,撰稿请老首长审阅,向老战友征求意见,或联合署名发表文章。在常熟档案馆馆长沈秋农和常熟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周文晓的支持帮助下,2007年,《江南晚报》《大江南北》等报刊分别刊登了《王杰战友呼吁,别再戏说烈士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战士王杰》。常熟电视台为傅庆徐拍了有关宣传王杰事迹的专题片《为了42年前的一句诺言》并按期播出。此后,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等播出。

2007年11月7日,傅庆徐把42年来收集和自己书写、绘画的430份王杰资料,无偿捐赠常熟档案馆作永久珍藏,供需要的人们查阅。2010年6月,傅庆徐应邀赴京参加审议金乡王杰纪念馆展览纲目。他和原坦克二师政治部副主任陈学源、原济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杨维纲、王杰战友韩义祥、辛庆文等,应金乡县委邀请审查金乡王杰纪念馆预展内容。最后,由傅庆徐向金乡县委提出修改意见。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庆峰说:“有你们当年宣传王杰的老同志来把关,我们放心了。”

2001年傅庆徐帮助金乡编辑了《英雄王杰》一书,由黄河出版社出版。《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丛书,把编写《王杰》的任务,请王杰的小学、中学同学,1961年一起入伍、同一排的战友,原金乡供电局韩义祥同志来书写。傅庆徐热情鼓励战友韩义祥完成这一任务,并表示愿意做好后盾。韩义祥也来到常熟档案馆复印了大量王杰资料。2012年3月至11月,傅庆徐和韩义祥通信10余次,通电话1000余次,和战友研究写作提纲,7次修改和核对书稿。有关段落由傅庆徐参与撰写。2012年12月,韩义祥编著的10万字《王杰》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2017年12月14日晚,王杰生前部队的战友,在《新闻联播》节目中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队的新闻。习近平和王杰班所在连队官兵合影,他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习近平强调,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王杰日记“牢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展板前,习近平深有感触地说: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王杰生前部队战友看后欢欣鼓舞,立刻电话相互转告,有的战友反复看了电视新闻,第二天又找来《解放军报》阅读。时任坦克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原武汉军区装甲兵政委郁萍,身患重病,住在武汉总医院重症监护室,不能讲话。傅庆徐把喜讯写信告诉他,他夫人来电话给傅庆徐说,老郁看信后激动得泪流满面,久久地把信放在胸前。

2018年1月26日,某大报记者朱某东、李某、陈某三人写了约9000字长文《“两不怕”王杰,险些变误会和埋没的英雄》,刊登该报一整版面,多家报刊、网站转载、转发。

傅庆徐看到后,十分生气。他打电话告诉我:这篇长文严重失实,误导读者。他说,1965年8月,坦克2师第一次打印王杰那本写自1963年1月至牺牲前的1965年7月13日10万余字日记,是我校对的,当年9月,师政治部责成我筹办王杰烈士事迹展览。我到工兵一连征集遗物,又发现了王杰入伍前后两个小本上写有11篇日记。我是当事人,王杰日记是一大本和两个小本。《“两不怕”王杰,险些被误会和埋没的英雄》编造王杰写了23本日记。那读者肯定要问:王杰入伍4年,写了23本日记,他什么也不干,整天在写日记吗……

当年王杰事迹调查组4位成员,济南军区政治部王永峰、吴云龙已逝世。傅庆徐寄给我他与原济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秘书王洪才联名撰写的关于当年英雄王杰宣传的来龙去脉。我多方了解情况,并跟踪调查采访,于2018年6月10日在《雷锋》杂志微平台发表诸位亲历者对英雄王杰的深情回忆,中国军网、新华网、搜狐网等相继转发。

事后,傅庆徐老前辈多次给我打电话,每次都要说到王杰。他说,作为一个老兵,作为当年宣传王杰的亲历者,作为当年王杰日记的整理者,我有责任将真相告诉读者。如果任由戏说者戏说,既对不起英雄王杰,也对不起我们老部队的战友。

(责任编辑:陈运军)

傅庆徐简介:

1936年生于江苏常熟市。1951年7月从省立常熟中学进入军事干部学校,学习期满后被分配到某坦克师政治部工作。1958年创作《将军当兵》连环画。1965年,该师王杰英勇牺牲后,奉命参与采访整理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事迹,并在徐州、济南、北京多次参办王杰烈士事迹展。转业后,1978年创办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2013年10月获评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金乡政治部王杰
一个新的三元不等式链
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海有多大
《政工学刊》2016年优秀通讯员
山东金乡大蒜价格波动形势及价格机制研究
The optimization for the eradication of Ebola
金乡大蒜秸秆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政工学刊》2013年优秀通讯员
红军时期的前方与后方政治部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何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