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电台”的故事

2024-04-24 12:53缪炳法
雷锋·强军号 2024年3期
关键词:红一方面军人民军队朱德

缪炳法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一部特殊的无线电台。它是1930年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国民党军队的。由于这部电台只能收听而不能发报,实质上只具备“半部电台”的功能。但是,红一方面军就靠这“半部电台”,建立了红军历史上第一支无线电队,培养了第一批无线电通信骨干,开启了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历史。当时,连同缴获的电台,还俘虏了王诤、刘寅等十余名无线电技术人员。

毛泽东、朱德得知缴获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台,还俘虏了电台人员,非常高兴。在返回红军总部途中,专门接见了王诤、刘寅等人。经过动员和教育,王诤、刘寅等大部分电台技术人员愿意留下参加红军。为了体现对王诤等人的信任和关怀,毛泽东要求在生活上给予他们特殊待遇,每人每月除发30至50块不等的大洋外,还特别给他们发香烟等物品。这些待遇远远超过了毛泽东、朱德等红军官兵的生活水准。

1931年1月6日,王诤用这部电台收听到了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在场人员无不欢欣雀跃。这也是红军第一次有了无线电通信的历史。

真正让这“半部电台”大放异彩的是在第二次反“围剿”中。1931年4月初,蒋介石调集湘、鄂、赣、闽四省18个师又3个旅约20万兵力,由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南昌行营主任统一指挥,向中央苏区发动更大规模的第二次“围剿”。王诤、刘寅等发挥熟悉国民党军队无线通信方法与技术手段的优势,用这“半部电台”不分昼夜地侦听敌电台信息,为红军领导人及时提供了有效、准确的战场情报。

1931年5月14日傍晚,王诤等侦听到驻富田的国民党军队第28师电台正与该师吉安留守处电台明码联络,师部电台发出:“我们现驻富田,明晨出发。”吉安电台问:“到哪里去?”师部电臺答:“东固。”

东固是红一方面军总部所在地。毛泽东、朱德根据情报,当即向全军下达“务于拂晓前占领东固岭一带有利地形,待机歼敌”命令。16日拂晓,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固的中洞、九寸岭地区干净利索地歼灭了敌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大部,俘敌4100余人,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首战的胜利。这“半部电台”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这次战斗中,红军又缴获了敌第28师的一部100瓦完整大电台,俘虏了电台技术人员。正是有了这部大功率电台,使中央苏区与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架起了一座无线电桥梁。

红军首战告捷,给第二次反“围剿”连续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从1931年5月16日至31日,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半个月内由西向东横扫700余里,连打5个大胜仗,歼敌3万余人,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而无线电通信这一现代军事技术手段,为快速有效地捕捉战机、实施信息传递和军事指挥提供可靠保障,也为红军取得战役战斗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期间,无线电通信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党中央运筹帷幄、掌控全国战局的法宝。

在转战陕北的困难时期,无线电台成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前线的唯一通信工具。在险恶的形势下,中央机关一驻扎下来,毛泽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阅各个战区发来的电报。在王家湾期间,中央前委有114份文电通过电台的红色电波传到各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的一间旧民房里,通过电波与前线保持密切联系,指挥着三大战役的战争进程。据统计,毛泽东当年在西柏坡亲笔书写和口述的电报达408 份,仅三大战役,军委总台送毛泽东亲自看过的各野战军电报就达1000余份。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正是通过无线电通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周恩来曾风趣地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红色电信成为胜利的关键,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事迹。从半部电台起家的红色电信事业,也随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九十多年过去了,这“半部电台”丝毫没有因战火炙烤和岁月侵蚀而褪色,反而更加鲜活而富有生命。它不仅开启了人民军队的无线电通信事业,见证了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而且,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它,感知到一束永不消逝的电波连接着过去和现在,也引领着人民军队走向更强大的未来。

(责任编辑:陈运军)

猜你喜欢
红一方面军人民军队朱德
永和会师:红一方面军的创立
不必要花的钱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人民军队忠于党
略述红一方面军五个军团的历史沿革
人民军队在各地武装起义中诞生
长征路上红一方面军的通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