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扉向阳开

2024-04-24 12:53张雄飞闫涛刘芳芳
雷锋·强军号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方小宇战士

张雄飞 闫涛 刘芳芳

“赵老师,您的治疗方法非常管用,非常感谢您!”2023年12月,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助理工程师兼心理顾问赵丽君收到一名曾患重度抑郁症的军属发来的短信。

赵丽君欣慰之余,这名患者的治疗之路像放电影般浮现在脑海。

2021年隆冬的一个深夜,赵丽君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话筒里传来一阵焦急的声音:“赵老师,我爱人患重度抑郁症,出现轻生现象。我现在压力特别大,请您帮帮忙!”

得知这名军属不愿就医也不想耽误工作,赵丽君决定利用心理沙盘和绘画疗法“对症下药”。经过一番治疗,这名军属消除了排斥治疗的想法。2022年6月,双方第2次见面进行了复诊,其间赵丽君一直让患者口服相关药物进行治疗。2023年8月,通过心理沙盘和意象对话,双方进行了第3次心理面诊诊疗。4个月后,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从军15年,赵丽君担任心理顾问5年,走访了8座城市40多个单位,累计为6000余人作过心理疏导,在军内外开展心理演讲20多场次,参与整理出版3本心理手册,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为“知心姐姐”。2023年,她被中部战区陆军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以情带兵知兵情

“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热情点燃热情,用爱心召唤爱心。”每带一批兵,赵丽君都始终坚守这样的信念和情怀。

2015年,她担任一个教导队的副队长。因队长岗位暂时空缺,她负责队长工作。任职后,她同所属官兵进行了一次普遍谈心。从中发现,部分官兵面对严格的管理和训练,存在焦虑、烦躁、抵触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降低官兵练兵战备热情,还会影响部队战斗力整体跃升。”赵丽君暗自思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从网上买来心理学教材,利用休息时间听培训课程,加班加点自学心理学知识,常常学到深夜仍手不释卷。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她成功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并帮助官兵解决一些现实心理问题,不久便总结出一套“疏导宝典”。

一天晚上查铺查哨时,她发现一名战士不在位,后来在宿舍楼外的一处台阶上找到了他。当时正值冬季,室外温度摄氏零下十来度,而他只穿着一件体能训练服,情绪也很不稳定。赵丽君连忙扶起他,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来给他披上。

在赵丽君耐心开导下,他敞开了心扉。原来,这名战士母亲去世早,父亲经常在外赌博,他和妹妹相依为命。如今妹妹长大成人,快要结婚了,本想用自己攒下的钱给妹妹作嫁妆,不料被父亲拿走赌光了。静静地听完这名战士的诉说,赵丽君首先轻言轻语安抚其情绪,然后运用认知疗法引导他认真考虑“事情怎么解决,结果才会更加完美”的办法。后来,赵丽君还和他的家人进行了沟通。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名战士情绪逐渐好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心理工作本身就是心与心的交流,交流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关键是以情带兵。”作为官兵的“知心姐姐”,赵丽君不仅经常和战士们进行“心灵对话”,而且十分关注大家在训练生活中的一些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出“良方”。

2020年一次比武备赛中,她发现战士小王训练时频频出错,平日里外向开朗的他也变得寡言少语。赵丽君及时跟进了解情况。原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小王每天训练量较大,手机被限制使用,和女朋友联系明显减少。因此,女朋友有些误解,认为他在“玩消失”,对她不重视、不关心,加之前段时间发生口角,便提出了分手。

开锁找芯,劈柴对纹。赵丽君了解情况后,用绘画疗法、沙盘疗法、轻音乐疗法等舒缓他的情绪,然后重申军人担负的使命责任。同时,还联系他的女朋友,讲述本次比赛的重要性,最后和比赛负责人沟通,邀请家属们周末来队半天。一套“组合拳”下来,小王训练热情随之高涨,所在团队最终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赵丽君的脸庞笑成了一朵花。

赵丽君的手机通讯录里,有上百个通过心理咨询认识的战友。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时,都愿意向她倾诉。赵丽君说:“带兵的过程是用情,心理咨询的本质也是用情,只有真诚用情帮助战友解开心结,他们才会打开心扉、拥抱阳光。”

立足“战位”暖兵心

从2019年开始,为确保官兵心理症结能在第一时间化解,赵丽君担负起“知心姐姐”下基层的任务,在基层各单位巡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每天要面诊数十名官兵,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用辛勤汗水诠释了“岗位就是战位”的誓言。

一次心理服务工作回访中,赵丽君与战士小李聊天,尽管这名战士面露喜色、谈笑自如,但细心的赵丽君发现这名战士的小臂上全是划痕。问及原因,刚开始他不愿启齿,后来被赵丽君的真诚打动才开口。原来,小李从小父母离异,是被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性格比较孤僻,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入伍后,各项成绩几乎都不合格,心理压力很大,只好通过伤害自己来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了解情况后,赵丽君鼓励他:“部队是个大熔炉,只要你肯努力,一定能锻造成一块好钢!”她还和小李所在连的指导员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多鼓励小李,适当地给他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赵丽君也多次与这名战士进行电话沟通,教他如何调整心态。渐渐地,他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变化,工作、训练越来越积极。由于军事训练成绩优异,年底他被树为“训练标兵”。

“‘知心姐姐的作用就是在官兵心里有疙瘩时,给予及时化解,让阳光洒进心田。”作为官兵心灵的守护者,赵丽君常常如是说。

一次,该旅组织新兵进行自动步枪实弹射击考核,列兵小宇是第一次参加,精神高度紧张,导致操作紊乱,5发子弹全部脱靶。连队干部反复开导,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一到射击训练场,小宇又被“打回原形”。无奈之下,他们联系到了赵丽君。

“可能是出现了心理应激反应。”赵丽君说。随后,她采取双线并进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一方面,结合日常训练,常态化监测小宇的心理动态,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心理干预,引导小宇科学认识射击训练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利用认知行为训练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等先进心理设备,借助虚拟仿真、空间模拟等技术手段,让小宇在逼真战场环境进行脱敏训练。1个月后,小宇顺利通过考核。

为了让更多像小宇那样的官兵排除战备训练中的顾虑,赵丽君经常深入班排,走进演训一线、哨位点位,与官兵面对面谈心交心,倾听大家的各种烦恼和困惑,积极开展辅导授课、说服劝导、激励暗示、鼓劲加油等帮教活动,帮助官兵找回自信、树立信心,让大家切实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她还结合野外训练的特点,自主创建了心理急诊箱和便携式心理咨询室,方便官兵在野外训练场上进行心理放松和治疗。

为推进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赵丽君采取集中授课、团体辅导、个体帮带等形式,为单位培养心理骨干30余人。他们细致入微的工作就像是春天的阳光,照亮官兵心房,温暖颗颗兵心,为备战打仗持续增添“心动力”。

一心一意解兵忧

对于赵丽君来说,每当遇到官兵求助时,她总能充分发挥女性感情细腻的长处,用战士身边人、身边事将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及时为大家解疑答惑开心结。

一天晚饭后,她看到战士小方在宿舍窗边眼神忧郁地站了好久。一向心细的她明白小方肯定是有心事,便主动走过去与小方聊天,没想到竟吃了闭門羹。但她没有放弃,接连找了小方三四次,小方终于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烦恼。

原来,小方的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经常找他借钱,3年内陆续借了35万元,最近又一次找到了他。小方一方面想帮助好友,另一方面自己确实没有能力借钱给他。职业敏感告诉赵丽君,小方有可能遭遇了诈骗,于是立刻上报。

起初小方并不配合,抱怨她多管闲事。在赵丽君多次耐心劝说下,小方逐渐相信她并同意去公安局立案。当时正值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较重,赵丽君将自己年幼的孩子安顿好后,便陪着小方来公安局立案。

不久,有人联系到赵丽君,寻问一些细节,在军警民三方合力攻关下,当事人被成功抓获,小方的欠款也得以还清。事情妥善处理后,小方像变了个人,平时积极工作,顺利地当上了骨干。小方说:“是‘知心姐姐帮我挽回了损失,打开了心结!”

2019年夏,赵丽君在某连队训练场上为官兵开展心理服务,战士小齐练习手榴弹投掷时因一个动作不到位被班长批评,没想到他竟和班长叫起了板,之后与战友对话也是火药味十足。

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赵丽君的注意。经多方了解得知,小齐是大学生士兵,所学专业为医学外科,上学期间主要是练习外科手术。入伍后,刚开始特别用功,训练成绩走在了新兵前列。一次大强度训练后,发现自己手上有了老茧。想起做手术必须保持手指灵活和敏感,从那时起就对训练有了抵触心理,训练成绩随之下滑。后来,每逢训练手指就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说话也不流畅。

对此,赵丽君给他进行了意象对话治疗,类似于轻度催眠类的自我治愈,同时和他所在连队协调,鼓励他进行一些恢复性训练,多表扬少批评。最终,小齐重拾自信、走出阴影。当年底,小齐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还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要努力做一名善于发现心理问题的‘侦察员、鉴别心理问题的‘诊断员,解决心理问题的‘疏导员,使官兵们始终保持乐观向上、斗志昂扬的状态,敢于直面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开拓创新。”采访结束时,赵丽君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宋元刚)

猜你喜欢
小方小宇战士
一块小方表
趣味成语故事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趣味成语故事
一包花生
猜猜我是谁
超级战士要上网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
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