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罕布什尔的丛林里

2024-04-23 12:04义海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英格兰林子里罗杰

不到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地区,我们便不能真正理解爱默生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强调的“到丛林里去”,也难以理解梭罗为什么要到康科德镇外的瓦尔登湖去,更难理解超验主义为什么在整个新英格兰地区有那么多的追随者。

冰川季给新英格兰地区带来两大地理、地质遗产:冰蚀地貌上绵延不绝的丛林和丛林间星罗棋布的冰碛湖,这种自然特点在新英格兰中部的新罕布什尔州体现得尤为典型,而我的朋友罗杰·马丁(Rodger Martin)便是一位住在新罕布什尔丛林深处的一位田园诗人。他用自己的生存方式证明:他是一个梭罗主义者。所以,我这次到北美,一个重要的“议程”就是希望去新罕布什尔看一下罗杰。虽然我们认识才六年,但从情感上说已经是老朋友了:一起组织过三届中美田园诗歌高峰论坛(一届在中国,两届在北美),一起组织过六次中美诗人在线诗歌朗诵会。我回想了一下,四年间我们有六次见面,在中国或是在美国。其中,2019年夏天我和夫人在东海岸旅行度假,他得知我的行程后,相约在海边小城朴茨茅斯(Portsmouth)见面并一起吃饭。而今,时隔四年,终于在“线下”再见,兴奋之情,可想而知。为了让我的这次北美之行“令人难忘”,他在所任教的基恩州立大学还组织了一场“义海英文诗歌朗诵会”,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不过,我这里重点要写的倒不是朗诵会,而是罗杰的“林间王国”。

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田园诗人,然而如果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是难以真正理解这些田园诗人的。只有将他们与地广人稀的新罕布什尔州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认识,只有走进他们生活于其间的丛林,才能获得一个相对全面的体认。

罗杰的家在新罕布什尔州的中南部,一个叫Hancock的小镇。所谓小镇很容易被我们误解为我们所知道的中国乡镇,有很多楼房,甚至还有非常现代的设施。Hancock镇的镇中心大概有十几座房子,而其他的居民是散布在周边的丛林里:有时是几百米有一户人家,有时甚至是上千米才有一户人家;弯弯曲曲的林间公路把这些住户连接起来,每家住户一般离路边不是很远。当我们开着车行驶在林间公路上,看到路边有一个信箱立在那里,便知道,往林子里走不多远,会有一户人家。所以,当你问一个新罕布什尔人他的邻居怎么样时,他们会一脸茫然:“我没有邻居啊。”他们所说的是指没有“近邻”。跟很多新罕布什尔居民一样,罗杰的家便是这样的丛林深处。

离开有交通划线的乡村公路,我们拐进一条更窄、更幽静的林间公路。行不多久,只见路边林子有一个豁口,豁口两边各有一棵比其他树都更加高大的松树,这便是罗杰家的“大门”,往里一拐,便进了他家门前的停车场:一片长满杂草的林间空地。

罗杰的庭院与其他美国人的花园相比,显得不修边幅。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并不是精心修缮的草坪),杂草一直长到门边。如果不是有两级台阶,或许会长到屋子里去。罗杰的房子是美国最“谦逊”“卑微”的房子之一,在丛林中它显得暗淡、矮小。当然,在丛林的拥抱下,它也显得安逸、和谐。跟很多美国人的房子一样,它建在一个斜坡上,从正面看是一层,从反面看是两层。进屋后的平层,是厨房、餐厅(客厅),和一间很大的书房;有楼梯通向负一层,是主卧和两个小房间。

不过,罗杰的房子看上去虽然“寒酸”,而附属于它的丛林却是“豪华的”——他这个房子的建筑面积不到200平米的房子,附属的林地却有60多亩!我们刚把车停稳,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带我们到他的林子里去散步。林子太大,罗杰总是担心自己会在自家的领地上迷路;于是,他在林中的一些树上用白色做了一些标志,每次散步时便沿着有白色标志的线路走,渐渐地,在没有路径的林子里便有了一条依稀的小路,罗杰称之为“禅道”(Zen Road)。顺着“禅道”,踏着经年的落叶,走过小溪上独木桥,行走在高大的松树、枫树和桦树之间,真让人产生时空错觉,忘掉自己是在哪个国度、什么时区,这恐怕就是罗杰的“禅道”的魅力吧。

这应该是一座百年以上的丛林,落叶把地面全覆盖了,走在上面像是走在大自然编织的地毯上。很多树因为衰老或飓风,倒在地上,上面长满绿色的青苔,从而又与周围的色调融合起来。死去的树,只要它还没有离开丛林,它就是依然活着,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也是人们不把倒下的树从林子里移走的原因吧。

走到林子中间时,我发现有一棵树上钉着用铁皮做的箭头,两个箭头之间呈90度角,我问罗杰这个指示是什么意思。他说,一个箭头是指向林子深处,另一个箭头是指向家的方向,在树上钉上这个标志,是让自己不至于迷路。担心在自己家的丛林里迷路,这是一种什么“境界”?!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一棵上面系着一根红绸带的大树面前。我问罗杰,这是什么指示。他说,这是他家丛林大致的边界。再往前走,就是邻居家的树林了。其实,两个人家的土地之间,除了这红绸带以及地上有一根冒出地面的水泥桩,其他再无将两块领地分开的界线。

在林子里转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按照树上的白色印记在林中探寻回家的路。罗杰家的老狗“莫莉”窜前窜后。平时丛林里寂寞,今天有了客人,她显得异常兴奋。一次丛林之旅,让我对罗杰这位田园诗人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他生活在一个追求物质的世界,但他努力将物质的一切化为精神的滋养。这一大片丛林,既是他的物质,也是他的精神世界;确切地说,丛林的精神性对他来说应该高于其物质性。因为他从未想到要从这片林子里获得什么收益,他只是让它“存在”在那里,让它顺其自然地生长、衰老、死亡、再生长……这座林子大概上万棵吧,林子的树与他书房的书,形成了罗杰诗歌王国里的“互文”关系,虽然我坚信他的树比他的书要多得多。

自然、野生、静修,是罗杰日常生活的主色调。每次有诗人朋友来,他都會邀请他们到他的“禅道”上走一走,然后他会得意地告诉别人,有多少多少诗人走过他的“禅道”。回到屋子里,罗杰让我欣赏他挂在墙上的中国诗人兼书法家张洪波的作品。跟很多悬挂中国书法的美国诗人一样,罗杰首先要向我请教的是,墙上的书法作品有没有挂倒(反)。这是一些外国诗人可爱的地方:汉字是正着的还是挂倒了都搞不明白,却还要热衷于收藏、装裱、悬挂中国书法作品。不过,仔细看罗杰的几幅书法作品,很显然,这是他让张洪波为他“量身定制”的。第一幅作品是“且坐吃茶”,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文字,但它也写出了罗杰生活,因为他作为美国人却从不喝咖啡,只喝中国茶。第二幅作品是“冰蓝的月光,独守黑夜”,它既是罗杰林间生活的典型浓缩,同时也契合了他的一本诗集的名字《蓝月亮》(Blue Moon)。第三幅作品“为文以载道,论诗将通禅”,这正是罗杰作为田园诗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他在林中开辟的那条“禅道”,恐怕就是这种境界的外化吧。

罗杰书房的里侧有一个小门,通向外面的露台。露台的三面被树林包围,伸手可触碰到叶子和花朵。坐在那里,简直就是与自然融合成一片了。我想,这个被阳光雨露褪去了本色的木质露台,一定是罗杰写诗最多的地方吧。罗杰今年75岁了,但他很乐观地说,他最好的诗会在90岁后写出。

夜深了,躺在罗杰家的小床上,细雨落在丛林里,让这林子显得更加安静、寂寞、幽深。白天时,罗杰让我看了他在丛林拍到的缅因猫和土狼(coyote)。此刻,难以入眠的我总禁不住在黑暗中从床上爬起来,拨开百叶窗往外察看,担心会有一只土狼的脸贴在玻璃窗上。

猜你喜欢
新英格兰林子里罗杰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伊迪丝·华顿的“新英格兰”小说解读*
月亮高高掉进水里头
山那边
谁打裂了酸菜缸
躲起来的小松鼠
托管十年一家县级医院登上“新英格兰”
烤红薯
席地而坐
小马虎兔子罗杰
17世纪新英格兰殖民地人口增长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