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背景下提升幼儿户外沙水游戏质量的探索

2024-04-10 13:43廖志涛
广西教育·A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混龄教育幼儿园

廖志涛

摘 要:沙水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户外游戏之一。混龄教育背景下的户外沙水游戏有利于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实践中,幼儿园实施混龄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户外沙水游戏常常出现材料投放质量不高、缺乏游戏主题等问题。为提升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户外沙水游戏质量,教师应当提高游戏材料投放质量、制订游戏材料使用规则、调整游戏材料投放层次、明确户外沙水游戏主题、积极探索提高幼儿游戏质量的支持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混龄教育;户外沙水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4-0049-03

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组织在一起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1],通常包括连续性混龄教育和间断性混龄教育。连续性混龄教育是指从幼儿入园开始就将不同年龄的幼儿编排在同一个班级共同学习和生活;间断性混龄教育是指在某些活动或某段时间打破班级和年龄的边界,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开展活动[2]。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探索连续性混龄教育模式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目前是在连续性混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在一个混龄班级中,3—4岁幼儿为小组幼儿,4—5岁幼儿为中组幼儿,5—6岁幼儿为大组幼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把游戏还给幼儿,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强调游戏对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作用。沙子是一种天然的、可塑性强的材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游戏材料,幼儿可以在玩沙游戏中丰富想象力、发展创造力。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户外沙水游戏可以打破年龄的界限,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伴、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开展游戏,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笔者经过研究發现,目前我园开展混龄沙水游戏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户外沙水游戏质量亟待提升。

一、混龄幼儿沙水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工具质量不高

游戏工具是指在游戏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品或设备,它既是游戏的物质基础,也是决定游戏质量的重要因素。沙水区主要有容器类工具如小桶、水壶,挖掘类工具如塑料铲子、塑料铁锹,滤器类工具如漏斗,以及幼儿自身装备如鞋套、拖鞋等。在混龄幼儿沙水游戏中,幼儿使用游戏工具时经常遇到工具破损的问题。沙水区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区之一,幼儿使用沙水区游戏工具的次数比较多。有的幼儿不爱护游戏工具,导致部分游戏工具如塑料铲子、塑料翻斗车、塑料小桶等出现破损。沙水区的沙子是一种非常细小的物质,容易进入幼儿的鞋袜里。为方便幼儿开展沙水游戏,我园在沙水区投放了方便幼儿穿脱的防沙防水鞋套,但是幼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的布制防沙鞋底单薄,有的防沙鞋尺寸偏大,有的防水鞋侧面拉链过长,有的鞋子防沙防水效果差,游戏结束后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处理鞋袜问题,致使游戏结束时间延长。

(二)游戏工具使用存在困难

我园在投放沙水区游戏工具时,没有考虑到混龄班级幼儿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年龄幼儿使用游戏工具遇到困难。比如,秋季学期天气转凉,幼儿普遍穿着运动鞋,我园投放游戏工具时将重点放在防沙鞋套、防水胶鞋套和雨鞋上。虽然防水胶鞋套的防水性能和包裹性不错,但是材质偏软,小组幼儿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穿上,取放鞋套时也很困难。有的防水胶鞋尺码偏大,不适合小组幼儿穿着。部分混龄班的小组幼儿和中组幼儿辨认不出雨鞋的左右,导致雨鞋穿反,不利于游戏的开展。沙水区不仅要投放丰富多样的游戏工具,而且在工具使用说明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使每一个进入沙水区的幼儿都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使用游戏工具。

(三)游戏材料过于简单

户外沙水区投放丰富、多层次的材料能够满足幼儿开展创造性游戏的需要[3]。户外沙水区投放的游戏材料过于简单或单一,都不利于混龄幼儿在沙水区开展精细化、个性化的游戏活动,幼儿的创造性行为发展也会受限。比如,混龄班小组幼儿的游戏工具比较单一,只有挖沙类工具如塑料桶、塑料铲子、漏斗等,相应的游戏行为也就局限于简单的挖沙和筛沙游戏,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高。再如,混龄班大组幼儿开展创造性沙水游戏的工具不齐全,在使用鱼板、立板和塑料水管、透明水管进行复杂搭建时,缺少连接口,很难完成作品,极大地降低了幼儿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四)沙水游戏缺乏主题

在户外混龄沙水游戏中,由于缺乏游戏主题,幼儿玩游戏的随意性比较大。混龄幼儿进入沙水区后就开始独自玩游戏,比如小组幼儿停留在挖沙、倒沙的简单游戏中,大组幼儿玩沙滩建筑游戏。混龄幼儿沙水游戏缺乏主题,造成游戏质量不高,未能真正体现混龄幼儿沙水游戏的价值。此外,我园的大沙池靠近鞋袜穿脱区,幼儿穿鞋后可以直接进入大沙池活动,深受幼儿喜爱,而距离较远的小沙池使用率并不高。

二、提升混龄幼儿沙水游戏质量的策略

(一)投放适宜的游戏工具和材料,制定游戏工具使用规则

游戏材料是保障游戏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幼儿园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应当确保数量充足、更新及时,提高幼儿参加沙水游戏的积极性。解决沙水区游戏工具质量不高的问题,幼儿园必须及时清理破损的游戏工具,适时补充和增添容器类、挖掘类、滤器类等游戏材料。除此之外,游戏材料还应具有适切性,幼儿园要考虑混龄幼儿的能力差异,投放适宜的游戏工具,淘汰不适合幼儿穿着的防沙鞋套。

虽然游戏材料是游戏开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如何使用游戏材料开展游戏是关键。为确保幼儿高效使用游戏工具,教师在游戏开始前,与幼儿共同探讨游戏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幼儿可以顺利取放游戏工具,熟悉游戏规则。比如混龄班级的小组幼儿、中组幼儿不会识别雨鞋左右脚,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引导幼儿认识雨鞋的左右脚,或者在左右脚雨鞋上做标记,如将雨鞋的左右鞋底分别涂上红色、绿色两种颜色,方便幼儿区分和记忆,使幼儿能够正确、快速地穿上雨鞋。要解决大沙池幼儿人数过多且过于拥挤、小沙池使用频率低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中组幼儿、大组幼儿已经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特点,开展“大带小”活动,如把大沙池确定为中组幼儿、大组幼儿的游戏场地,小沙池规定为小组幼儿的游戏场地,同时投放适宜幼儿穿着的雨鞋和玩沙工具,方便混龄幼儿在沙水区开展沙水游戏,提高混龄幼儿沙水游戏的质量。

(二)适时调整游戏材料,满足混龄幼儿的游戏需要

“游戏的最高目的是儿童的充分生长”[4],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前提。幼儿园开展户外混龄游戏,必须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物质条件,满足异龄儿童的差异化需求[5]。我园户外沙水区投放的游戏材料以高结构材料为主,低结构材料比较少,不利于幼儿开展创造性游戏。为此,我园增添了各种低结构材料如木块、管道、水管接口等,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需要。在沙水区除了投放常见的筛子、塑料小桶、漏斗外,还可以投放塑料管道和半截面水管,幼儿可以将沙池与水池连接起来,创造性地开展沙水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幼儿使用新增添的沙滩城堡模具、彩色亚克力珠子、贝壳材料等,在小沙池开展“沙池寻宝”“挖宝藏”等游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三)确定沙水游戏主题,丰富幼儿游戏体验

为提高混龄幼儿沙水游戏质量,我园积极探索适合混龄幼儿开展沙水游戏的主题,促进混龄幼儿在游戏中的互动与交流,丰富幼儿游戏体验。

在混龄幼儿沙水游戏主题设计上,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先确定游戏目标,再设计游戏主题。混龄班级大组幼儿开展沙水游戏的目标是感知沙子的特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我园为大组幼儿设计了搭建水电站、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等沙水游戏主题。中组幼儿开展沙水游戏的目标是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和探究沙子的特点,我园为中组幼儿确定了搭建交通道路、搭建沙雕城堡等沙水游戏主题,让中组幼儿可以利用沙池刮板、沙雕城堡模具等开展游戏活动。小组幼儿开展沙水游戏的目标是通过亲身体验,感知沙子的特征,体会探索的快乐,我园为小组幼儿设计了沙池寻宝、挖宝藏等沙水游戏主题。

在“搭建水电站”沙水游戏主题活动中,教师发现大组幼儿在搭建“水电站”时,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牢固鱼板、立板以及拼接透明大水管上,拼接完成后,游戏时间也到了,搭建“水电站”工程游戏只能暂停,幼儿却意犹未尽。为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教师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引导幼儿创新游戏玩法,在搭建“水电站”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沙水游戏主题,做法如下。首先,完成搭建“水电站”这一任务后,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装水容器如水桶、水壶、小碗、矿泉水瓶等,把水从储水区运输到“水电站”,也可以利用大水车、长水管将储水区的水输送到“水电站”。为了让幼儿感知水具有流动性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把乒乓球、塑料小鸭子放入透明大水管内,让幼儿观察乒乓球、塑料小鸭子是如何运动的,从而明白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其次,在“水电站”周围,教师引导大组幼儿用塑料杆、塑料叉子把半截面的水管按照高低杆、大小管进行排序,然后固定在沙池,形成“五彩瀑布”,再将“五彩瀑布”与“水电站”组合在一起。这样,水可以相互流通,一边流向大水塘,一边流向小组幼儿和中组幼儿用沙子做成的小水塘。最后,中组幼儿用五颜六色的水管搭建“五彩瀑布”景观,挖出一个水塘,将容器放入水塘接水,用工具挖出一条路,将剩余的塑料半截面水管放进去,这样“五彩瀑布”的水就可以流入水塘;小组幼儿可以在“水路”旁制作沙雕城堡。最后,混龄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沙池作品“沙池王国”。沙水游戏主题可以激发混龄幼儿的探究欲,让幼儿从中体会到合作开展沙水游戏的乐趣,丰富幼儿的沙水游戏经验,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四)给予策略支持,提高混龄幼儿沙水游戏质量

教师在设计沙水游戏主题时,应当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遵循层次性、递进性的原则,为混龄幼儿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设计不同的游戏情境,给予混龄幼儿不同的策略支持。在“沙池王国”主题活动中,教师为小组幼儿提供沙滩城堡模具、各种形状的彩色亚克力珠、贝壳,引导小组幼儿在小沙池开展沙池寻宝、挖宝藏等游戏;教师为中组幼儿和大组幼儿共同制作的沙雕作品增光添彩,讓幼儿产生自豪感。在同一个主题游戏中,混龄幼儿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在混龄幼儿沙水游戏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不同的问题给予不同的指导,尽可能地选择适宜的介入方式,促进幼儿游戏的开展。比如在“沙池王国”主题活动中,小组幼儿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根据游戏需要,寻找合适的材料解决问题。当大组幼儿掌握不好沙水的比例而导致沙雕作品坍塌时,教师可以给他们讲解沙雕坍塌的原因,指导幼儿调整沙水比例。为促进混龄幼儿沙水游戏的开展,教师可以在选择区域、制订计划时,引导幼儿通过“大带小”的方式开展游戏。

沙水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幼儿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游戏经验。比如运送沙子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你用什么工具运送沙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使用什么工具最方便?为什么?下次你打算用什么工具运送沙子?”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分享自己的做法和经验,促进混龄幼儿的交流与互动。

沙子和水作为低结构游戏材料,其可塑性大,深受幼儿喜爱。在混龄教育背景下,沙水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多元互动的场所。教师在看到混龄幼儿沙水游戏价值的同时,应当思考如何为混龄幼儿提供适宜的沙水游戏材料,注重混龄幼儿沙水游戏的过程和结果,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幼儿总结游戏经验,提高幼儿沙水游戏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惠敏.幼儿园混龄教育区域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以乌海市A幼儿园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11.

[2]田红艳.混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17.

[3]吴燕.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34-35.

[4]邱学青.游戏的最高目的是儿童的充分生长[N].中国教育报,2016-12-18(3).

[5]马洁.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教师指导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20(5):93-96.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混龄教育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混龄教育中幼儿的别样“分享”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蒙氏混龄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浅谈混龄教育中幼儿心理理论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混搭”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