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赋能下临床眼科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

2024-04-09 09:17袁冬青张薇玮刘庆淮
高教学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医学教育思政教育

袁冬青 张薇玮 刘庆淮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包括临床眼科学教学。通过将课程思政与临床眼科学教育融合,可以实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衔接。该融合探索的目标是为学生不仅仅提供专业知识,还有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全面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技能,还能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医疗伦理和社会问题。因此,课程思政赋能下的临床眼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是一项有益的教育实践,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眼科学课程;医学教育;思政教育;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0-0116-04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form initia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various courses, including clinical ophthalmology teaching, is known as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integrating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clinical ophthalmology teaching, it becomes possible to seamlessly connect educ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goal of this integration is to provide students not only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with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 ethics and social values. Through this approach, students can acquire not only professional skills but also cultivate the right ide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values. This prepares them to better serve society in their future medical practices while also enabling them to understand and address complex medical ethics and societal issues. Therefore, the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linical ophthalmology teaching through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valuable educational practice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well-rounded medical professionals.

Keywords: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phthalmology curriculum; med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强调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方面的规范,要求医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包括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心、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1]。与此相契合的是,课程思政教育强调价值引领,将立德树人置于重要位置,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眼科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综合全面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高尚的医德、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4]。此时,在眼科学专业课程授课时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对医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且有助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因此,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赋能下的临床眼科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发展阶段。科学合理地将思政教育引入专业教育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真正关注思政教育的内涵,达到反思、修身的目的,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具备正确价值观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5]。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因此,在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将探索更多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使思政教育在眼科专业教育中更加深入、更加有效。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思政教育在临床眼科学教学中存在的现状,明确思政教育与专业课融合不足的问题,并探索如何将眼科学理论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包括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融合、教学评价融合。通过案例分析,评估了融合教学的效果,并指出了在课程思政赋能临床眼科学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最后,展望了臨床眼科学理论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前景,强调了持续改进与优化的必要性。

一  思政教育在临床眼科学教学中的现状

在一些高校和医学院,眼科临床教学已经开始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并积极探索将思政教育与眼科学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方式[6]。一些教材也开始在眼科临床教学中加入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医学职业的特殊性,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7]。部分教师尝试在临床实践中引导学生反思和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眼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

(一)  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合程度不够

现有眼科学课程虽然涵盖了许多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知识点,但在过去的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记忆眼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单一,未能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难以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

(二)  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眼科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而在眼科学这门涵盖了广泛内容且学时有限的课程中,教师和学生更倾向于重视专业课程教育,而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巧妙地处理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将专业理论知识作为主线,以课程思政作为辅助内容。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内容,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成为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  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不足

学校和院系在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教师的专业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这导致了课程思政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例如,设计以英雄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思政元素为主要内容的热点资讯、岗位先锋、抗疫专栏等栏目,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了解先进事迹。这样的资源库将为思政教育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

二  课程思政赋能的教学全周期深度整合思政教育的眼科学教学实证研究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正经历深刻变革。新冠感染疫情、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境和新挑战,使其面临严峻考验[8]。因此,基于课程思政赋能临床眼科学教学,对于新时代医学教育中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导者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人文意义。在临床眼科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合进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作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临床教学的重中之重[9-10]。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操高尚的公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现象产生疑问,鼓励他们积极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辨别真伪、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通过设计与现实问题相关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伦理和科学思维的应用,并设计引导式问题,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意见,从中培养他们的思辨和沟通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充分体现科学思维和良好道德的行为。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积极探索中成长。这就要求带教老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中的思政目标,通过相应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爱国精神、团队精神、法制意识等思政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加眼科学临床思政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利用微课、慕课等线上教学手段,结合线下的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法、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等形式设计眼科学临床思政教学方式,化整为零,把思政教育实践做到系统化和碎片化,实现“隐性思政”的原则。教学设计中遵循教师引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参与感和互动性,将眼科学课程思政临床教学方案打造成为有思想、有内容、有温度的思政课程。

眼科学是一个紧密结合实践的临床学科,而将思政教育融入眼科学专业课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使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成为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在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探索过程,因材施教,针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通过融入不同形式的思政教育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了评估课程思政赋能的思政教育融入眼科临床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融合课程的满意度,我们将针对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五年制本科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进一步改进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方式,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  对象和方法

1  课程思政融入眼科学专业课程的设计方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教研室采用多种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眼科学课程中,将其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以及自主创新和全科医学的理念。这一整合课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包括图像、动画、视频和现场模拟等直观教学方式。此外,还依赖多媒体课件和在线公开课程等多样授课方式,以及团队学习课堂等协同学习方式。思政教育元素主要包括:①历史回顾。主要在专业课的第一堂课上回顾眼科学的发展历史,讲解老一辈的眼科专家学者在眼科专业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理念。②宣讲政策。主要介绍我国数年来在全国甚至全球眼健康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政策战略,对常见致盲眼病的应对措施,对近视防控的政策方针。③研究进展。介绍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研究资讯。④医患沟通。通过具体案例和时事,教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医患沟通并建立以信任为基礎的医患关系。通过这些内容的融入,进一步加强眼科学与思政教育的整合。

2  研究对象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的四年级学生(2019级),共计120人。

3  问卷设计和调查方式

结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学教研室目前将思政教育融入眼科学教学课程的情况,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面向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调查问卷。问卷共有10个单项选择题,涵盖学生的基本信息、思政教育与眼科学融合的评价、思政教育形式和占比的看法,以及课程思政与眼科学教学课程融合的效果测试。问卷采用纸质形式进行匿名填写,于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5日由教研室秘书分发。

4  统计分析

我们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数字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针对定量的问题,我们使用SPSSAU在线软件进行Cronbach信度分析,并使用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检验验证效度。

(二)  结果

1  问卷回收情况和效度

我们共发出120份问卷,其中成功收回了117份有效问卷,另有3份问卷未完成,被视为无效。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达到97.5%。此外,在参与调查的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中,男性占55.6%,女性占44.4%。

2  学生对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总体评价

学生普遍高度认可眼科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做法,大约93%的学生表示支持在眼科学基础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其中,有42%的学生非常支持,仅有1%的学生不支持,没有学生非常不支持。对于目前的思政教育融入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大约95%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与课程的融合度好,其中有62%的学生认为融合度非常好,没有学生认为融合度差或非常差。此外,有37%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的融入对于激发他们对眼科学的兴趣非常有帮助,而54%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融入有帮助。总的来说,学生对眼科学整合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也认可思政元素在激發他们学习眼科学兴趣方面的帮助。

3  学生对思政课程融入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占比的评价

在学生对思政课程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占比的反馈方面,大约43%的学生更倾向于以教师授课为主,而约有53%的学生更倾向于教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仅有4%的学生倾向于自学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在教学形式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课程思政教育在眼科课程中的占比方面,约有89%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内容和占比非常合适,可以保持不变,而约有5%的学生建议增加思政教育内容占比,6%的学生建议减少占比。这表明目前思政教育在眼科学教学中融入的内容和占比相对合理,不需要额外增加或减少比例。另外,约有31%的学生表示感兴趣接受融入思政元素的课外作业来增加思政课程的内容,而约有53%的学生则不感兴趣或不愿增加融入思政元素的课外作业,另有16%的学生则不确定是否需要增加思政元素融入的课外作业。

4  思政课程融入眼科学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估

在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学生认为最容易接受并理解的内容为医患沟通元素,其次为学科历史元素,接下来依次是政策宣讲和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思政元素内容的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思政元素总体的掌握度相对较高,正确率达到92.9%,说明思政课程融入眼科学教学的总体教学效果是较好的。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在不同思政元素内容融入的问题中,医患沟通方面的内容学生的整体正确率高达100%,学科历史方面的整体正确率为99.3%,但对政策要点的掌握相对较低,正确率为84.4%,对研究进展内容的掌握正确率仅达82.1%。研究结果表明,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应适当增加对政策要点的宣讲和对研究前沿进展的培训。

(三)  基于实证研究的课程思政赋能的眼科学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1  提升教师素养,强化育人意识

教师素养包括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等多个层面。要实施思政教育,教师需要在这些领域持续提升。只有充分理解思政教育的核心要义,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正确的观念。育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强化育人意识,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这一任务,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政教育,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探讨社会、政治、伦理等重要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教师应该努力创造积极的思政教育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辩论、社会实践。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形成独立观点,提高他们的思政教育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的建设。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综上所述,结合思政教育,提升教师素养,强化育人意识,是为了培养更具思想品德、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只有通过全面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有品格和综合素质的学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2  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传统的思政教育通常是一种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意见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利用多媒体和教育技术,如视频、互联网资源、在线课程等,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教师生动地呈现复杂的思政教育主题,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此外,思政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涉及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情感化教学方法,如真实案例教学、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道德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思政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还应该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参与活动中。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社区服务、社会调研等,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强化工作考核,完善保障体系

强化思政教学考核需要建立多维度的考核指标,包括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学生评价等。为了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可以设立独立的考核机构,负责对教师和课程进行评估。这个机构可以由教育部门、专业教育机构或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组成,以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同行评估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教师可以相互观摩课堂教学,提供反馈和建议。学生是思政教育的受益者,他们的评价意见至关重要,可以设立学生评教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與教育评估,提供他们对教师和课程的看法。建立持续改进和反馈机制,确保教师和教育机构可以从考核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出台政策来支持思政教育的考核和提高,确保资源的充分分配以提高教育质量。

三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具体实践。将课程思政融入眼科学教学中,是培养更全面、具备良好医学伦理和道德素养的医学生的重要途径。这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领域的整体素质,使医生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社会、国家,更好地履行医生的职业使命。然而,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目前处在探索阶段,仍然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和整合思政元素,以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眼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付敏,何舒雅,王婧.创新管理机制助推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3,43(2):360-362.

[2] 年亚贤,王政.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4):52-54.

[3]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6173.

[4] 白洁,杨帆.课程思政融入眼科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3,37(1):109-112.

[5] 肖璇,蔡菡,许紫薇.新时代眼科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1):60-62.

[6] 沈胤忱,刘堃,刘海芸.课程思政融入眼科学教学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2):5-8.

[7] 伍莹,李惠玲,罗静.课程思政引领下眼科学本科教育改革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3(13):165-168.

[8] 刘辉,朱汉祎,佟矿.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8(26):126-129,133.

[9] 张佳晴,张博文,邹玉仙,等.临床医学八年制眼科学整合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效果[J].眼科学报,2022,37(10):806-813.

[10] 桂平,胡雪芬,刘明丽,等.跨专业线上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以眼科学相关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2023(10):121-124.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医学教育思政教育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