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单元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2024-04-06 17:34席智理
学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视域政治思想

席智理

(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甘肃玉门 735211)

在大单元视域下,思想政治学科中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课时结构更加紧凑和合理,教师可以站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审视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对单元中的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在主题设计上更有针对性,在方法创新上也有更大发挥的空间。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死记硬背专业名词依然是相当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常态,不求学生深入理解,只求应试技能和分数,这也影响到大单元教学的推进。没有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就不可能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树,也就无法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互为依托、不可分割的特点,教学势必是割裂的,分散的,盲目的。此外,一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依然习惯于主导课堂,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态度和情感,这就影响到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因为大单元的推进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提问和交流、自主探究和反思。另外,教师缺乏创新思维,教学程式化、固定化,这也使得大单元教学无法突破旧有教学方法的束缚和牵绊,在教学空间和视野上,教师无法展示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和魅力,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无疑是一个阻碍。

二、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合性

大单元教学相比于传统的以课时为教学单位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联系思维和统筹思维的渗透。其反对孤立、单一地看待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散乱的、不成体系的知识的整合,促进其内在联系,让知识之间构成一张网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认知。

(二)针对性

大单元教学以教材中的单元设计为依托,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在一个单元主题下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从而保障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促进教学结构的紧凑性。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大单元教学训练,可以逐渐改善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在一个主题和目标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应试。

(三)自主性

大单元教学要以学生自主构建和探究单元内容为方向,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形式。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教学思路和教学计划的引领者,学生才是大单元教学的真正实践者,保障这一教学理念的渗透,也就保障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效果。

(四)丰富性

在大单元视域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来促进大单元教学的发展。大单元贵在一个“大”字,既有目标的大,也有内容的大。在一个单元主题下,教师可以把相似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让学生阅读、交流和思考,包括历史知识、时事内容、社会热点、身边故事等,或者为学生播放新闻、提供报纸等,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提升的内容,都可以在大单元视域下加以利用,从而有效弥补课本教材的不足,促进学生材料搜集和整合能力的提升。

(五)发展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道德的提升,是新时期学科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单元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在思想觉悟、价值认同、精神气质、分析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

三、大单元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一)梳理“大概念”,做好大单元教学准备工作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认真研究和梳理教材内容,围绕一个单元内容进行设计,在一个主题下呈现单元知识,彰显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以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为例,教师通过梳理不难发现,整个单元都是围绕“特色国家”来组织的,包括特色国体、特色政体、特色政党、特色组织结构等。因此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绘制一张思维导图,以“特色国家”这一大概念为关键词,逐渐拓展和延伸,彰显相关知识间的并列、因果、递进等关系,构建一棵知识树,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促进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体认知。此外,大单元教学的准备工作还有很多,包括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教师要摒弃灌输思维,在备课阶段就要全盘考虑,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哪些该讲,哪些学生自己就可以完成,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思考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保障大单元教学的灵活生动,让新时期的思想政治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期望,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诉求。

(二)通过“大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堂要加强互动交流,注重问题启迪,以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实现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发展。比如,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中,政府所起的作用有哪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把单元知识整合在一起,促进了课时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和思考,教师参与其中,通过有效的问题和学生互动,师生合力实现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推进。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加强问题导向,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生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并且能够围绕不同意见展开辩论,本着互相尊重的辩论原则,营造互动交流的课堂氛围,推动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创造“大情境”,促进大单元教学发展

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把情境教学等融入大单元教学中,激发兴趣,营造氛围,达到串联学习内容、促进情感认知的目的。比如,在围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主题整合单元教学资源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在课下预习,通过访谈等方法采访自己的亲人、邻居、社区人员等,了解他们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相关保障措施的认识和感受,并录制视频,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以促进单元教学的情境性、真实性、生动性。在大单元视域下,思想政治教师务必要摒弃传统思维,化解学生对复杂的、抽象的、烦琐的知识点的畏难心理。教师要加强创新实践,和学生一起思考新颖的、有效的单元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经验的共享和交流。

(四)组织“大实践”,引领大单元教学方向

思想政治教学不能满足于向学生传授一大堆理论知识,而是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让学生具备自主探究、论证、反思的能力。大单元教学视野宽广,对接未来,教师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加强多方实践,引导学生把实践成果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养成从实践出发分析当下和未来所面对形势的思维习惯。思想政治教师要主动构建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校内和校外的联系通道,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多种活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助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比如,围绕“依法治国”这一治国理政基本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组织的普法宣传工作的方式,增加对和百姓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认知,围绕社区出现的相关事件,和社区人员一起交流和探讨,通过积极学习法律文件以及了解相关案情,把国家立法、部门执法和公民守法之间的关系厘清,进而对依法治国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产生形象的、具体的认识和认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法律案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真实发生的法律案件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站在“依法治国”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新时期我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促进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深入领会。

(五)立足“大视野”,实现深度教学

在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突破教材单元设计的束缚,对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进行审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分析,挖掘单元主题,构建逻辑关系,使知识体系更加全面,实现深度教学。比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治社会分别隶属于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一体的,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又势必会伴随法治社会的建设,而法治社会的建设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向前发展。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组织单元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联系思维的养成,使学生的学习眼界不再受制于教材编排体系,而是可以根据学习需要主动组织相关内容,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无疑大有裨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度上进行挖掘,只有大而深,才能突出单元教学的意义,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六)组织“大评价”,助力大单元教学增效

大单元教学中,要重视评价策略的科学性和综合性。摒弃知识本位,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为评价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教学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比如,在依法治国的学习中,教师就要以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意识,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为目标,组织和设计单元内容,而不能仅仅把相关概念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方式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比如,通过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可以让学生展示各自绘制的思维导图,通过互评达到相互学习和激励的目的。

(七)激发“大理想”,促进高中生的未来发展

思想政治课和德育的关系十分紧密。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学,要始终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明确“为谁培养人”的宏观目标,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摒弃错误的思想认识,树立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使命,引导高中生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比如,围绕“航天精神”这一主题,思想政治教师可以构建大单元教学内容,组织好文字、图片和视频,融入航天画面、宇航员访谈、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奋斗经历等,深入式、全景式地展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单元视域是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视域,教师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基于思想政治学科,努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促进高中生的成才成功。

(八)体现“大格局”,成为学生榜样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引领者,需要提升教学“格局”,在课程设计、作业设计、试卷设计等方面体现大单元教学思维,彰显大单元教学成果,不断促进学生的知识巩固、自我反思、思想提升。提升教学格局需要深入理解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领会“新课标”精神,尊重学生,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紧扣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呼应学生发展诉求,提升大单元教学驾驭能力,能够从容不迫地推进大单元教学的稳步发展,掌握多种教学工具和方法,使大单元教学和课时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互为促进的目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教师也要有担当意识,具备自我革新和改造的大胸怀,始终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嘱托,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作出正确的引领。

四、对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点思考

在大单元教学中,如何科学地、有层次地、有梯度地组织教学内容,避免繁多冗杂,让大单元教学成为知识的“大杂烩”,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大单元教学不能为了“大”而“大”,要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以“小”喻“大”,要在学生充分吃透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容量的增加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片面追求大,忽视学生对课时内容的精准理解和把握,会南辕北辙,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大单元教学虽然源于教材,但是不应该拘泥于教材,要高于教材,善于从广阔的生活中取材,本着从熟悉到陌生再到熟悉的呈现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和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综上所述,大单元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教师从“大”处着眼,以大单元教学为契机,构建“大概念”,提出“大问题”,创设“大情境”,引领“大实践”,提升“大视野”,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格局,吃透教材内容,理清逻辑关系,基于人本理念和立德树人思想,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真正受益。

猜你喜欢
视域政治思想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