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06 17:34
学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学科素养

王 丽

(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甘肃临泽 734200)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教师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编排设计上呈现出新特点,如学习内容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统一性更明显,学科逻辑的体系性更强,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在整体建构的基础上分板块安排教材内容,在必修模块中,除必修一之外,其他必修内容均以单元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针对新教材的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宏观上体系化地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开展大单元教学是“新课标”实施以来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特点。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述

大单元教学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特别是在核心素养这一育人目标提出后,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其中关键环节之一是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内涵上来说,大单元教学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量”大,而是着眼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从整体性、系统性和学生的生长性角度来开展教学,以大的主题、概念或者任务为中心,依据“新课标”对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分析,然后从适合学生学习、吸收的角度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或重组,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再开发,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情境设置、活动开展以及教学评价等。从本质上来说,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度开发和整体设计。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单元整体教学具有整合性较强、知识层次分明、时空跨度较大、体现学科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大单元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弥补教师在单课教学时的局限性,如碎片化地呈现学习内容、过于侧重基础知识与技能、容易使学生思维固化等问题。通过实施大单元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学科教学的本质要求,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是落实“新课标”理念、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课程标准是落实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开展学科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2017 年颁布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开展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新课标也”强调:核心素养并不见之于孤立的、碎片式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见之于能否综合地、系统地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对来自真实生活的问题。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单课呈现内容的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局限地、割裂地去理解学习内容,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用大单元教学则能够系统化、结构化地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进行深度学习,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消化和吸收,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其学习内容既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和高度的抽象性,也重视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灵活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这必然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面动起来,在知识、技能和认识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就是需要背记,部分教师也更关注知识的讲解,这会导致学生学习教条且被动,尤其是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存在较明显的问题。应用大单元教学,教师以大概念为核心,通过创设体系化的情境,以问题或者任务为导向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梳理基础知识,并尝试自主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适应新高考、提升学生能力的必然要求

目前,新高考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作为选考科目之一的思想政治学科,从高考考查要求来看,立足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内容的立体性更强,注重考查学科内部知识的深度联系,这必然要求学生要提升对学习内容的综合认知,也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改变。应用大单元教学能够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把多课内容或者多个传统单元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教学单元,其涵盖的知识面更广,逻辑性更强,学科本质体现得更充分,知识层次更分明,教学情境也更多样,非常契合新高考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认识也会逐渐改变,会更加注重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消化、吸收、整合与迁移,这对提升学生学科能力与素养也有极大的帮助,完全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要拥有大格局,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要从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正确价值观角度来教育引导学生。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较强,实施大单元教学意味着思想政治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重构,这对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教师拥有大格局,并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具体来说,需要思想政治教师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准备。

1.关注学情。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学情,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去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相关问题等,力争使整合的内容在知识内容上具有逻辑性、体系性,契合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能力,力争实现教与学之间的高度统一,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成为“旁观者”,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对必修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第二课《只有社会才能救中国》进行教学时,因为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史实,教师就可以“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为大单元主题,利用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把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引导学生从史实的角度来整理归纳近代以来中国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的历程,最终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结论。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整合教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构,这对教师加工和再创造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准备。首先,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特别是要把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融入其中。其次,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结构,根据单元不同模块,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再次,需要教师根据需求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新的高中政治教材中增加了很多辅助学习栏目,这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整合教材内容时既要关注正文,也要关注辅助栏目,还可以结合时政热点进行适当的拓展,从而使整合内容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例如,在对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单元教学整合时,教师可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大单元教学主题,然后把第一课所包含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二课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课所包含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这些内容全面纳入其中,引导学生进行大单元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3.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大单元教学也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师要在充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主旨的基础上明确单元主题,进而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新的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按照“必修+选修”的形式来呈现学习内容,且必修结构较以前有较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师要摒弃经验主义教学思维,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例如,必修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部分内容,学习内容相对较少,且与历史学科关联密切,对此,教师就可以把本册教学内容按照两个大单元进行设计,即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明确素养目标,即在引导学生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新课标”的教学实施建议强调,为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强化辨析,选择对学生有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有效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从学科特点来说,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带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且经常在知识应用层面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政治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也要重视把抽象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度理解学习内容的内涵。教师可以创设学生较为熟悉的多样化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在开展“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同时呈现此阶段社会在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使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认识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与措施等。这样的情境设计化抽象为具体,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有效参与其中。

(三)任务驱动学习,重视教学评价

鉴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基础知识储备和一定的学习能力,为了确保大单元教学的高效推进,教师可以设置环环相扣的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发挥导学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这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诊断、矫正和激励作用,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用评价促进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契合“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需求,也符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极大的帮助。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进行尝试、总结和优化,发挥大单元教学辅助教学的作用,力争打造更加高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