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分析

2024-04-06 17:34寇文生
学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建模数学知识

寇文生

(甘肃省临洮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甘肃临洮 730500)

数学建模是把数学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概念的一个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所以,将模型的概念应用于实际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品质与效率,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然而,在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数学建模思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要将数学建模思想合理地运用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就必须从现实出发,与学生的学情相结合,解决当前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很多学生学了很多年数学,学过很多理论,也记住了很多公式,但在现实中却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数学思维,也不擅长将数学原理、公式具体应用到实践中。而教师所教授的“类型+方法”的教学模式,虽然在考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遇到不熟悉的题目或者是现实中的问题,学生就无法有效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了。

不管是数学教育、研究,还是数学学习,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社会做贡献。随着教育领域对数学模型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数学模型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数学模型针对性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引出数学问题,缩短数学与生活和生产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既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力,增强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的目标。而这就是新课改、新数学教学的目标。

二、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建模教学时,教师要遵循目的性原则,设定明确的目标。教师要通过数学建模,使学生既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又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其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原则

在将模型教学应用到中学数学教学中时,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所面对的情境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对模式教学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数学建模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设置符合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可以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知识体系、个性特征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建模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中有所收获,从而提升数学能力。

(三)难度合理原则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难易适度,才能充分发挥数学建模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若题目难度太低,会让学生觉得太过简单而丧失了对知识的学习兴趣;若题目难度过大,则又会让学生难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数学建模的难度,把它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宜的范围之内,既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也不要难度过高,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合作学习原则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记忆,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为了提升数学模型的教学成效,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此外,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索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创新性原则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力的培养。因此,在实施中学数学模型教学时,教师同样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始终秉承创新理念,对模型的设计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模型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中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当前,在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即使教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教师会选择采用“题海战术”来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得到了一定程的提高,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会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任何作用。也有一些教师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采取更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做法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并且数学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单调,这也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影响了中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当前,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习惯于使用陈旧的板书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无法使学生融入自己所熟悉的教学情境中,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许多学生进入中学后,面对着数学成绩很难提高的困境,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性时,就很难完全投入学习当中,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有一种被迫或被动的心理感受,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及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都十分不利,严重影响教学的效率。

(三)缺乏个体化辅导

目前,中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方面,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常常是一步一步地按照课本内容来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感受,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在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个体化的辅导,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其实,整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要意识到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对知识有不同的需求和理解,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数学建模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消化理解,融入生活元素建模

与小学相比,中学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因此,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无法对数学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当遇到一些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语言讲解,无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对知识内容的消化理解。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要素,以数学问题为基础,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并将建模理念深入到教育教学中。利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复杂的数学问题更容易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实现对学生建模思维的培养。

(二)激发兴趣,创设多元建模情境

在组织和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多样化的建模情境,并在这个情境中对建模思想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渗透。该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解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提升,对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效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子白板上为学生展现方程建模、不等式建模、函数建模、几何建模等,让学生对各种数学建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能够自主分析其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自主建模,从而对题目进行高效的解析和求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面临的数学问题,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模型,从而高效地解决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思维碰撞,拓宽建模教学方式

身为中学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明确要求,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结合学生的特点,对现行的教学方式进行扩展,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情境创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之中,这是提高中学生建模能力的一条有效路径,能够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中掌握数学建模的技巧与方法,并可以做到灵活有效地应用这些知识。

比如,在讲授“概率”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个模拟情景。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个箱子,不过这个箱子是不透明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班上有两个人从箱子里各拿出一个写着数字1 至9 的球,那么这两个数字和大于9 的可能性有多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以先前的思考问题为中心,以图解的形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学模型。讨论结束后,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然后做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协作探究,一起解答数学问题,无形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四)厘清目标,强化问题表征能力

对中学生来说,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问题表示出来,这是中学生解题的基础,也是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厘清问题的对象,在大脑中形成问题空间,进而对数学问题中涉及的有关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梳理,为后续建立数学问题模型打下基础。

第一,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更加完整。针对这一点,身为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在说明、讲解数学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给他们创造归纳、总结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尝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相同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进行表征化。求解这类问题的方式主要有方程组、函数组、图形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问题。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教师应鼓励他们寻找其他的解法。比如:“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别的解法?”“这个问题除了用方程式来求解之外,能用图形来求解吗?”

第二,对于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题目,进行有效的扩展,从而达到同类题目间的有效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素质,在此基础上,将数学建模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用变式训练来弥补和拓展各种表现形式的问题,以加深对数学学科知识要点的理解为前提,让学生的数学思考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网络。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表达的方法,依据代数的观点,在情景中有效地解决问题。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为学生讲解公式、定理等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要明确核心素养对学生关键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高效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教师要利用对生活要素的消化和领悟、对生活要素的建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出多种建模情境,利用思维的碰撞,来拓宽建模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渗透建模思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习目标变得更加清晰,让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表达,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构建模型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达到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建模数学知识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