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及成效

2024-03-28 05:50信阳市浉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周凯陈倩丁永恩
河南农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茶农绿叶示范区

信阳市浉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周凯 陈倩 丁永恩

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姜照琴 詹杨

信阳市浉河区现有茶园面积4 万hm2,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调查显示,发生在浉河区茶树的主要病虫害有39 种。为防止茶农因乱用滥用农药而造成茶叶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自2019 年开始浉河区启动了茶园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推广和示范区建设。通过几年努力,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逐步成熟,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示范区建设地点和规模

在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和桃园村建设2 个茶园绿色防控示范区,核心示范面积133.3 hm2,辐射带动666.6 hm2。目前,已初具规模化示范效应。

二、示范区茶园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一)分批多次及时采摘

茶蚜、茶小卷叶蛾、茶小绿叶蝉、茶绿盲蝽、茶饼病等病虫害主要为害茶树的新枝嫩芽,根据浉河区茶叶分批多次采摘标准要求,做到先发先采,后发后采,使采下的鲜叶嫩度一致,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浉河区常见的茶园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还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二)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灯光诱杀

示范区内每3.33 hm2安装1 盏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均匀放置,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5~1.8 m。杀虫灯主要用于诱杀茶尺蠖、茶小卷叶蛾、茶毛虫等茶树鳞翅目成虫,对半翅目的茶小绿叶蝉等浉河区主要茶园害虫也有很好的诱杀作用。使用中应定期清扫杀虫灯灯网,以免影响诱杀效果。

(三)利用色诱技术

5 月中下旬,示范区内每667 m2茶园悬挂黄板及蓝板15~25 片,色板垂直茶蓬面,色板下平面距离茶蓬面15~20 cm,色诱茶小绿叶蝉、茶蚜等害虫成虫,数量密集时,每隔7~10 d 更换色板,阴雨天视情况及时更换色板,以免影响诱杀效果。

(四)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具有专一性,示范区内分茶叶害虫品种每667 m2安装1~2 套。同时具备监测与诱杀的作用。主要针对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等为害较重的茶园害虫,每15~30 d 更换1 次。

(五)夏季修剪和台刈

5—6 月,示范区内茶农对茶园进行修剪、台刈,此茶园近30 d 无新叶或无绿叶,阻断了害虫的食物来源。由于食物短缺,茶园害虫数量可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大量的病菌、病叶和虫枝通过修剪和台刈脱离植株,在阳光暴晒下死亡。新发嫩芽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对控制和阻断病害有较好的效果。

(六)生物防治技术

1.喷施昆虫病毒制剂。喷施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防治虫害。

2.注重利用天敌。浉河区茶园中瓢虫、草蛉、蜘蛛、蚜茧蜂等捕食性天敌对茶小绿叶蝉及各种蚧类均起着重要的自然防控效果。

3.释放寄生性昆虫。释放绒茧蜂防治茶尺蠖,释放赤眼蜂防治茶小卷叶蛾和茶毛虫等。

三、集成模式示范推广情况

浉河区推广茶园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始于2019 年,核心示范区建设地点选在浉河港镇沿环湖路两侧的郝家冲村和桃园村,2019 年后扩大到董家河镇。5 年来,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示范区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防控体系。截至2023 年12 月,核心示范区累计投入经费220 万元,投放太阳能杀虫灯200 多盏、性诱捕器3 万多套、诱虫黄板50 万片,培训茶农3630 人,发放技术资料39 500 份,组织观摩会10 场次,核心区面积由2019 年的33.3 hm2扩大到2023 年的133.3 hm2。浉河区茶园绿色防控示范区被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评为河南省“绿色防控示范区”。

四、绿色防控示范区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防控减药效果显著,茶叶品质得到提升

通过示范区建设,2019—2023 年示范区病虫害综合防效达到89.7%,病虫害综合防效逐年提高。不但有效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而且有效提升茶叶品质。

(二)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防治成本

2019—2023 年,示范区内平均每667 m2减少投入60.5 元,其中,农药投入减少35.5 元,人工投入减少25 元。示范区内农药施用量较往年减少55.5%,有效推进浉河区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的顺利开展。

(三)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019—2023 年对示范区和常规防治对照区的茶产量及病虫害防治成本进行分析,发现示范区比常规防治区每667 m2平均增产干茶1.5 kg,均价按每千克600元计算,平均每667 m2增收900 元。5 年技术推广应用区比对照常规防治区每667 m2病虫害防治成本平均降低60.5 元;3 年平均每667 m2增收节支960.5 元。

五、示范区建设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

信阳市浉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成立浉河区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技术指导小组,抽调区林业和茶产业局、区农业农村局、浉河港镇和董家河镇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负责示范区相关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培训,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二)做好宣传

浉河区通过设立集成技术展示牌,组织茶农外出考察、技术培训,召开浉河区茶园绿色防控现场会,借助信阳日报、浉河周报等新闻媒介等措施,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传播和认知度,带动绿色防控示范区及周边茶园开展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应用。

(三)严格监管投入品

浉河区加强农药管理,设立茶园专用农药专柜,配备相应的宣传与技术资料,加大对农药经营户培训指导和跟踪监督力度,使示范区逐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四)开展技术培训

浉河区建立茶叶专家库,整合区内培训资源,实施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工程,定期邀请茶叶专家巡回进村为茶农、茶企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等信息服务,培育一批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能手和茶园绿色防控社会化服务组织。

(五)落实管理保障机制

浉河区落实示范区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区、乡两级财政负责专项资金落实,每个乡镇配备1 名专职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员,重点产茶村配备1 名兼职技术服务员。

猜你喜欢
茶农绿叶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绿叶 稳步向前
绿叶 奋发有为
绿叶 饮水思源
绿叶 至善至美
快乐的小茶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