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柑桔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3-19 04:29谢雁芸熊瑞权蔡海桃伍艳莲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黄龙集中度

谢雁芸,熊瑞权,蔡海桃,伍艳莲

(1 广东壹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640;2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州,510430)

广东省是全国柑桔主产区和原产地之一,柑桔生产规模历年均居我国前列[1]。目前全省已形成珠三角和粤北两大优势产区,粤东和粤西地区生产规模较小。近二十多年,全省柑桔生产空间布局不断变迁,研究其变迁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优化全省柑桔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生产集中度指数的研究方法。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是指某县(市、区)柑桔产量占全省柑桔总产量的比重,其能够精确地测度某县(市、区)柑桔产量对全省总产量的贡献[2],并能从时空角度反映柑桔生产空间布局的变迁趋势。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it表示广东省i 县(市、区)t 时期的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Mit表示i 县(市、区)t 时期的柑桔产量,N 表示广东省县(市、区)数量。

1.2 数据来源

本文所研究的广东省各县(市、区)包括德庆县、四会市、新会市、龙门县等共122 个县级区划。考虑全省县级区划变更情况、研究前后数据连贯性和可比性,本文在指标测算和分析时以2020 年广东省县级区划为准。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01—2022 年)。考虑到时间跨度长,在进行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及产业生产空间布局变化分析时,本文设置5 年时间尺度,主要选取2000、2005、2010、2015、202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2 广东省柑桔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分析

2.1 广东省柑桔生产发展阶段

由图1 可知,2000—2010 年广东省柑桔种植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从8.223 万hm2增长到25.004 万hm2,涨幅达204.07%。2011—2015年,受土地等因素影响,种植面积增速放缓,从25.566 万hm2增长到25.942 万hm2,5 年仅增长1.47%。2016—2018 年,受柑桔黄龙病等因素影响,种植面积开始呈下降趋势,从 24.456 万 hm2下降到 18.88万hm2。2019—2021 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9.2万hm2左右。

图1 2000—2021 年广东省柑桔实有面积与产量变化

2000—2010 年,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国内市场对柑桔消费需求逐年增加,广东省柑桔总产量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而快速增长,从81.06 万t 增长到293.07 万t,涨幅达到261.55%。2011—2015 年,在种植面积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由于技术进步促进单产提高等原因,总产量稳步增长,2015 年达到近22 年最大总产量403.6 万t。2016—2018 年,广东省柑桔发展出现转折点,总产量连续3 年持续下降。2019—2021 年,总产量逐步恢复但增长缓慢,从362.16 万t 增长到399.72 万t。

综上,根据柑桔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本文将2000—2021 年广东柑桔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0 年),二是稳步发展阶段(2011—2015 年),三是转折发展阶段(2016—2018 年),四是恢复发展阶段(2019—2021 年)。

2.2 2000—2020 年广东省柑桔生产集中度分析

以2000、2005、2010、2015、2020 年柑桔 总产量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对122 个县(市、区)柑桔生产空间布局分析,得出2000—2020 年广东省柑桔生产集中度分布图。具体情况见图2。

由图2(a)可知,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有13 个,在0.5%~2%之间的县(市、区)有32 个,小于0.5%的县(市、区)有77 个[3]。其中,13 个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从大到小依次为:普宁市、高要区、梅县区、龙门县、四会市、始兴县、封开县、曲江区、连州市、龙川县、紫金县、广宁县、乐昌市。

由图2(b)可知,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有14 个,在0.5%~2%之间的县(市、区)有26 个,小于0.5%的县(市、区)有82 个。其中,14 个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在空间上开始集聚,从大到小依次为:龙门县、四会市、郁南县、阳春市、普宁市、清新区、高要区、英德市、梅县区、云安区、廉江市、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

由图2(c)可知,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有15 个,在0.5%~2%之间的县(市、区)有16 个,小于0.5%的县(市、区)有91 个。其中,15 个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在空间上连片分布,从大到小依次为:龙门县、阳春市、郁南县、德庆县、封开县、四会市、云安区、英德市、清新区、清城区、高要区、广宁县、普宁市、梅县区、佛冈县。

由图2(d)可知,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有14 个,在0.5%~2%之间的县(市、区)有20 个,小于0.5%的县(市、区)有88 个。其中,14 个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主要分布在以肇庆、惠州为主的珠三角产区和以韶关、清远为主的粤北产区,从大到小依次为:德庆县、龙门县、阳春市、郁南县、封开县、怀集县、英德市、清新区、广宁县、清城区、云城区、高要区、乐昌市、云安区。

由图2(e)可知,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有13 个,在0.5%~2%之间的县(市、区)有26 个,小于0.5%的县(市、区)有83 个。其中,13 个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县(市、区)主要分布在以肇庆、惠州、新会为主的珠三角产区和以韶关、清远为主的粤北产区,从大到小依次为:怀集县、德庆县、封开县、龙门县、清新区、广宁县、高要区、仁化县、新会区、郁南县、信宜市、乐昌市、四会市。

图2 2000—2020 年广东省柑桔生产集中度分布

2.3 2000—2020 年广东省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分析

一是生产空间布局更加集中。从图2 可以看出,2000—2014 年广东省柑桔生产逐渐向优势区聚集,到2015 年已形成珠三角产区和粤北产区两大柑桔优势生产区域,2016—2020 年虽受黄龙病影响但生产空间布局变迁趋于稳定发展。主要表现为2000 年柑桔产量排名前5 县(市、区)的生产集中度指数36.31%,到2020 年上升到41.95%;2000 年柑桔产量排名前3 县(市、区)的生产集中度指数24.62%,到2020 年上升到31.25%。

二是逐渐形成优势明显的柑桔生产县(市、区)。2000 年以来,广东省柑桔生产空间布局不断变迁发展,已形成德庆县、仁化县和新会区等规模化柑桔优势生产县(市、区)。2020 年,德庆县、龙门县、仁化县、新会区和四会市等5 个县(市、区)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均大于2%,其中,德庆县生产集中度指数达到11.01%。全省柑桔品种优势突出,品牌效益明显,已形成德庆贡柑、龙门年桔、仁化贡柑、新会陈皮、四会沙糖桔、廉江红橙、平远脐橙和潮州柑等优势特色品牌。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资源禀赋

广东省 位于北 纬20°09′~25°31′和东经109°45′~117°20′之间,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地肥力充足,是我国柑桔主要原产地之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柑桔的生长,因此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 年)》《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4],广东省均被划分为柑桔优势产区。近二十多年全省柑桔种植逐渐由生态不宜区向生态适宜区转移,生产空间逐渐向自然资源禀赋最优越的地方变迁聚集,由最初全省分散分布到2020 年已形成珠三角产区和粤北产区两大柑桔优势生产区域。

3.2 柑桔黄龙病

柑桔黄龙病最早于1919 年在广东省汕头市发现,是柑桔生产中最严重的毁灭性病害,至今尚未有根治黄龙病的有效方法,被称为柑桔“癌症”[5]。历史上广东柑桔多次受到黄龙病的威胁,2013 年是黄龙病暴发的高峰期,全省柑桔发病面积6.7 万hm2,约占柑桔总面积的25%,产业损失超过40 亿元。近二十多年来,全省出现柑桔黄龙病的果园一般没有再补种,毁园后没有再进行柑桔种植,最终导致柑桔在生产空间上进行了变迁,由柑桔疫区向非疫区转移。

3.3 城市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业建设用地和耕地被城市与工业占用,农村人口不断流失,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面临一系列挑战。在城市土地租金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广东省柑桔生产从城市向郊区和农村转移,从平原向山区转移。2020 年柑桔生产集中度指数大于2%的13 个县(市、区)中,柑桔种植大部分分布在珠三角郊区和粤北山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生产空间布局变迁上看,广东省柑桔生产空间布局更加集中,逐渐形成优势明显的柑桔生产县(市、区),并在空间上形成了珠三角和粤北两大优势产区。从影响因素上看,广东省柑桔生产历史悠久,最初生产空间布局是由自然资源禀赋决定。随着柑桔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市场化的发展,柑桔生产空间布局由自然资源禀赋、柑桔黄龙病、城市化发展等因素综合决定。

4.2 建议

一是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全省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各生产区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柑桔品种,着力打造德庆贡柑、龙门年桔、仁化贡柑、新会陈皮、四会沙糖桔、廉江红橙、平远脐橙、潮州柑等。充分考虑柑桔上市时间和实际市场需求,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早熟、晚熟柑桔品种的数量,按照合理比例发展早、中、晚熟的柑桔品种,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二是加强柑桔黄龙病防控。广东省柑桔生产一直受到黄龙病的威胁,影响果农、企业生产积极性,严重制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柑桔苗圃应建立在没有病菌分布、隔离较好的地区,重点培育柑桔无病毒种苗,从源头上减少黄龙病发病率;同时加强苗木检疫,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输。其次,合理选择果园地址,科学栽种,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抗病力。最后,加强对木虱的防治,及时清除黄龙病病株,控制黄龙病蔓延速度和进一步传播。

三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强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开发利用,改善柑桔生产条件,克服自然资源禀赋的约束,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研发应用先进农业生产设备,降低柑桔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柑桔单产和质量。推广高接换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加工等实用新技术,提高柑桔产品质量和效益。此外,通过科技培训提高果农和企业柑桔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水平等。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黄龙集中度
京津冀县域人口集中度分析
等价转化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特约撰稿专家 黄龙光 编审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黄龙河川道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