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2024-03-19 10:04李志慧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4期
关键词:胸外科效能康复

李志慧 李 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7)

胸外科手术作为临床治疗胸膜疾病、肺部疾病、食道疾病等常用术式,其可有效切除病变组织,遏制疾病进展。但胸外科手术创伤较大,术中肺叶挤压、肺门刺激等,容易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影响术后肺功能,同时,术中组织损伤会引起剧烈疼痛,增加患者身心负担,降低其生存质量[1-2]。目前,胸外科术后多展开延续护理,通过加强功能锻炼指导、自我管理等,以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升生存质量,但研究指出,常规延续护理效果有限[3]。前馈控制作为临床常用护理理念,认为在护理干预前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后果,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利于控制护理质量[4]。现阶段,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已用于各类疾病护理,且研究证实该方案具有较好干预效果,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89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7 ~76岁,平均年龄(51.24±2.63)岁;疾病类型:胸腺瘤8例,肺癌18例,食管癌16例,其他3例;手术类型:开胸手术17例,胸腔镜手术28例。研究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2.43±2.67)岁;疾病类型:胸腺瘤6例,肺癌19例,食管癌15例,其他4例;手术类型:开胸手术16例,胸腔镜手术28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具有胸外科手术治疗指征,术后生命体征平稳;②年龄18~80岁;③预期生存时间≥6个月。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②合并其他部位肿瘤;③合并感染性疾病;④精神障碍; ⑤合并血液疾病;⑥言语障碍,交流异常。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护理,出院当天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出院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强调按时用药重要性,嘱患者按时用药,并引导患者积极自护;术后每周均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适当调整管理方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护理周期为3个月。

研究组基于常规延续护理,行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由1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4名责任护士成立护理小组,其中护士长任职小组组长,负责制订健康教育方案,监督教育质量;小组成员均需接受前馈控制相关理念培训,了解教育重点,并建立考核制度,考核通过方可展开教育。(2)教育前评估。教育前小组成员需收集患者基础的资料,针对术后高危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如肺功能康复、疼痛、并发症等事件等,提前制订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案,消除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3)护理干预。①功能锻炼:为避免患者功能锻炼意识不佳、锻炼内容掌握不明确,住院期间以PPT、视频等形式宣教术后功能锻炼重要性,提高患者锻炼意识,并让家属参与锻炼过程,监督患者每日锻炼,同时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宣教锻炼内容,指导并正确示范教育方法。锻炼内容有缩唇呼吸:指导患者用鼻子用力吸气后保持2~3 min,再以鱼嘴样或吹哨状缓慢呼气,呼吸比为1∶2,2~4次/d;腹式呼吸:经鼻吸气,吸气时腹部鼓起,再以嘴缓慢呼气,呼气时腹部内陷,2~4次/d;咳痰:端坐身体,稍向前倾,吸气后憋1~3 s,然后张口打开声门,用力咳嗽2~3次;阻力呼吸:取一800~1 000 mL容积气球或塑料瓶,用力吸气后向气球或瓶内吹气,持续3~5 min/次,3~4次/d。②疼痛管理:为避免患者术后因疼痛影响锻炼依从性,住院期间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术后疼痛原因,介绍镇痛方法,如应用阿片类药物、转移疼痛注意力等,并告知疼痛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疼痛管理意识,然后详细告知镇痛药作用、不良反应等,并分享冥想、体位改变、按摩等转移注意力法,嘱患者合理选择止痛方式;宣教结束后,可让患者重复其接收到的知识,纠正错误内容,补充遗漏信息,确定其完全掌握疼痛管理内容。③自我管理:为避免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低下,住院期间分享既往康复效果好的案例,讲解自我管理对术后康复的意义,培养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并结合其个体情况,引导患者进行合理生活,如规律用药、保持口腔清洁、睡前饮用牛奶等,并让其养成良好睡眠、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睡眠时间、少食多餐等。④情绪管理:为避免患者不良情绪影响康复效果,住院期间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现存疑惑,对于不良情绪明显的患者,加强情绪指导,让其以散步、听音乐等形式减轻压力,并告知积极情绪对康复的意义,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等。⑤并发症管理:为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住院期间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危害性,嘱其做好居家预防措施,如按时进行功能锻炼、保持清淡饮食等,强调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到院就诊。

1.4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护理前、术后,两组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价,取一把长10 cm可游动尺,让患者根据自觉疼痛感移动标尺,1 cm为1分,总分10分,分值越高则疼痛感越强。②自我效能:护理前、护理后,两组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7]评价,量表涵盖10项,各项均以4级计1~4分,总分40分,分值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高。③生存质量:护理前、护理后,两组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8]测定生存质量,量表涵盖心理、躯体、环境、社会、综合5方面,共26项,各方面转化后总分均100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④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s,分)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s,分)

组别例数护理前术后tP研究组444.72±1.031.31±0.2621.293<0.001对照组454.65±1.051.74±0.5816.133<0.001 t 0.317 4.496 P 0.752<0.001

2.2 两组自我效能对比

两组护理后GSES评分均较护理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对比 (±s,分)

表2 两组自我效能对比 (±s,分)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tP研究组4418.45±2.2432.15±3.5221.781<0.001对照组4518.30±2.4426.22±2.8414.122<0.001 t 0.406 8.756 P 0.686<0.001

2.3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两组护理后WHOQOL-BREF心理、躯体、环境、社会、综合方面评分均较护理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s,分)

表3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P<0.05。

综合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4451.24±5.4282.44±6.39*56.32±5.1380.44±6.78*60.28±5.3985.67±7.84*62.33±5.4486.32±7.42*60.21±6.3283.65±7.99*对照组4551.20±5.3675.25±6.21*55.43±5.1074.28±6.25*60.33±5.4380.21±7.63*61.84±5.4081.43±7.11*60.58±6.3876.98±6.87*t 0.035 5.3830.821 4.4580.0443.3300.4263.1750.275 4.226 P 0.972<0.0010.414<0.0010.9650.0010.6710.0020.784<0.001组别例数心理躯体环境社会

2.4 两组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对比 [n(%)]

3 讨论

3.1 胸外科术后延续护理现状及基于前馈控制健康教育的应用

胸外科手术作为临床常用术式,其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进程。研究指出,胸外科术后实施延续护理,通过连续提供系统、科学的护理服务,可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但部分患者疾病认知不足,康复护理依从性低下,从而影响整体护理效果[9]。前馈控制是从不变性原理上发展而来,又被称之为预先控制,其指提前预判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实施相应措施,以消除可能发生的偏差,预防相关问题发生[10]。目前,前馈控制已用于临床护理,付琛等[11]研究指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复苏期采用前馈控制护理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进术后康复。刘娟[12]研究也发现,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3.2 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对胸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

疼痛作为胸外科术后常见现象,严重的疼痛不仅会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还会增加其身心负担,降低治疗信心与生存希望[13]。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用于胸外科术后延续护理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分析原因在于,护理期间通过成立健康教育小组,进行前馈控制相关理念培训,可确保护理质量;教育前结合患者个体资料评估可能出现的高危因素,利于制订预防性管理措施;通过加强疼痛宣教,耐心讲解疼痛原因、镇痛方法等,可提高其疼痛认知,减轻不良情绪;指导患者选用合理止痛方案,可避免药物副反应,让患者重复接收到的知识,确保其有效掌握疼痛管理内容,从而缓解术后疼痛程度。

3.3 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对胸外科术后自我效能、生存质量的的影响

自我效能是指给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行为的能力主观判断,研究指出,高水平的自我效能能够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提升康复依从性,且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14]。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GSES评分、WHOQOL-BREF各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说明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用于胸外科术后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生存质量。分析原因在于,护理期间通过引导患者自我管理,讲解自我管理意义,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加强情绪管理,可使其保持乐观心态,从而增强康复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改善生存质量[14]。

3.4 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对胸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说明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利于减少胸外科术后并发症发生。分析原因在于,护理期间以多元化形式宣教术后锻炼重要性,可提高患者重视度,建立功能锻炼意识,同时以短视频、图文等形式讲解锻炼内容,再由护士进行示范,可确保患者正确掌握锻炼内容,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基于前馈控制的健康教育用于胸外科术后延续护理可缓解疼痛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提升生存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纳入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因而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胸外科效能康复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