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纹样设计焕发生机

2024-03-10 00:55魏斌长沙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4年1期
关键词:李莉纹样艺术设计

◆魏斌( 长沙 )

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要不是遵循着同样的见解,我与李莉就不会相识于一次民间文艺家活动上。她任教于长沙理工大学,系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学之余,她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数字化设计、少数民族纹样研究、视觉创意设计。在此之前,我对这一领域知之甚少,随着交往的加深,她送给我一本她独立撰写的《传统纹样数字化设计》,我对她的研究领域才有了更多的了解。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体现,是湖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专题“非遗生产性保护之湘西土家织锦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活态传承”、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湘西土家织锦技艺的产业化保护与开发”的成果之一,同时孵化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武陵走廊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共同叙事研究”。通过作者穿针引线般的细心研究和设计,传统纹样设计如一幅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在与数字化设计“碰撞”之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纹样是在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族传统的积淀之上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它不是一门孤立的造型艺术,而是由各民族的地域特征、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共同形成的。李莉在建立起这样的认知的基础上,着重思考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她认为艺术设计民族化,并非将民族风格看成凝固的,继承也并不意味着拘泥,我们应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方向和多元化的角度寻求传统纹样再设计的可能性。

以纹为线,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李莉每年都要带学生外出专业考察,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是考察的主要内容,“文化遗产”在她与学生的心中深深立足。这本书的构思与撰写,就脱胎于从南到北的考察途中,成形于她深刻的思考和实践当中。

文化遗产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括了建筑、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纹样,纹样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可以起到串联和整合的作用。通过纹样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纹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通过研究和传承纹样,我们可以发掘其内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从而推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通过研究和传承纹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以纹为据,创新了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语言

当下,新观念、新思维方式的导入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观念带来的多维思考,与此同时技术与观念的革新也为我们的传统艺术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就像传统纹样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都会赋予它同时代的特色一样,今天的时代也赋予了传统纹样以全新的含义与内涵,并使它沿着一条亘古不变的脉络继续前行着。要体现这样的发展脉络,基于延续传统之上的数字化设计就是一条绕不开的传承之路。

李莉在教学之余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学生的设计作品每年参加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设计比赛,都能获得大奖。她让学生专注的设计方向,就是传统纹样的数字化设计。传统纹样饱含了古人的智慧和精华,为艺术设计的创新提供灵感和素材,是艺术设计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纹样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其图案、色彩、线条等元素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将这些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不仅可以为设计提供新的视觉效果,还可以通过纹样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数字化设计技术为传统纹样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设计师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纹样进行再创作,融入现代审美和设计理念,使其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以纹为题,促进了商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前几年,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一个活动,李莉认识了来自湖南会同县的一个乡村女孩,了解到女孩家庭比较贫困,李莉主动提出要资助她完成学业。此后,她每年都会去一次会同,一方面是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另一方面,是湘西这片土地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了她,如织锦、蜡染等,她要将丰富的古老文化跟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此后,她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一些作品在业内获得了好评,有的还获得了专利。

这本书中,她还阐述了传统纹样经数字化设计后如何进行商业化运作的见解。在商业领域,对传统纹样的研究,可以为品牌和产品的设计提供灵感和创意。这些纹样可以应用于服装、家居、艺术品等领域,在为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品牌的形象和文化价值。纹样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产业之一,而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资源。随着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纹样的数字化设计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创意资源和知识产权支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这不仅可以创造经济价值,也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以纹为媒,深化了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

李莉的学生,除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外,还有来自非洲、欧洲及亚洲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她克服了语言障碍,能自如地掌握课堂,把中国传统文化推介给外国学生,并使之成为他们留学生涯中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

传统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对其的研究和传播,既可以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纹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可以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纹样的展示和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而纹样通过数字化设计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示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和桥梁。纹样的交流和应用,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从而推动全球文化的和谐发展。

以纹为材,丰富了教育资源与学术资源

以传统纹样数字化设计为内容的教学,成为李莉主攻的方向,她的教学课程先后获得了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等奖项。她的研究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她先后被发展成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会员。李莉坦言,传统纹样数字化设计让自己受益匪浅。

李莉深刻地感受到,研究传统纹样,可以为教育和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灵感。这些纹样可以作为教育素材,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认同感。纹样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纹样的造型、结构、色彩等艺术特点,可以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纹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蕴含了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如历史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它也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深入研究和挖掘纹样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特点等,亦可以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李莉纹样艺术设计
THE REGULARITY CRITERIA OF WEAK SOLUTIONS TO 3D AXI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BOUSSINESQ EQUATIONS∗
李莉作品(一)
李莉作品(二)
《星.云.海》
《花月夜》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Non-Markovianity Measure Based on Brukner–Zeilinger Invariant Information for Unital Quantum Dynamical Maps∗
袁飞纹样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