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核心词汇教学策略与实施

2024-03-03 04:16展,杨
学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用法语境词汇

陈 展,杨 佳

(湖南省宁乡市第四高级中学,湖南宁乡 410600)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及语言输出最重要的基石。缺乏词汇量,学生将无法进行语言知识的输入与输出。“新课标”指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语境,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标”大力倡导基于主题语境下的词汇教学。但在当前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及学情的做法,导致学生词汇学习乏味低效。

下面从当前高中英语核心词汇的教学现状出发,基于“新课标”理念,通过主题意义引领的语篇来进行核心词汇教学,帮助学生习得词汇,以期学生在语境中习得词语的准确释义和词汇的正确用法。

二、高中英语核心词汇的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广大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主题语境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语境教学。比如,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常借助丰富而具体的主题语境来进行教学。但在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阅读第二课时核心词汇教学时,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常常让学生机械式地操练与记忆,使得学生缺乏体验式、发现式、语境化、思维化的语言活动,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这种去情境化的词汇学习方式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使得学生对词汇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一)词汇教学模式化

教师在进行单元词汇教学时,一般先教单词表中的单词,让学生学习并记忆其音、形、义。在阅读第二课时语言知识教学时,教师借助例句重点讲解核心词汇的用法,让学生做笔记并记忆,然后进行知识训练。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模式化,容易变成“填鸭式”教育,长此以往,会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二)词汇教学脱离真实语境

课文是最好的语篇,其主题是最好的主题语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借助单词表单个教单词,认为词汇教学等于单词教学,而忽视了词块和语境的教学,从而脱离课文,脱离真实语境,使词汇学习变成单纯的词汇记忆。有些教师虽然能够借助教材原文进行语言知识教学,但是课堂中的词汇学习活动却与主题语境无关,词汇学习成了独立的词语操练,使得学生记忆不深刻,单词使用不当。

(三)词汇教学任务设计缺乏主题引领

教师在核心词汇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缺乏主题引领,所有词汇的教授都独立存在,即核心词汇的重要用法、语块及其派生词的用法之间没有相关性,或词汇与词汇间毫无联系,或各种语境混杂,整个课堂缺乏连贯性及整体性。

(四)学生词汇学习缺少思维层次性活动

学生在核心词汇习得的过程中,多为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与背诵,未能主动观察、探索、总结、反思这些核心词汇的用法。久而久之,学生过多依赖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词汇记忆不牢固,不会在正确的语境下进行词汇输出,不会灵活进行知识的迁移。

三、高中英语核心词汇教学策略

如果教师对核心词汇的教学一味强调孤立且机械的操练与记忆,而忽略在语篇语境中理解词汇意义、用法、搭配等深加工过程,那么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将不会深刻,更不用说有效迁移和合理运用了。因此,教师要突破孤立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主题语境范围内围绕语篇设计与实施教学。

(一)以主题为引领

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境为词汇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场景、信息及搭配等,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该词汇的意义及用法,从而提升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语篇为依托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新课标”同时强调,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

(三)以活动为载体

“新课标”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景、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词汇教学也可以设计为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三个层层递进的活动。徐永军、丁磊、涂素华、王志军等构建了高中英语词汇“五环三段”教学模式,即“导—读—讲—练—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参照该教学模式,教师建构了高中英语核心词汇“导—读—悟—讲—练—用”的教学模式(见图1),以指导实施活动观视角下的核心词汇教学。

图1 英语活动观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核心词汇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理念,教师设计并实施了基于译林牛津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阅读文章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第二课时核心词汇的教学。下面,就详细介绍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情况。

四、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为新牛津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主题为“Let's talk teens”,主题语境为“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子话题包括“亲子关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等。本堂课是阅读文章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的第二课时。本篇文章选自一本杂志,介绍了青少年和父母相处时可能会存在的误解与代沟,探讨了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提出了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的建议,能够促进在亲子关系问题上的自我反省和亲子间的相互理解。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阅读文章《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掌握了文章的主题、结构和细节信息等。与此同时,学生还探讨了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如何有效处理矛盾的方法。但是学生不能够准确运用本文中新学习的词汇来描述现实生活中亲子紧张关系及改进措施。因此,本堂课应运而生。

课文中的每篇阅读文章都有自己的主题语境。在新教材和“新课标”背景下,本堂课的词汇学习将遵循语境化原则,将词汇的学习置于“亲子关系”这一主题语境中。教师必须依据教材、“新课标”及学生学情,对词汇进行筛选、删减和补充,重点关注核心词汇,同时分散词汇教学的难点,一节课所授词汇应为10 个左右。经过筛选,最终确定将“argument”“anxious”“concern”“desire”“struggle”“breakdown”等定为目标词汇,并用每个词分别创造一个与亲子关系有关的小语篇,让学生在语篇中观察、体会、总结目标词汇及其派生词的意义及搭配用法,为完成后面的写作输出任务搭建脚手架。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本堂课的重点是掌握阅读文本中用来描述亲子关系的核心词汇。经过筛选,确定了“argument”“anxious”“concern”“desire”“struggle”“breakdown”6 个词汇为目标词汇。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目标词汇的重要内容及正确用法,教师准备以描述亲子关系的小语篇为载体来帮助学生观察并探索这些目标词汇的用法、要求,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画好词汇语义网络图,让学生尝试着讲解其用法,接着进行相关练习。本堂课的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这些词汇的用法,并且要求学生用今天所学的词汇写一篇短文,并进行德育教育渗透。通过本堂课学习,在“亲子关系”主题引领下,学生借助语篇理解,掌握了6 个目标词汇的重要用法,并在完成一系列相关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运用目标词汇的方法。在语言输出活动中,学生能够迁移运用目标词汇描述亲子关系的常见问题,进一步巩固了目标词汇。

(三)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本堂词汇课设计了以下三个阶段。

1.学习理解类活动阶段:导—读—悟—讲。

(1)导——听音填词,激活目标词汇。本环节为导入环节。本部分以父亲的一封求助信开始,设计成听力填空题,要求学生听录音材料并填写单词(见表1)。

表1 求助信(父亲)

[设计意图]①激活目标词汇struggle,anxious,concern,desire,argument,breakdown,引出本堂课任务。②从文中父亲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学会从父母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共情,学会理解父母。③设置为求助信,学生可以模仿其语言、结构等,为后面的语言输出搭建脚手架。④语言输出部分设计为从儿子李华角度出发的求助信,导入、任务与语言输出任务相呼应,有统一的主题和明晰的教学主线。

(2)读——信息梳理,感知意义。本环节为小语篇阅读环节。要求学生阅读6 个小语篇并梳理目标词汇的词性、词义、搭配。在“亲子关系”主题引领下,以小语篇为载体,囊括了目标词汇的重点用法。如有关anxious 的语篇为下(见表2)。

表2 基于“亲子关系”主题下的anxious 用法小语篇

[设计意图]高度化的语境能够充分展示词汇的词义、用法和搭配特征等深度知识。以主题语境高度化的小语篇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该主题语境中感知、理解词汇。

(3)悟——自主微探,概括整合。观察完目标词汇的词义、词性及搭配等用法后,要求学生根据小语篇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先给出示例,强调思维导图除了要考虑词性、词义、搭配,还必须注重逻辑性、层次性、美观性,提高记忆效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析、推导、提取、概括等思维方法绘制思维导图,将目标词汇的词义、词性、搭配等进行概括整合,可以将思维具体化、可视化,强化词汇记忆。

(4)讲——合作优化,点评讲解。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选出最佳作品并合作进行优化,每组负责一个目标词汇。然后随机挑选学生作品,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学习可取之处,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或每组推选一名组员对目标词汇思维导图进行讲解与拓展,其他学生进行简单点评,进一步巩固词汇。

[设计意图]本部分旨在通过合作优化思维导图,进行点评或讲解,帮助学生回顾目标词汇,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应用实践类活动阶段:练。词汇的学习本就枯燥,尤其是核心词汇的学习,于是教师设计了语法填空、双向翻译、一句多译、补全句子等多种语言实践活动,而所有活动均在“亲子关系”的主题引领下。这为学生语言输出搭建了语言使用平台,同时中间穿插小游戏和随机点名等,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及学生的专注力。单个核心词汇的练习完成后,再以游戏的形式通过综合训练让学生巩固词汇。每个目标词汇设计一个题,主要针对目标词汇的正确使用、准确理解、搭配使用和易错题等进行巩固练习,采取竞赛的形式,学生可多人参与。

[设计意图]本部分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应用、实践词汇。从“亲子关系”这一语境中精选语料,通过多种语言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语言输出搭建语言使用平台。

3.迁移创新类活动阶段:用。迁移创新类活动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造性地解决具有真实交际特点的问题。本环节为词汇的迁移运用类活动,分为两个步骤,帮助学生解决如何描述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描述图片,积累语料。学生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词汇来描述所给图片,并书写下来交给组长。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词汇来描述图片,既激活思维,又为下一步语言输出提供语料。第二步为小组活动,组长搜集组员写的句子,整理后大家合作完成一封求助信,与导入环节父亲的求助信相呼应。

(2)合作迁移,解决具有真实交际特点的问题。组长组织组员整理上一步骤完成的句子,然后要求组员对句子进行深层加工,迁移运用核心词汇,合作完成基于主题语境“亲子关系”的求助信(见表3)。

表3 求助信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学生不仅要完成一封求助信,还要将新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亲子关系”这一情境当中,以锻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根据具体条件和特定环境,提取已习得的词汇去完成具体的、真实的语言任务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等素养。

以上一系列词汇学习活动,涵盖了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不同层次,体现了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两个维度的循序渐进,形成了学习连续体。此外,各个任务紧紧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使得学生能够始终在高度化的语境中感知、体验、内化和运用词汇,并最终习得词汇。

五、结语

文章从高中英语核心词汇的教学现状出发,基于“新课标”理念,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释了核心词汇教学应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多样化的词汇学习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观察、总结、运用、内化词汇,最终习得词汇。

猜你喜欢
用法语境词汇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作”与“做”的用法
特殊用法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