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防治茶绿盲蝽田间药效试验

2024-02-06 02:30李志强于志波张振葆王本祥曹秋华段永春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溶液剂藜芦若虫

李志强,于志波,张振葆,王本祥,曹秋华,段永春

(1.日照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山东 日照 276800;2.山东省农药检定所,山东 济南 250100;3.五莲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五莲 262300;4.日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绿盲蝽(LygocorislucorumMeyer-Dur)属半翅目,盲蝽科,又称棉盲蝽、盲椿蟓、番花虫、天狗蝇、小臭虫等。绿盲蝽是杂食性昆虫,其寄主植物主要有棉花、桑、枣树、葡萄、茶、豆类、苜蓿、花卉、蒿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达38科147种[1],广泛分布于各种农田生态系统。在北方茶区,绿盲蝽以危害春茶为主,据调查,山东省的日照、临沂、泰安、潍坊、青岛、济南茶区不同程度发生,其中日照市东港区、临沂莒南县、青岛市受害面积分别达总茶园面积的41%、39%、31%[2]。绿盲蝽是典型的细胞取食者,取食时将口针插入到植物细胞间隙和细胞内部,然后通过口针剧烈活动撕碎植物细胞,同时向外分泌唾液,将要取食的细胞变成一种泥浆状物质,然后将其吸入体内。茶树受害部位最初会出现红点,随后转褐,甚至出现黑褐色枯死斑点。随着叶片生长,受害点细胞坏死或者畸形生长,导致茶树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空洞,生长缓慢,造成茶叶芽叶变色、孔洞[3,4]。而且绿盲蝽具有明显的趋嫩性,主要危害茶芽和第1片叶,直接影响到茶叶产量和品质。绿盲蝽在山东茶区每年发生五代,若虫在茶园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此时山东茶区茶产量一般占全年产量的40%,经济效益占全年60%。目前,对于绿盲蝽的田间种群控制仍以化学措施为主,如果防治不当,不仅达不到控制绿盲蝽为害的效果,而且易造成农药残留。

藜芦根茎提取物是以喷嚏草种子和白藜芦根茎为原料,经乙醇提取而制成的植物源杀虫剂,主要有效成分为藜芦胺,可以刺激虫体神经细胞并改变神经细胞表面某些离子通道的开合状态,导致膜通透性改变,引起震颤休克,最终死亡,对昆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人、畜毒性低,对土壤环境低残留、无污染,安全间隔期短,对春茶采摘影响小。春季绿盲蝽越冬卵孵化高峰期和秋季绿盲蝽成虫回迁茶园高峰期,也是集中防治的最佳时机。目前,对使用藜芦根茎提取物防治茶园害虫的研究较少,周顺玉等[5]利用5种生物药剂在河南省信阳市进行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小绿叶蝉大发生时,0.5%藜芦碱可溶液剂800倍液在茶小绿叶蝉大发生时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目前没有藜芦根茎提取物对茶园绿盲蝽的田间药效相关研究。秋季绿盲蝽成虫回迁茶园开展试验很难进行评价,因此本试验选择春季绿盲蝽越冬卵孵化高峰期,研究旨在筛选出对茶园绿盲蝽防治效果好的药剂。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茶园基本情况 供试茶园所在地日照市岚山区盛业茶业有限公司,地理坐标东经119.33248°,北纬 35.32395°,总茶园面积8.3 hm2,2016年进行绿色食品认证,近年来绿盲蝽发生严重;供试茶园1.5 hm2,位于岚山区盛业茶业有限公司茶园中间,露天栽培。种植品种黄山群体,栽植时间为2011年;茶树采用双行区田式栽培,大行距120 cm、小行距30 cm,每丛茶树2株,丛距20 cm,茶丛平均高度70 cm。供试茶园以及周边茶园,除了封园时喷施一遍石硫合剂,未采取其他措施防治病虫害,4月20日开始采摘,以一芽一叶为主,既能满足绿盲蝽若虫趋嫩的取食特性,又不会由于喷施药物等措施人为干扰绿盲蝽的种群消长,使得茶园绿盲蝽若虫和成虫处于自然消长状态,满足了为本研究提供准确数据的要求。在试验开始前的60 d内未施用任何杀虫剂。

1.2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藜芦胺);对照药剂:0.3%苦参碱水剂。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药剂处理(表1)。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处理1: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400倍液、处理2: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600倍液、处理3: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800倍液,处理4:0.3%苦参碱水剂100 mL/667 m2;喷施清水对照处理(ck)。前期田间调查发现,绿盲蝽若虫取食范围都在茶丛横向直径<70 cm的圆内,为减少处理间误差,增加了重复次数,每处理6次重复,每个小区100 m2(宽度3行茶树,长度22.2 m)。

1.4 施药方法 试验于2022年4月30日春季绿盲蝽越冬卵孵化高峰期施药进行,配药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先配成母液再进一步稀释使用,因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和0.3%苦参碱水剂无内吸作用,因此喷雾时必须使药液接触靶标,在茶树顶部、两侧喷雾,喷雾尽量全面周到。器械使用WS-16型手动喷雾器进行喷雾,喷液量50 kg/667 m2,CK区域喷施等量的清水。

1.5 气象和土壤资料 气象条件为施药当天多云天气,气温11℃,相对湿度60%,药后15 d平均气温19.5℃,平均相对湿度56.6%。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各小区栽培条件一致。

1.6 调查和药效计算方法

1.6.1 对绿盲蝽防治效果计算方法 参照姜玉英等[6]介绍的田间目测法,在露水未干前,各小区采取一字型5点取样,每个样点调查100个嫩芽叶,相邻两调查点间隔2 m。调查在早晨6:30~7:30进行,处理前调查虫口基数,处理后1、3、5、7 d分别进行调查。利用手持式计数器记录茶芽上绿盲蝽若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减退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6.2 对茶园主要益虫的影响计算方法 药前、药后5 d分别调查茶园主要益虫活虫数量,每次调查于当天9:30进行拍网调查,每试验小区用网口直径为33 cm的捕虫网拍10网,记录主要益虫(蜘蛛、瓢虫、草蛉、茧蜂、姬蜂)活虫数量。

1.6.3 对茶小绿叶蝉的影响 药前、药后5 d分别调查茶园主要茶园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活虫数量,调查于当天10:00左右进行拍网调查,每处理用网口直径为33 cm的捕虫网随机拍10网,记录茶小绿叶蝉活虫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绿盲蝽防治效果比较 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防治绿盲蝽的效果(表2)。药后1 d,4个处理防效均>60%,其中,处理4稍高于处理2,但是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药后3 d,各处理防效均达最高值,其中,处理2的防效最高,为80.4%,处理4防效最低为76.3%,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药后5 d,各处理防效开始下降,药后7 d防效进一步下降,处理2防效仍为各处理中最高,为61.3%,其他处理防效均>50%,处理4防效为56.7%,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2 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防治绿盲蝽的防治效果

2.2 对茶园主要益虫的影响 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对茶园主要益虫影响调查结果(表3)。由表3可以看出,4个处理对茶园主要益虫无明显不良影响。

表3 主要益虫活虫数量调查结果

2.3 对茶小绿叶蝉的影响 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对茶小绿叶蝉的影响结果(表4)。由表4可以看出,处理1防治效果最高,药后5 d达到57.9%,与其它3个处理差异显著;处理2防治效果最低,药后5 d达到50%,但是与其它3个处理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在防治绿盲蝽的同时,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兼治作用。

表4 茶小绿叶蝉调查结果

3 讨论

通过本试验结果来看,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对茶绿盲蝽速效性较好,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均>70%,其中600倍液防效最高,达到80%以上,苏德生[7]的研究表明,0.5%藜芦碱可溶液剂药后3 d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很好,与本试验结果显示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速效性较好基本一致。在持效性方面,药后5、7 d,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防效虽然有所下降,但3个处理防效均>50%。本试验结果总体来看,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防治茶绿盲蝽速效性、持效性相对较好,且具有低毒、不污染环境的特点,是当前防治茶绿盲蝽特别是北方春茶绿盲蝽若虫较为理想的药剂,该药剂对发展绿色茶叶产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还可以兼治多种害虫,建议目前茶园生产中使用剂量为600倍液左右。

此次试验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试验的年限是否足够长,包括在其他基地试验是否可以产生同样效果、对藜芦碱的抗药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普通化学农药药后1 d就有明显防治效果,而本次试验3 d才达到最高防治效果,原因与植物源农药杀虫机制有关。藜芦碱主要杀虫作用机制是要经虫体表皮或吸食进入消化系统后,造成局部刺激,引起反射性虫体兴奋,先抑制虫体感觉神经末梢,后抑制中枢神经而致害虫死亡,过程复杂、缓慢。而化学杀虫剂如除虫菊酯,其杀虫原理是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过程简单、迅速。同时,由于北方茶园造成春茶期为害的多为绿盲蝽若虫,因此本试验只能调查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对绿盲蝽若虫的影响,未能调查对绿盲蝽成虫的影响。

总体来说,对绿盲蝽的防治特别是成虫的防治还需要依靠集成各种先进绿色防控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控方案。一是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全面掌握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气候条件绿盲蝽发生规律,精准防治;二是抓住绿盲蝽在茶园每年4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10月上旬到10月下旬2个发生高峰,集中防治;三是利用粘虫板、性诱捕器等措施,物理防治;四是集中清理茶园周围寄主杂草,阻断绿盲蝽不断向茶园中迁入,或者在寄主杂草的盛花期施用化学农药对杂草上聚集的绿盲蝽进行灭杀,防止绿盲蝽再次迁回茶园产卵[8]。五是以“明年虫害今年防”为原则,全面推行茶园春虫秋防工作,有效降低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减轻翌年春季虫害发生程度。

猜你喜欢
溶液剂藜芦若虫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不同配方山苍子精油溶液剂的抑菌效果评价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内蒙古3种野生藜芦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新疆牧场阿尔泰藜芦的开发利用前景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36%草甘膦·草铵膦可溶液剂的配方筛选与药效试验
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碱在小鼠体内的代谢
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胺对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组织DNA损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