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猕猴桃小薪甲的田间药效试验

2024-02-06 02:30张建国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用药量苦参碱乳剂

何 玲 ,张建国,白 伟,王 晖

(1.陕西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3;2.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陕西 西安 710003;3.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

陕西猕猴桃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成为继“陕西苹果”之后,陕西果业的第二张名片[1]。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近年来小薪甲成为猕猴桃园发生的重要害虫之一。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2],近年来陕西省猕猴桃小薪甲发生情况(表1)。

表1 陕西省猕猴桃小薪甲发生情况

猕猴桃小薪甲(MigneauxiaJacquelin)属鞘翅目薪甲科。以成、幼虫为害,成虫分布在叶片背面和果实上,尤其2个果实相接的地方较多,被害果实表面褐色,有粉末状堆积物,皮层细胞木栓化呈片状隆起结痂。幼虫在果实表面蛀孔,孔深1~2 cm,孔径为 1~2 cm,被害果实表面凹陷[3]。小薪甲为害后的果实,生长期出现早期落果,贮藏期比未受害果实容易腐烂。猕猴桃小薪甲的危害缩短了猕猴桃储藏期,降低果实品质,使其失去商品价值。

如何减少小薪甲造成的损失,提升陕西猕猴桃的品质,成为目前猕猴桃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没有用于防治猕猴桃小薪甲的已登记农药产品,果农主要依据经验用药,防治效果不理想,存在用药量不合理,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不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农技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着力解决猕猴桃小薪甲的科学用药问题,助力果农减少损失。本试验为了解决猕猴桃小薪甲用药实际问题,为今后防治提供科学指导,选择两种植物源杀虫剂开展田间探索性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猕猴桃生产基地,面积为200×667 m2,猕猴桃品种为翠香,树龄7年,株行距3 m×4 m。试验地为中等肥力,土壤Ph值为7.1,地面平整,灌溉条件良好。该基地在以往调查中猕猴桃小薪甲中度发生。

1.2 供试药剂 根据果农用药经验,防治猕猴桃小薪甲农药的有效作用方式为胃毒和触杀,因此选择同样作用方式且对鞘翅目有效的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和苦皮藤素进行试验。其中:1%苦皮藤素水乳剂,市购;0.5%苦参碱水剂,市购;对照药剂选择当地果农常规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市购。

1.3 试验设计与安排 供试药剂参考在猕猴桃上的登记用药量,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并设置常规对照和空白对照处理,具体设置(表2)。每10棵猕猴桃树设置为1个小区,每个浓度处理设置4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间设隔离行。

表2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2022年5月25日,猕猴桃生育期为幼果期,记录当天天气。采用二次稀释法稀释药液至试验浓度,采用 Solo 417Li 电动背负式喷雾器,喷洒压力4.3 bar,喷液容量为20 L/小区,对每棵猕猴桃树的枝条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施药液,以叶片湿润液滴不下落为宜,全生育期喷药1次。试验小区除喷施试验药剂外,不再喷施任何药剂。

1.4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按照已经报道的调查方法[4],每小区随机调查5株树,每树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取样调查,每个方位取样调查4个果实,每树调查20个果实,每小区共调查100个果实,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7 d调查残虫数。并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 (DMRT)进行统计分析和显著性测定。其中: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量-处理后虫量)/处理前虫量]×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猕猴桃小薪甲的防治效果(表3、4)。

表3 1%苦皮藤素水乳剂防治猕猴桃小薪甲试验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1%苦皮藤素水乳剂对猕猴桃小薪甲有较好防治效果。在用药3 d后,1%苦皮藤素水乳剂5 000~4 000倍液用量与常规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 000倍液用量防效相当。1%苦皮藤素水乳剂3 000倍液用量防效显著高于常规对照药剂常规用药量,达到96.79%。在用药7 d后,1%苦皮藤素水乳剂在5 000~3 000倍液用量防治效果均高于常规对照药剂常规用药量,防治效果与用药量正相关。与常规药剂相比,1%苦皮藤素水乳剂的持效性更好。

从表4可以看出:0.5%苦参碱水剂对猕猴桃小薪甲有较好防治效果。在用药3 d后0.5%苦参碱水剂3 000倍液用药量与常规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 000倍液用量防效相当。0.5%苦参碱水剂2 000~1 000倍液用药量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常规用药量。在用药7 d后,0.5%苦参碱水剂3 000倍液用药量与常规对照药剂防效相当,0.5%苦参碱水剂2 000~1 000倍液用药量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常规用药量。与常规药剂相比,0.5%苦参碱水剂的持效性更好。

在试验过程中,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没有对猕猴桃产生不良影响,没有发生药害,没有对猕猴桃园里的其他生物造成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猕猴桃小薪甲作为猕猴桃种植中发生的重要害虫之一,因其发生具有隐蔽性的特点,防治该类害虫难度较大,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的主要方法。在以往的报道中,猕猴桃小薪甲的防治用药主要有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和48%毒死蜱[4],甲氰菊酯[6]等。这些药剂的使用,对防治猕猴桃小薪甲十分有效,但是有可能对猕猴桃质量安全造成风险,对猕猴桃园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非靶标生物产生威胁。陕西猕猴桃的适生区在秦岭南北麓地区,是我国顶级的生态区,因此在该地区使用化学防治手段,除了要考虑防效以外,对环境的影响,对非靶标的安全也需要考虑。因此在该地区有针对性开展猕猴桃小薪甲的生物药剂防治研究,提出相应防控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研究中,选择相对安全的植物源杀虫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水乳剂和0.5%苦参碱水剂对猕猴桃小薪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际生产中,猕猴桃幼果期,推荐1%苦皮藤素水乳剂按5 000~3 000倍液使用,与常用化学农药防治效果相当,且具有持效期更长的优点;0.5%苦参碱水剂按3 000~1 000倍液使用,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常用化学农药。两种植物源杀虫剂都具有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的特点,符合绿色防控技术理念,对提升猕猴桃质量安全具有促进作用。在今后的防控中,可优先选用这两种植物源杀虫剂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制定出符合猕猴桃小薪甲发生特点的防控策略,为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用药量苦参碱乳剂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维药苦豆子中苦参碱的提取
张渠集中处理站破乳剂筛选与评价
破乳剂对化学驱采出液的作用规律
重质高酸原油高效破乳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