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3-05-17 06:52何红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12期
关键词:小兔狐狸想象力

何红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语文课程指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将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运用在写作中。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符合其心理发展需求。基于想象的写作教学是一种创新,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然而,当前想象写作教学的进展并不顺利,存在学生对写作教学不感兴趣、教师对学生想象力不重视、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学生想象力不丰富等问题。本文旨在解决小学生写想象作文难的问题,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不断积累,丰富想象力

想象作文教学开展的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大部分小学生的所闻所见有限,要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实属不易。因此,对于想象作文教学,教学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要提高想象作文的质量,教师要先解决学生想象力受限这一问题,引导他们积累想象素材,让小学生多观察身边的景象,并将所见所闻铭记于心,只有多见、多想,才能在写作时有更多的素材,才会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例如,教学“奇妙的想象”时,教师便可采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先告诉学生,下次课程的写作主题就是想象,范围不限。学生可以现在就开始思考自己要写的内容,并积极搜集相关素材。搜集素材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自己观察,也可以借助大人的力量。对于难以确定写作主题的学生,教师可给予适当引导。例如,让小学生写路旁的一棵小树,教师可建议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观察并记录路边小树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鼓励他们记录观察到的细节和联想到的内容。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是否有特殊之处。如发现小树上突然飞来一只小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小鸟与小树之间的对话,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想到的对话记录下来,作为想象作文的素材。对于不善于想象的学生,教师可逐步引导;对于想象比较丰富的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鼓励,同时引导其通往正确的创作道路。教师还需教导学生,观察不仅要抓住事物特点,还要注意顺序,明白事物起始与结尾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时将想象的内容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使写作更具逻辑性,合情合理。

二、训练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思维的活跃性是培养小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避免其将思维局限在教学内容上,从而阻碍了想象作文教学的进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到抽象的发展阶段,对他们进行思维锻炼,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学“这样想象真有趣”时,便可通过这一主题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可提供一段写作素材,让学生阅读后发表感想。如《小兔救公鸡》的故事:“小兔和公鸡在河边玩耍,公鸡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拼命喊救命,被馋嘴的狐狸听到了,假装要救公鸡,但是狐狸的阴谋被小兔识破。最后,小兔用木头和绳子救了公鸡,狐狸的诡计没有得逞。”小学生在阅读完这则小故事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思考:狐狸为什么想救公鸡?小兔是如何一眼识破狐狸的诡计的?教师的连续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回答问题。当学生思考狐狸为什么要救公鸡时,教师可适当提醒,狐狸以什么为食,是否存有善意?针对故事中的小兔,教师可引导小学生思考小兔的聪明才智,并鼓励他们设身处地,想象如果是自己,是否能够识破狐狸的诡计及会如何解救公鸡。最后,教师可以提出疑问:假设公鸡没有听小兔的建议,而是轻信狐狸,被狐狸救上岸,会有什么结果?这样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此外,教师还可借助其他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开展头脑风暴等,让他们接触更多知识,并对这些陌生的知识进行思考。当小学生的思考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时,其想象作文的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三、提供“舞台”,展示想象力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书面表达难度并不大,但是表达的内容缺乏个性化。教师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的舞台,让他们站在讲台上用语言展示自己思考和想象的内容。这样不仅锻炼了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小学生的表现欲,对提高想象能力有积极作用。

例如,教学“运用联想和想象”时,教师可将讲台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将自己的想象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学生表达完毕,教师现场点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一课的内容是对龟兔赛跑的结局进行想象:兔子和乌龟赛跑。第一次,兔子输了,不服气,提出第二次比赛,但结果仍是一样,兔子再次败北。兔子的速度远胜于乌龟,可为什么兔子会连输两次呢?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经过深思熟虑后,将讲台交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发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表达得越多,思路就越清晰。部分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想法,教师也应当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以此激发积极性较差的学生,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当学生表达结束,教师可趁热打铁,让他们尽快完成本次写作。同时,教师要认真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指出其优势和不足,以便学生积极改进。此外,教师还应了解学生对这种课堂氛围的喜好程度,假如学生接受度高,且写作质量也有所提升,那么教师可根据课程安排,更多地采取提供舞台展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尽情表达,进而提高想象作文教学的质量。

四、情境教学,引导想象力

小學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很多事物并不能具体想象出来,甚至完全无法想象。因此,让他们写出优秀的想象作文具有一定挑战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并将想法表达出来。相较于凭空想象,情境教学法有章可循,让学生在发挥想象力时紧扣主题,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想象作文。

例如,教学“我的奇思妙想”时,教师便可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情境发挥想象力,撰写出一篇篇优质的想象作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同学们都曾有过哪些奇思妙想?同学们想将这些奇思妙想变成现实吗?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最渴望变成现实的事情表达出来,并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想象作文。如学生想将自己的鞋变成会飞的鞋,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会飞的鞋的特色以及主要用途,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陈述完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述,再次描绘相关情境,使其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接着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想象,并鼓励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作为接下来的写作素材。无论是真实的情境创设,还是通过描述呈现在脑海中的情镜,都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最终创作出一篇优质的想象作文。通过以情境展现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想象写作,不仅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其思维活跃度,还能帮助他们克服对想象作文的恐惧,对提高想象作文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五、多样评改,激发想象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积极的鼓励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在评价和修改小学生作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反馈,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作文水平。所谓多样评改,是指每次学生完成写作时,评改方式不局限于教师自己,可让学生自行评改,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分,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修改,实现自我提升。此外,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分,对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找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

例如,教学“插上科学的翅膀”时,教师便可采用多样评改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写作本次想象作文。完成后,教师要求他们自行修改并撰写评语。在修改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找出自己写得最好的一部分,并明确说明为何认为这一部分写得最好;再找出寫作不足的部分,说明存在不足的原因;最后通篇点评,判断想象是否合理、是否大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如何批改自己的作文并通过批改发现自己的不足,会在之后的写作中加以改进。当学生完成自我修改后,教师要求他们进行总结。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之间互相修改,由于学生之间的思想及想象存在较大的差异,让他们互相评价和修改作文,对其想象力的发挥有促进作用。学生之间在互相修改作文时,教师也需要提供引导,让学生发现他人写作的优势,以便借鉴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对于不足之处,学生需要明确说明问题所在,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种互相修改作文的方式,是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行为,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大有裨益。教师也可尝试根据这一主题撰写一篇想象作文,并将之交由学生批改。学生可大胆对教师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更加自信。多样化的评改方式对学生提高想象写作能力具有显著效果,这一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还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想象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小学生想象力有限、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困境。为改变这一现象,要不断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在想象作文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写作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在想象时才能有更多想法闪现。同时,教师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保持思维活跃,从而在写作时思路如泉涌。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时有据可依。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这样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信心,还能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提高想象作文的质量有积极意义。总之,在小学想象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破解教学难题,使想象作文教学更生动、更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小兔狐狸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狐狸和猫
狐狸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狐狸便当
狐狸探长抓小偷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