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作用

2023-05-13 13:05刘建军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作用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在两大逻辑的互动中生成,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为伟大建党精神注入丰富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百年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精神之源,是党应对重大风险考验的精神保障;对党的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为红色传统的形成和传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坚定先驱;形成;作用

[作者简介]刘建军,河北省委党校党史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北革命精神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中国现代史研究会理事,河北石家庄 050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创新工程科研项目《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作用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2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11-0047-03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主体,也肯定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作用,为我们深化伟大建党精神研究提供了遵循和方向。但纵观既往研究,聚焦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与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缺少联系先驱们与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实证研究、学理探究和理论展开,研究仍有较大探讨空间。如,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条件和动力是什么?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是怎样形成的?换言之,先驱们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作出了哪些贡献?此外,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显然,把握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考察。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形成

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是不忘初心的使命傳承,也是接续前行的历史必然。从历史方位看,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历史意义重大。

(一)伟大建党精神在两大逻辑的互动中生成

一个是觉醒-主义-政党-道路的内在逻辑。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觉醒中确立初心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源头活水。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醒觉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①先驱们认定“改造中国要走马克思指明的理论道路”②,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改造,是先驱们建党的精神支柱。先驱者开始找到一条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将民族复兴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升华为“初心和使命”的理性精神。先驱们大力宣传并积极促进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与政治特质的伟大建党精神基本形成。先驱们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进行初步探索,丰富了伟大建党精神。

另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人格化逻辑。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理论发展和道德养成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激励,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中国古代“大同”的文化传统奠定了他们接受共产主义并为之奋斗终身的情感基础、道义追求和价值取向;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塑造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陶冶了他们深沉的爱国主义教育;“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塑造了他们与时俱进、担当、奋斗的实践品格。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实际,找到了实现“大同”的途径。此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着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格就是自我的发展和自我的实现。其构成需要三种力量: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先驱们不懈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有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是救中华于水火的革命先驱,也是光明磊落、高山仰止的有道德的人,人格自足千古。他们严以修身,批判地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优良方面,而抛弃了那些为剥削阶级利用的狭隘、欺骗、残酷、软弱的东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恰恰把中国历来尊重的忠孝节义信廉仁勇的好的方面,发扬到空前未有的地步,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他们的人格精神是伟大的、崇高的、审美的和永恒的。正如林伯渠所说:旧的学问和革命学问相结合,和最新的学问——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蔚然发出奇光。

(二)先驱们为伟大建党精神注入丰富内涵

“我们党在精神方面是足以使中国所有的资产阶级集团艳羡的。”③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先驱们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中共同铸就的,他们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载体。他们以自己的矢志奋斗为伟大建党精神注入了丰富内涵。(1)先驱们的革命信仰塑造伟大建党精神。先驱们在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开始形成探索真理、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的精神品格。李大钊说,“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强权和威力,终竟战不胜真理”。④毛泽东也指出“宗教可无,信仰不可少”,要改造社会,“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并且为实现这种主义而奋斗。⑤瞿秋白致力于“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⑥,为真理而斗争。被捕后,面对敌人6天内9次劝降,他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我情愿做一个不识时务笨拙的人,不愿作个出卖灵魂的识时务者!”⑦先驱们为救国救民追求真理和笃行真理,以行动证明其理想信念是无比坚定的,首先为伟大建党精神形成注入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因子。(2)先驱们的初心使命奠基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永远革命的强大驱动力。1920年11月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就明确提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活、复兴和人民大众的幸福,先驱们不懈奋斗和努力,在革命实践中主动践行建党初心,担当起传播马克思主义,担当起创建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推进大革命历史重任。正如1925年12月,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道:“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⑨先驱们以自己的践行和担当奠定和彰显了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主题。(3)先驱们的斗争风骨铸就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投身的事业、面对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而极为残忍,这就注定了这个党前行的道路上荆棘遍布,少不了流血牺牲,但是“我们的团体是全被压迫的民族的先驱,我们的革命是为全人类的,所以我们的牺牲是值得的。”⑩“在这每次与帝国主义及军阀肉搏的争斗中,我们的党总是站在战争的最前线,曾牺牲了不少最忠实最勇敢的同志”?,但是“仍旧继续着斗争,表现不可摧折的伟大力量”?。李大钊生前曾经说过,“自由的花是经过革命的血染,才能发生的”?,“流血的事,非所必要,然亦非所敢辞,要知道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真正做到了“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从容选择了为他认定的主义和事业而慷慨就义。先驱们敢于斗争,勇于献身,以大无畏奋斗精神体现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刚正风骨和崇高品质。(4)先驱们的忠诚为民彰显伟大建党精神。先驱们把“推进社会改革事业,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建党目的,秉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方向和人民立场,以身许党,树立起“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博大情怀和政治品格。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作用

精神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着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言与行,发挥独特而重大的作用。恩格斯就此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少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1926年12月13日,《中央通告第四十三号——迅速搜集编辑“二七”以来党的烈士传略》中就强调说:“他们奋斗的精神,牺牲的勇气,是可以鼓励我们前进的勇气与决心,并可以使社会群众认识我党,增高我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李大钊也肯定了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指导和引导作用,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伟大建党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铸就的雄健的精神。它一经形成,就能产生长期影响,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延续性,能够给中国共产党人提供无穷的丰厚滋养,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在形成中和形成后始终发挥着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功能。(1)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精神之源,是党重要的成功密码。伟大建党精神赋予中国共产党“精气神”,是党应对重大风险考验的精神保障。在10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受了风风雨雨的风险考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胜利也有挫折,有经验也有教训。但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辉煌成就,正是凭借了伟大建黨精神这一精神法宝。(2)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形象是外在的,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多重面相,如小党与大党形象、革命形象与执政形象、人格化形象与组织化形象等,但决定这一外在形象的是内在的政党精神,即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以“精神生命”,进而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在形象。(3)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红色传统的形成和传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源头和不断传承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伟大建党精神承载和蕴涵着党领导人民革命奋斗的优良传统、崇高精神和宝贵经验,具有政治教育、先进文化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功能,通过“化人”,能够对经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力和影响力。

恩格斯曾经指出:“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伟大建党精神感受得到,能够作用于人们的情感和心灵,有着真实可信、说服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把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故事感染人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更具持久性、持续性和深入性的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在铸魂、育人、化人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它能够生动诠释何谓奋斗、奉献、忠诚、担当、创新等,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和影响。正如周恩来所指出的:“理愈明,信愈真,感愈切,革命的精神遂能愈久而愈坚。”?实践表明,共产党人身上那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理想信念,那种勇于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那种高尚的道德风范,曾经感染和传递给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和仁人志士,激励着他们从自身持久地产生前进的动力,不断奋斗奋进。

总之,实践证明,伟大建党精神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是党的精神命脉,是全党同志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力量、查找党性差距、校准前进方向的丰富源泉。它能够兼收并蓄和有机融合革命知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内容,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容易被主动接纳和真正理解,成为指导自身行动的标杆和规矩。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356.

②冯增荣,何培香编著.邓中夏年谱[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79.

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22:545.

④朱文通等编.李大钊全集(第2卷)[M].河北出版社,1999:660;朱文通等编.李大钊全集(第3卷)[M].河北出版社,1999:328.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2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91+498.

⑥刘小中,丁言模编著.瞿秋白年谱详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8.

⑦刘小中,丁言模编著.瞿秋白年谱详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60.

⑧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22:317.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43.

⑩朱文通等编.李大钊全集(第4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493.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22:533.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第11卷)[M].人民出版社,2022:207.

?朱文通等编.李大钊全集(第3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612.

?朱文通等编.李大钊全集(第4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65.

?马克思在恩格斯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2016:139.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22:533.

?朱文通等编.李大钊全集(第4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312.

?[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郭忠华,潘华凌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96.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22:290-291.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作用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唯物史观视域中“伟大建党精神”四重维度探析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