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

2023-05-13 13:05安娜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遵义会议时代价值

[摘要]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解决了党内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军事路线问题,党独立制定、实施了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精神和丰富遗产,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其历史贡献、挖掘其时代价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遵义会议;历史贡献;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安娜,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文献编研处)副处长,广东广州 510623。

[中图分类号] D2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11-0043-04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党内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军事路线问题,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独立制定和实施了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更为重要的是,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中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并作出“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的重要指示,为研究遵义会议、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会议,遵义会议的价值影响早已跨越时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熠熠生辉。总结其历史贡献、挖掘其时代价值,有助于“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①,从而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历史智慧。

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解决了当时最为迫切的军事路线问题,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成功。相对缓和的军情和较为安全的环境,为红军召开一次纠正错误领导、摆脱困境的会议提供了客观条件。再加上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的激烈争论和前期铺垫,遵义会议的召开具备了历史条件。

会议开始后,博古在“主报告”中对军事路线作出检讨,但他主要强调客观原因,为错误作辩护和解释。周恩来在“副报告”中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与其他会议不同的是,张闻天作了“反报告”,并且直击“左”倾冒险主义的要害。随后,毛泽东作重要发言,强调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驳斥了以敌强我弱的理由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作辩护的观点,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及其表现,并就具体的战术问题和军事指挥问题作出深刻论述。王稼祥、朱德、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陈云、彭德怀等纷纷发言,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经过激烈争论,会议最终统一了思想,委托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开门见山、态度鲜明地指出,“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XX同志的报告基本上是不正确的”(据文献后的注释,XX指的是博古),并在文中多次表示“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XX同志在这方面应负主要的责任”“这一错误如果堅持下去,发展下去,则必然走到整个政治路线的错误”。②决议主要从十四个方面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路线中的错误进行深刻剖析,通过摆事实的方式指出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同我们红军取得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完全相反的”,剖析了单纯防御路线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定“我们的战略路线,当然是决战防御”“战略上采取包围与分进合击的方针”。至此,正确的决战防御军事路线得以确立。陈云在《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中,同样客观实际地“检阅反对敌人五次‘围剿中与西征中的错误”,将第五次反“围剿”到遵义期间分四个时期,用大篇幅逐一说明“为什么说军事指挥上基本是错误的”。③

“遵义会议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回顾会议过程,无论是对五次反“围剿”的客观总结、对单纯防御路线的批驳,还是对正确军事策略的制定,亦或是对犯错误领导同志的批评,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原则。会议结束一个多月后,红军就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军事胜利——娄山关大捷,并且在二渡赤水的其他战役以及三渡、四渡赤水中继续声东击西、虚实相生,从跳出包围圈到带着敌人绕圈子,创造了运动战的经典范例。可以说,这些均是遵义会议调整军事路线决定的坚定践行,也是决战防御军事路线正确性的鲜活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从遵义会议的宝贵遗产中汲取历史智慧,坚持用实事求是的原则,起草并通过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在重大关头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和行动,对于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和推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事求是贯穿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以调查研究为重要方法、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离不开实事求是这一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石。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独立制定、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1933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临时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对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十分迷信”,抛弃了前四次反“围剿”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积极防御方针,完全照搬苏联红军正规战的做法,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主力红军损失严重,中央革命根据地也受到极大破坏,红军被迫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鲜明对比,已经证明了“教条主义者说苏联一切都对,不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巨大危害。然而在长征初期,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掌握红军领导权的李德、博古仍一意孤行,不肯改变北上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不切实际的战略方针,党的事业危在旦夕。

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期间,由于同共产国际联系的电台已在过湘江时被敌机炸毁,会议对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的批判和纠正,以及对党中央领导机构的改组,均是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这只是党独立自主地召开遵义会议的外因。推动这次会议顺利召开的内因,是党内高层干部和红军指战员从一次次失利中逐渐认识到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危害,坚定了要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要走自己的路的决心。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在充分考虑当前革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面临的军事问题、组织问题和部分政治路线问题一次有益尝试,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生动实践。

会议后的数次战役,红军上下士气高涨,“一反以前的行军方式,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⑤。对此,彭德怀回忆道:“我对这段穿插、渡江是敬佩和高兴的”;⑥成仿吾回忆道:“我军指战员一个个兴高采烈,遵义市人民莫不喜气洋洋”;⑦张爱萍回忆道:“遵义会议后由于军事行动方向明确,政治工作加强,全军士气高涨,斗志奋发,充满了‘不怕打,不怕走,不怕饿,不怕累的战斗精神”。⑧这与“左”倾军事路线时期的士气低沉再次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印证了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也充分说明了唯有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采取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策略和行动,才能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对于这段历史,1963年9月,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形象地比喻道,“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是一条真理……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并指出“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从遵义会议的宝贵遗产中汲取历史智慧,坚持将走自己的路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无论是在建设时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数百年才完成工业化道路,无不印证了“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再次明确了独立自主的重要意义。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和开辟出来的。

三、认识到领导集体和核心的重要性,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是我们党建设成熟中央领导集体的开端

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接连失利,使得红军指战员和广大战士逐渐意识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执行了错误路线的结果。据红5军团政委李卓然回忆,由于“左”倾错误在党内、军内占统治地位,尽管指战员们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但我军仍连连失利,将士们怨声载道。?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红军队伍中怀疑、不满的情绪达到顶峰,形成了“仗不能再这样打下去”的共识,要求更换领导的诉求愈发强烈。在遵义会议前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上,李德、博古的决议均遭到了集体抵制。尤其是1934年12月31日下午到次年1月1日凌晨召开的猴场会议,否决了李德、博古“北上黔东、再入湘西”的计划,决定听取毛泽东“强渡乌江、直取遵义”的意见。同时,会议决定军委再做出新的作战部署时,必须在20人的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才能执行。至此,“最高三人团”对红军的指挥权被取代。

遵義会议上,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得到了王稼祥、朱德等同志的一致支持。会议最终决定,“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3月中旬,中央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作为“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这表明“新的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全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也标志着“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汇报中明确提出,“第二阶段西征取得的第四个胜利,就是在遵义举行了扩大的政治局会议……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一汇报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可见,遵义会议后,毛泽东虽然不是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在党和红军的决策中实际上处于领导地位。1945年,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1981年,第二个历史决议进一步指出,“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2021年,第三个历史决议更是明确,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次会议之前,党对中国的现实国情和革命规律也没有深刻的认知,加上过于依赖共产国际的帮助,没有形成坚强成熟的领导集体。邓小平曾经讲过:“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可见,党在革命早期经历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和确立党的领导集体和核心。

确立领导集体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和强大的显著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列宁更是一针见血地强调,“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能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从遵义会议的宝贵遗产中汲取历史智慧,在事实上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基础上,在中共七大上正式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实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十三届四中和五中全会后,中央完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替,确保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稳定性、连续性,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第三个历史决议更是明确指出,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核心强则党的领导强。唯有形成成熟稳定、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和核心,才能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创造新的历史。

遵义会议距今已有89周年,它不仅“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基础”,而且其过程和精神一直影响着历史的发展。以史鉴今,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成功秘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从遵义会议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结合时代要求发展遵义会议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今天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重要价值。

[注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外文出版社,2022:8.

②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遵义会议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28,34-44,123-136.

③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遵义会议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4-44.

④⑩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4-18.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123.

⑥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5-198.

⑦成仿吾.长征回忆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4-58.

⑧伟大的长征[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8:51-59.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67)(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5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会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

?遵义会议的光芒——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24-27.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遵义会议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3-13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红军长征纪实丛书(红一方面军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37.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問题的决议》[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10:21,58-59.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11-17(01).

?习近平.在二〇二一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02-11(01).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遵义会议时代价值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
体坛硕彦 留德先驱: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