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微水发电”诞生了

2022-06-10 10:49
华声文萃 2022年11期
关键词:微水中科院水流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陈跃钢是个标准的理工男,旁人欣赏世界之美,他只关心如何用科技改善世界。也由此十年如一日,他带领着技术团队将一个突发奇想转化成改善能耗、助力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微水发电”,为新能源家族再添一员。

2004年,陈跃钢去新疆旅游,让他眼前一亮的不是天山山脉,不是奔驰骏马,也不是辽阔草原,而是途中经过的大片农田。“新疆地域辽阔,农田的面积也比浙江要大。当时我看到农田里都铺设了滴灌技术,管道当中的水流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水的流动会产生能量,那么水管中水的流动是否能转化为可用的电能呢?”陈跃钢说。

答案是肯定的,正是这样的奇思妙想加不懈努力,才有了“微水发电”的诞生。

由新疆农田引发的思考在陈跃钢脑海中不断生根发芽。2004年,他集合了中科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河海大学等研究机构的顶尖科技人员,开始了不断的摸索与尝试。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又一次实验中记录下来的进步鼓励着这一群砥砺奋进的研究者。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通过上万次实验、不计其数的失败、一个个技术壁垒被攻克之后,2014年,“微水发电”诞生了。

此时距离创意诞生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陈跃钢这样回忆当时的心情:“十年来,我们团队中比我辛苦的人大有人在,我很感谢他们的付出。但我从没害怕过自己会辜负他们的努力,因为我对团队的技术能力有信心,我只是想让‘微水发电这项技术早日面世,能够真正助力节能环保。”

那到底什么是“微水发电”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水管中的0.5~3kg/cm2水壓下水流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它的原理是通过核心专利技术,将管道水流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势能高效转变为电能。储电过程中还能将高频次、瞬时发电的发电量(多余电量)进行高效储存。

改善能耗、节能环保已经是大众所需。“微水发电”技术的出现为新能源家族再添一员的同时,或许也为解决上述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摘自《浙商》)

猜你喜欢
微水中科院水流
哪股水流喷得更远
能俘获光的水流
关于LW8-35型SF6断路器微水超标的研究
我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降温过程中微水对变压器油介电性能的影响
SF6微水变送器真空干燥装置的设计
绝缘油耐压——微水综合测试仪的研制与应用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