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女神”徐颖: 脚步从未停下

2022-06-10 03:19
华声文萃 2022年11期
关键词:女神北斗导师

4岁上小学、16岁上大学、26岁博士毕业、32岁成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北斗试验系统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导航总体部副总工程师、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员。徐颖的人生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开挂”般的存在。她每获一次荣誉,都在媒体上掀起一阵“北斗女神”热。

北斗:当时只道是寻常

北斗立项之初,我国在导航卫星领域的基础可谓一片空白。负责北斗一号工程的科学家们,甚至只能用纸盒和牙签制作卫星模型。

1999年,徐颖刚满16岁就考上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读大学前,她一直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成绩虽不突出,但学得也不吃力。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小姑娘听说“21世纪一定是通信的世纪”,便一拍脑袋,选了通信专业。

迷迷糊糊入了行,懵懵懂懂遇北斗。

2004年,她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导师着手做北斗二号一期接收机的课题。由于之前有过类似的研究经验,徐颖便自然而然转入了北斗课题组。

那时的她未曾想到“北斗”二字会贯穿她的生命。“我读到过一篇散文,说改变你命运的那一天,在日记上总是沉闷而平凡的,‘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这就是我回顾那个人生选择时的感觉。”

当时只道是寻常。

24岁得遇北斗、26岁博士毕业、32岁成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时至今日,徐颖和北斗已经相伴近15年了。15年,是一个人的成熟周期,也是一个青年科研人员的黄金“疯长”期。作为彼此的“老朋友”,徐颖已经习惯了和北斗较劲死磕。

做工程与普通科研很不一样。让简单、纯粹的科学原理在充满局限又遍布荆棘的现实情境中发挥作用,是一个繁琐而令人疲惫的过程。问题到处有,坎坷那么多,“每一次都感觉过不去了”。

交互、发射、入轨、报文、组网……這些世人瞩目的闪耀时刻,对徐颖来说,更像在茫茫答卷中偶然遇到的句点,而非慷慨激昂的叹号。她很少为之激动,只是抬起头来看看工作任务的截止时间,然后专注于解决下一个问题。

徐颖主导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BD/GNSS)电离层监测接收机,填补了中国气象局电离层应急移动监测能力的空白。

科普:无心插柳柳成荫

“来自星星的灯塔”这一主题演讲,是徐颖走进大众视野的起点。谁也没想到,她是个讲故事的高手,简单几个起承转合,就吸引了听众的注意。

“雷电和恐怖片更配哦,那么雷电和什么不般配呢?不错,就是卫星发射。”然而“北斗第9颗卫星发射时也是一个电闪雷鸣的天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北斗研发中的艰难与挑战、北斗人的勇气与智慧,她娓娓道来。

但她最想讲的,还是为什么要用北斗、怎么用北斗。

在世界的卫星导航俱乐部里,北斗与几位同行——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欧盟伽利略系统一起,兼容、互操作。

平时看起来难分彼此,“但如果其他系统不能用了,北斗还在”。徐颖斩钉截铁地说,这才是他们为之呕心沥血的原因——为祖国打造一份高悬星空的安全感。

成名:也无风雨也无晴

徐颖坦言,她至今都不太适应“北斗女神”这个称呼,觉得太过drama(戏剧化),在学术圈里显得格格不入。

不论成名带来更多的是欣喜还是困扰,总体上,徐颖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

40岁到来的前一年,徐颖收获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在这个特殊的节点上,她对“青春”和“青年”的理解别有滋味。

“二三十岁的时候很清苦,但很快乐。因为年轻是一个不断得到的过程,你知道自己在走上坡路。”她说,“但到了40岁左右这个阶段,你会有焦虑,不知道未来的路是上坡还是下坡。”

但她想通了,“要像面对科学的未知那样面对人生的未知。人生就是一个起起伏伏的过程,高峰会来,低谷也会来。见天地、见众生之后,才能见自己,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漫漫长天,北斗高悬,为全世界指引着方向。从“而立”走向“不惑”的徐颖,也在科技的浩瀚星空里寻找着自己的归属,闪烁着自己独特的信号。

(摘自《中国科学报》)

猜你喜欢
女神北斗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北斗时钟盘
“女神”不易做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V eraW an g
导师榜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女神犯二的爆笑瞬间
女神犯二的爆笑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