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CI标准的门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2022-06-02 23:42包满珍任娟李媛夏玉婷邰安婷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安全管理护理

包满珍 任娟 李媛 夏玉婷 邰安婷

【摘要】  描述基于JCI标准对门诊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内容,其中包括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有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加强门诊患者危急值制度管理、药品安全管理、强化风险防控、降低患者跌倒和医疗相关感染风险等。重视门诊各个环节的监控,注重细节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  JCI标准;门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13--04

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CI)是世界公认的医疗评级机构。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医疗模式,可以体现医院的整体服务和管理水平 [1-2]。JCI提倡以“患者为中心”为核心的理念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完善其各项措施,进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JCI要求医院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合作,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JCI评审不仅可以体现医院的综合实力,也可以促进医院更加稳定、持续的发展[3-4]。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安徽省首家高分通过国际JCI认证的医院,目前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通过JCI认证的医疗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依据JCI标准,贯彻落实JCI国际患者安全的标准,强化门诊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现将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1  正确识别患者

1.1  患者身份信息建立

(1)一般门诊患者:患者可在各楼层多功能自助机凭患者身份证自助办理就诊卡。

(2)新生儿:如尚未取名,则以“母亲姓名之子/之女”作为新生儿姓名,并进行患者身份信息的建立,如新生儿已取姓名,则使用“姓名+出生年月日”进行身份信息建立。

(3) 急诊无意识或精神状态异常且无家属陪伴,无法确认身份的患者:由接诊人员共同确定为“无名氏”,并报告医务部(非工作时间报总值班)备案,以“无名氏+两位数字(数字当天不重复,每天零点起重新编号)”作为患者姓名,且入院日期作为患者出生日期。

1.2  患者身份识别方式

以“患者姓名和出生日期”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依据,必要时对门诊卡的信息进行核对。

1.3  腕带管理

对于接受门诊手术或其他需进行深度麻醉(无痛胃镜等)的患者,由接诊护士核对记录有患者姓名、出生日期与门诊病历,在医疗行为开始前给患者佩戴腕带。

1.4  核对身份

身份核对分为五个步骤,具体为“反问-回应-核对-确定-操作”,即采用开放式的方法向患者进行提问,并反问患者姓名和出生日期,让患者主动回答,最后确认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2 重视患者评估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均配备血压监测仪、身高和体重检测仪,同时分诊台电脑均设置门诊护士评估系统,评估内容包括生命体征、身高、体重、身體质量指数、跌倒风险等,能够满足门诊患者初始评估与复诊患者再评估的需求。评估患者时护士需要及时保存患者的相关健康数据,患者的评估结果自动会记录在患者门诊病历中,为医生诊疗提供依据[5-6]。

3  门诊患者危急值管理

危急值是指患者的某些检验/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数值,出现危急值表明患者处于有生命危险的状态,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救治 [7]。医院相关科室(包括检验科、超声科、放射科、心电图室等)确立危急值范畴,制定“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

3.1  报告方对门诊患者出现危急值的处理流程

(1) 报告方科室工作人员需要复查患者的危急值。

(2) 门诊时间,报告方应在发现危急值后(5分钟内)通知各诊区护士。非门诊时间,需要及时报告急诊区护士。报告方联系各诊区时,需告知对方,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病历号或就诊卡号、患者检验项目的名称与结果。

(3) 报告方需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进行详细记录: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病历号或就诊卡号、检验结果(包括记录复查结果)、接收人姓名和工号等。

3.2  接收方对门诊患者出现危急值的处理流程

(1) 门诊时间:门诊各诊区护士接到门诊患者危急值通知后,做好《危急值接收登记本》详细记录,包括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病历号或就诊卡号、检验结果、报告人的姓名和工号等。接收方记录后,需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5分钟内)报告给专科医生。专科医生根据结果判断患者病情,如果患者病情紧急需立即处理,接诊医生应在10分钟内到达,给予患者相应医疗处置,并详细书写门诊病历,包括患者危急值的名称、结果、处理内容等。专科医生判断患者暂不需要立即处理,则由护士负责联系告知患者择期来院就诊。

(2) 非门诊时间:急诊区护士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应请急诊科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处理,若急诊科医生不能判断的,应请专科医生判断。经医生判断需要立即处理的患者,护士应在5分钟内查询患者联系方式,同时负责联系患者立即到急诊科就诊。接诊医生应在患者到院后10分钟内到达,及时检查患者状况并给予相应处置,并在病历上及时记录危急值的名称、结果、处理内容等。医生判断患者暂不需要立即处理,则由护士负责联系告知患者择期来院就诊。

(3)需要立即处理的危急值:若门(急)诊护士通过电话联系三次均联系不上患者,门诊护士应报告门诊办公室,由办公室工作人员联系患者;非门诊时间应报告行政总值班,由行政总值班联系患者,告知立即来院就诊。

4  降低患者因跌倒受到伤害的风险

4.1  跌倒评估

由预检护士使用“门、急诊患者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该量表内容简洁且高效,可以快速识别跌倒高危患者。

4.2  跌倒高危患者范畴

符合头晕、眩晕、使用轮椅、平车、拐杖、助行器或扶墙走、步态不稳、儿童、老人、24小时使用药物如镇静安眠、降压药、麻醉止痛剂中任何一项的患者,均属于跌倒高危患者。

4.3  跌倒高危患者的防范措施

在患者左肩部标识“小心跌倒”标志;向患者发放防跌倒宣教单;保障患者周围环境与着装安全;合理使用轮椅等转运工具;危重患者应由医护人员协助就诊。每个公厕均设有报警装置,患者如厕时发生跌倒,患者可以拉响警铃通知医护人员立刻施救。

5  降低医疗相关感染风险

根据JCI的标准实施预防感染措施,各科室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学习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护士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降低护士医院感染风险。

5.1  完善手卫生设施

门诊分诊台、诊室桌面、所有治疗车均配备快速手消毒液,门诊公共区域定点放置快速手消毒液,并在旁边粘贴“七步洗手法”示意图。各诊区内走廊、公共厕所水池旁均放置洗手液。

5.2  手卫生督查

科室每月自查手卫生设施,抽查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准确性;每月对手卫生进行统计分析、反馈、持续改进。

5.3  医疗废物处理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和锐器,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分类,做好分类标识,监督回收流程,科室人员严格记录与回收人员交接登记本。

5.4  环境物表消毒

院感办统一规定消毒剂开启后有效期、各设备/区域清洁消毒用具分类、消毒剂浓度及消毒频次。科室培训保洁人员按规范做好环境物品的消毒清洁、登记,定时核查

6  保障药品的安全性

6.1  高警训药品目录

高警训药品包括高危药品和相似药品。高危药品是指容易出现错误和发生医疗警训事件频率较高的药品,例如高浓度电解质、胰岛素、肝素或化疗药物。相似药品是指名称、包装和标签或临床使用相似和/或发音相似的药品。药剂科统一发布《高警训药品目录》,挂内网消息供全院查询。

6.2  高警训药品储存和警示标识

(1) 高危药品应按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置专柜或专区存放,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存放处对应放置高危药品警示标签(红底白字,左上角加警示标识),见图1。

(2) 相似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存放,避免同排放置,并放置警示标签(黄底黑字,左上角加警示标识),见图2。

(3) 医嘱系统、审核系统、药房发药系统等 HIS 系统中的高警讯药品均有警示符号,并在药品使用标签、配药清单等打印时显示。具体包括:① 高危药品警示符号 ▲,见图3。② 相似药品警示符号:听似 β ,看似 ⊙,多规 ☆,见图4。

6.3  高浓度电解质管理

医院使用的高浓度电解质有10%氯化钾(10%KCl)、10%氯化钠(10%NaCl)、25%硫酸镁(25%MgSO4),除麻醉科可备用 10%KCl、10%NaCl、25%MgSO4,产科、产房可备用25%MgSO4外,其他各临床科室不得储备高浓度电解质。此外,药房不得发放未经稀释的高浓度电解质,不允许将10%KCl注射液进行口服或鼻饲给药。

6.4  抢救药管理

门诊每层楼固定诊区配备抢救车,抢救车内需要放置固定数量的药品并标签醒目,所有药品需按照存储标准进行存放。抢救车外需要粘贴药品、物品目录一览表,实行一次性密码锁进行管理,交班护士需要进行密码锁完整性交接并登记在抢救车配置检查记录表上,护士长每周检查抢救车表单与密码锁,确保抢救药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科室每月自行检查抢救车内药品数量、质量,并做好登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护士长处理。

6.5  备用药管理

备用药的品种和数量是根据各诊区门诊患者疾病特点所确定,经过医务部、护理部、药剂科三方审批同意后配备,科室不得自行改动。备用药需要使用统一的药品标签,且标识清楚,定位放置,定量储存,专人负责保管;门诊单元的备用药品与抢救车放在同一位置。药品使用按“领新用旧”原则。备用药进行交接时,护士需检查药品的质量、数量,防止积压、变质、过期等,如发现问题药品需及时联系药房处理。

7  结语

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与患者安全的良好工具,其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8]。这项标准目标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9-10]。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医院引进JCI標准到评审通过,医院贯彻落实JCI标准,健全科室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优化细化流程管理,持续改进门诊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8  参考文献

[1] 张敏,姚玉红.JCI标准下护理质量改进与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16,14(21):2237-2239.

[2] 张玲,王忠,王蕾,先疆燕.国内外JCI评审体系对比与我国JCI认证现状[J].科技通报,2016,32(1):220-223,237.

[3] 唐晓雯, 顾建芳. JCI评审标准患者服务章节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 2018, 17(1):86-87.

[4] 林常红,郭彩治.JCI评审标准在保健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237-239.

[5] 谢少波.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106-107.

[6] 陶宝英,朱子英.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3):2149-2151.

[7] 王宁,孙继芹,李晓东,等.医学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现状分析与管理[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 2):263.

[8] 任国琴,陆志华,易利华.JCI指导下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4):7-10.

[9] 张绍蓉,缪春玉,曾琴,等 . 基于 JCI 标准的全员护士标准化 岗位培训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28(34):89-91.

[10] 程应.JCI评审标准在保健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 27(16):89-90.

[2022-01-11收稿]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安全管理护理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门诊癌痛和慢性疼痛患者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实践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观察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