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观察

2018-01-26 01:00蔡柳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六味地黄糖化

蔡柳青

【摘要】 目的 分析和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

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门诊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 观察组门诊患者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 对比两组门诊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门诊患者经治疗后, 平均空腹血糖为(6.31±0.79)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为(6.29±

0.86)mmol/L,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01±0.69)%, 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门诊患者经治疗后, 平均空腹血糖为(6.89±0.82)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为(7.10±0.94)mmol/L,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86±0.92)%, 治疗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2 h血糖、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过程中以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 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可考虑在临床中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2.067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目前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其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第三种非传染性疾病。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的主要症状为多尿、多饮、体重下降、乏力等[1]。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 以纠正代谢紊乱、消除临床症状、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等为目的, 因此门诊患者首先需要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出发, 同时结合药物治

疗[2-4]。针对临床上药物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及其效果, 本院此次重点观察对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的效果, 故选择了2015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进行观察和研究,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2月收治100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门诊患者当中,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6~70岁, 平均年龄为(52.8±5.7)岁, 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为(9.6±3.5)年;平均餐后2 h血糖为(21.9±4.2)mmol/L;观察组门诊患者当中, 男27例, 女23例, 年龄23~61岁, 平均年龄为(53.4±6.5)岁, 病程1~19年, 平均病程为(9.3±3.2)年;

平均餐后2 h血糖为(22.3±4.1)mmol/L。两组门诊患者均无心肝肾疾病, 无相关药物禁忌, 患者均意识清楚。两组门诊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对门诊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 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3370, 规格:

0.5 g×20片), 起初2片/d, 0.5 g/片;而后增加剂量0.5 g/周, 直至增加到2.0 g, 分次服用, 3次/d。

1. 2. 2 观察组 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①二甲双胍片方法服用方法同对照组;②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1021283, 规格:100粒×20 g), 服用方法:30粒(6 g)/次, 2次/d。

两组门诊患者治疗和观察时间均为2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两组门诊患者治疗期间,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变化。疗效判定标准:门诊患者尿糖、血糖数值降到正常水平, 且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为治疗显效;门诊患者尿糖、血糖数值有明显降低, 但未到正常水平,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为治疗有效;门诊患者尿糖、血糖数值变化不大, 且临床症状并无明显改善, 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门诊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比较 观察组门诊患者经治疗后, 平均空腹血糖为(6.31±0.79)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为(6.29±0.86)mmol/L,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01±0.69)%;对照组门诊患者经治疗后, 平均空腹血糖为(6.89±0.82)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为(7.10±0.94)mmol/L,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86±0.92)%。两组门诊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对比, 观察组门诊患者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门诊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依据门诊患者的血糖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 观察组门诊患者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 对照组门诊患者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9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0%(41/50)。观察组门诊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1, 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狀表现为乏力、多尿、多饮等, 虽然症状并不是非常严重, 但仍然会对门诊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门诊患者不就自身病情进行药物控制、不调整自身的生活方式, 则必然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就当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而言, 越来越多专家首推二甲双胍片[5-7]。二甲双胍片也是临床中治疗糖尿病的常规药物, 其在降糖方面效果非常显著, 并且能够有效控制体重变化。endprint

从中医学角度出发, 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 在以药物方式治疗 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 六味地黄丸因其主要的成分为牡丹皮、熟地黄、泽泻、山药、山茱萸及获菩等六种药材, 这六种药材能够达到聪耳明目、滋阴补肾等效果, 因此其控制糖尿病也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8]。

结合二甲双胍片与六味地黄丸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效果, 本院此次则主要观察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具体效果,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2月收治100例

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进行观察。通过对100例门诊患者分组实施两种方法治疗2个月后, 观察组门诊患者经治疗后, 平均空腹血糖为(6.31±0.79)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为(6.29±0.86)mmol/L,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01±0.69)%, 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门诊患者经治疗后, 平均空腹血糖为(6.89±0.82)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为(7.10±0.94)mmol/L,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86±0.92)%, 治疗总有效率为82.0%。两组门诊患者治疗结果对比,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上以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

2型糖尿病, 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因此可考虑在临床中应用此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惠琴, 范志勇, 周楠, 等.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及疗效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23):4545-4548.

[2] 冯蕾, 李兴波.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研究.药物评价研究, 2017, 40(8):1130-1133.

[3] 张英凡.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5):196-197.

[4] 汪秀清. 六味地黄丸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6):83.

[5] 皇甫玉梅.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療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 17(5):60-61.

[6] 张军.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6):64-65.

[7] 何珂, 朱丽华, 陆西宛.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中成药, 2016, 38(1):50-52.

[8] 徐艳文.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的临床观察. 中国药房, 2015, 26(15):2077-2079.

[收稿日期:2017-1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六味地黄糖化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六味地黄丸 不可随便用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3类人忌吃六味地黄丸
常吃煎蛋有危害
上海市某社区全科门诊患者结直肠癌筛查意愿及参与行为调查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房颤动关系初步探讨
六味地黄丸不是“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