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治疗社区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的临床观察*

2021-12-17 05:22韦燕梅朱月红孙兰君陈世杰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风寒支气管炎急性

吴 广,韦燕梅,朱月红,孙兰君,陈世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第五大道社康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0)

急性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同时伴或不伴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1]。既往临床常采用常规西药止咳、化痰,但整体疗效欠佳[2]。因此,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100例社区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研究,分析隔物灸治疗社区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某社区100例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50例。参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53.72±8.55)岁;病程12 d~48 d,平均(25.90±9.25)d。试验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53.50±8.12)岁;病程14 d~45 d,平均(25.77±8.64)d。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满足《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的诊断标准,且属风寒袭肺证。主症:咳嗽,痰白,痰清稀,恶寒,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次症:鼻塞,流清涕,咽痒,发热,无汗,肢体酸痛。诊断: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脉浮或浮紧。满足①,另加②~⑤中任意两项即可。

1.2.2 西医诊断标准

①发病急,常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②存在刺激性干咳,咯少量黏液性痰,且伴胸骨后不适;③部分患者咯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液,偶会咯出带血的痰液;④全身症状相对轻微,体温通常≥38 ℃;⑤双肺呼吸音较粗,偶尔可闻及散在的湿啰音,在咳嗽、咯痰后彻底或基本消失。

1.3 纳入标准

①满足急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且辨证分型属风寒袭肺证;②年龄在18岁~65岁之间者;③可遵医嘱服药,依从性较好,并可自愿接受综合隔物灸治疗者;④未合并细菌感染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类型呼吸道疾病者;②合并胸膜疾病者;③合并胃食管反流病者;④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⑤合并精神或意识障碍者;⑥无风寒袭肺证表现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⑦皮肤存在溃疡者;⑧对于隔物灸治疗有过敏反应者。

2 治疗方法

2.1 参照组

患者每次口服15 mL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史达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生产,120 mL/瓶],3次/d;另通过2 mL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 mg∶2 mL×5支)与3 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2次/d。所用雾化器为东莞市爱的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MCN-S600MD型压缩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操作均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每次雾化吸入结束后,清洗患者面部并漱口,避免药物被皮肤所吸收。

2.2 试验组

于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隔物灸治疗,即使用中山嘉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AJ-210型隔物灸仪进行治疗。取穴包括天突、大椎、肺俞(双)及膏肓(双),在治疗时指导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将提前配制好的药饼放于上述穴位上,保持治疗温度在45 ℃左右。对于年龄偏小或较瘦者要适当调低温度,对于肥胖者要适当调高温度,同时对于不同穴位也需调节不同的温度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将药饼取下,以施灸穴位出现明显的红晕为宜,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30 min,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3 d为1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咳嗽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5》,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24 h的咳嗽、咯痰等症状,对照0分~3分制积分表进行判断及记录,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频繁。②咳嗽严重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咳嗽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线性计分法,即作一刻度为0 cm~10 cm的直线,0刻度表示无症状,10刻度表示患者咳嗽最严重的程度,数值越大,表示咳嗽程度越重。

3.2 疗效标准

治疗1个疗程(3 d)后判定疗效。治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咳嗽积分降至0分;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咳嗽积分较治疗前减少6分~9分;有效:咳嗽症状有所减轻,治疗后咳嗽积分较治疗前减少2分~5分;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是加剧。治疗总有效率以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为准。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 %(47/50),参照组为78.00 %(3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咳嗽、咯痰积分均降低,而且试验组降低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3.4.3 两组咳嗽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咳嗽VAS评分均下降,而且试验组降低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咳嗽VAS评分比较分)

4 讨 论

急性支气管炎属于社区常见病,也是社区居民就诊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物理和化学性刺激等诱发的一种气管-支气管急性炎症反应,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病程通常会持续1周~3周,发病初期患者常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同时还伴有发热、头痛、畏寒以及全身酸痛等全身性反应[3~4]。既往临床常采用药物对症治疗,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相比于社区就诊患者的“好、快”心理期望值而言,单用西药治疗仍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加之西药治疗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有些患者无法坚持用药,导致疗效欠佳[5~6]。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中医学将急性支气管炎归属于“咳嗽”范畴。认为外感咳嗽以受六淫之邪,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其中外感风邪夹寒者较多,因风寒致肺气失宣,津液凝滞,病变主脏在肺,和肝、脾有关,久之伤及肾脏[7]。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率逐渐上升,且获得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一致认可。灸法属于中医学的重要组成,与汤药、针刺共同被称为中医三大疗法,因其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得到古今的广泛性使用[8]。既往临床常用的艾灸属于一种温热刺激原,有理气、驱寒、温经之功效。灸疗的温热作用可促使相应部位的毛细血管充分扩张,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有效成分快速地渗透至相应穴位中,然后顺着经络循行到患处,从而驱散内伏寒邪,促使肺气升降复常,发挥扶正固本的作用[9]。隔物灸仪是近年来中医学快速发展的产物,其不仅克服了艾灸的温度高以及时间难掌控等缺点,还具有艾灸、穴位刺激双重作用,其将艾绒作为皮肤敷料贴,采用陶瓷发热的原理,产生一种与艾叶燃烧极为相似的温热性刺激作用,继而达到与艾灸类似的效果,对患者症状改善具有促进性作用[10]。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 %,较参照组78.00 %高;治疗后,试验组咳嗽、咯痰积分及咳嗽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提示隔物灸治疗社区急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咳嗽严重程度,具有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风寒支气管炎急性
内蒙古冬季风寒温度分布特征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包炎1例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秋夜吟
大蒜水治风寒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