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饮食管理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8-14 13:30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依从性饮食

刘 芹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36

糖尿病在当今社会的年轻化和高发率已经让人们逐渐重视起来。糖尿病患者在我国的人数已经过亿,但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并发症,虽然患者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治疗期间依从率不高,且缺乏自我生活中的自我锻炼与约束,患者自身的控糖管理也并不到位,在饮食上缺乏依从性。故而,本实验选取糖尿病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设计方案完成分组,对515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糖尿病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门诊就诊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设计方案完成分组,对515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68例和247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49岁,最大不超过74岁,平均年龄为(55.8±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范围方面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患者或者家属在了解本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均自愿参与。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50人),护理人员通过电话随访、微信等方式对患者的日常用药依从性、饮食控制情况以及血糖控制结果进行了解,制定饮食计划,控制饮食,并按照医嘱提醒患者按时用药。

观察组则采用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简称家医团队)管理(265人),家医团队人员有医生、护士和防保人员,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更有效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首先,在社区饮食管理中,除了电话、微信随访外,增加了上门访视及门诊随访,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成效,并结合日常饮食习惯提出建议,调整饮食的规范性,加强个体一对一指导。其次,提醒患者按期进行血糖指标测量,共同协商饮食方案,通过社区医院-家庭联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疾病控制成果[1]。此外,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给予居家护理上的专业指导。在加强健康教育方面,要帮助患者理解饮食的重要性,特别是老年患者,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具有一定的饮食健康观念,有助于提升饮食依从性。

1.3评价标准方法

1.3.1本次实验对患者入组前和管理半年后均抽血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血糖控制水平对比分析。

1.3.2管理前及管理半年后通过问卷分别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进行调研。

1.4统计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针对血糖控制水平采用计量统计,在依从性上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整体血糖水平控制结果更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饮食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上,观察组患者分别为98.1%(260/265)和97.4%(258/265),优于对照组的93.2%(233/250)和92.0%(230/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糖尿病现在作为我国排名第一的慢性疾病,患者人数已经高达全球榜首,对其实行防治已经迫在眉睫。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医院压力也在逐渐增大,所以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关键重点就在于做好基层的防治管理工作,要能够通过基层医疗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来让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社区饮食管理的开展是基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综合情况制定针对性改善计划,从触发源头来控制病情,并对其日常生活进行引导性的计划指导,同时组织多种病友活动,舒缓患者情绪,使得医患关系更加紧密,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自觉进行血糖控制[2]。与此同时,通过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的指导,有利于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知识,包括医嘱用药重要性,饮食对血糖水平变化的影响,低糖低脂食物有哪些等。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走进社区,能够进一步建立医患之间的稳固关系,促使医生的工作更为主动,在访视、宣教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3]。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日常饮食规范更为重视,提升了疾病管理依从性。

综上所述,采用社区饮食管理方案,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的指导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结果控制良好,在健康饮食上也有更正确的认识,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依从性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何为清淡饮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健康饮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