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8-14 13:31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
关键词:玻璃体植入术乳化

刘 海

张家口市宣化区眼科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1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检查DR)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当前临床中对PDR合并白内障患者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但患者恢复较为缓慢,且术后具有眼部各种情况导致不能顺利完成PRP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的特点,对患者预后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临床中需要更为优质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1]。本次研究针对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0月54例DR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2.19±3.14)岁,共有术眼36只;对照组患者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2.27±3.06)岁,共有术眼18只。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白内障相关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眼部感染行疾病;虹膜病变。

本次研究在赫尔辛基宣言下,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均通过我院进行审批,并最终同意本次研究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常规消毒铺巾开睑,在角膜缘10点位透明角膜处用三角刀做1.8mm主切口,前房内注入适量粘弹剂使前房充盈,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核及皮质,15°侧切刀于2-3点位制作侧切口,超声乳化探头伸入前房,乳化并吸出晶体核,灌注/吸出探头清除残余皮质并抛光后囊膜,囊袋内注入适量黏弹剂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Intraocular Lens, IOL),灌注/吸出探头清除囊袋内残余黏弹剂,水封透明角膜切口,注入卡米可林缩瞳,眼膏涂眼,纱布及眼罩包扎术眼。

观察组患者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行局部麻醉后建立三通道,在角膜缘10点位透明角膜处用三角刀做1.8mm主切口,前房内注入适量粘弹剂使前房充盈,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核及皮质,15°侧切刀于2-3点位制作侧切口,超声乳化探头伸入前房,乳化并吸出晶体核,灌注/吸出探头清除残余皮质并抛光后囊膜 ,水封透明角膜切口,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玻璃体积血,剥膜后给予术眼电凝新生血管及广泛视网膜光凝,缝合切口。保留灌注后从角膜缘切口,植入人工晶体。拔除灌注,缝合切口,前房成形,术毕涂典必殊眼膏,纱布及眼罩包扎术眼。

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改善微循环与血糖控制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包括眼角膜水肿;玻璃体渗血以及眼压升高等。

视力改善情况对比。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对比,(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视力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对比,(P<0.05),见表2。

表2 视力恢复情况对比

3 讨 论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因素之一,通长发生于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中,大多数患者还同时合并白内障,发生晶状体浑浊。

相关研究指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进行治疗,可更好的在手术中提供视野,能彻底对周边玻璃体进行清除,同时术中周边视网膜充分光凝有利于术后患者视网膜病变控制,可提高患者视力恢复,避免二次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因此可更好的提高对患者疗效[3~4]。

在本此研究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同时患者视力恢复效果更佳,因此,我们认为,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5~6]。

综上所述,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PDR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玻璃体植入术乳化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