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新发现“再惊天下”

2021-04-06 03:51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祭祀坑中华文明青铜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提起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世人如是评价。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1986年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

6座祭祀坑出土文物500余件

2020年,时隔34年,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祭祀坑发掘。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办。据了解,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平方米至19平方米之间。目前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此次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位于1、2号“祭祀坑”旁。专家认为,目前这8个“祭祀坑”整体构成祭祀区,是古蜀王国专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

这之中,新发现的半张神秘黄金面具颇为引人注目。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介绍,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g,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超过500g,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而此次发现的这件黄金面具,则为古蜀文明中对于金器的崇拜,又增添了一大实证。同时,又带来了许多等待被揭开的秘密。

“出乎意料的是,此次还出土了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青铜器,比如有些青铜尊附着有奇异诡谲的龙或牛的造型。”雷雨说。

在3号“祭祀坑”,记者看到了坑内铺满百余根象牙和上百件青铜器。

就目前的阶段性成果而言,已经展示了三星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独特的技术、艺术和精神信仰。

“黑科技”与“豪华阵容”助力

如今的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里面数个通透的玻璃房子将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这个装满各类设备的考古“发掘舱”可以控制温度、湿度,让人惊叹不已。

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在古蜀国祭祀“圣地”开展“野外”考古,仿佛是在封闭的高科技实验室工作。在“考古舱”旁设有各种应急文物保护实验室和库房,各种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加入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在现场忙碌的,是一个包括文物保护技术、体质人类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学、冶金学、地质学、化学、材料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团队。

正是这样的齐心聚力,才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实物例证

1929年(也有专家认为是1927年或1931年),四川农民燕道诚干活时,一锄头下去,偶然发现了一坑玉石器,让“沉睡”数千年的三星堆遗址露出冰山一角,由此揭开了灿烂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文物之精美、風格之诡谲,超出了人们当时的认知范围。

“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是影响四川考古、中国考古甚至世界考古很重要的发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说。

“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和发展脉络、灿烂成就的实物例证。”相关专家表示。

大量珍贵文物的出土,只是考古工作的开始阶段。种种谜题的破解、文明传奇的讲述,需要踏踏实实地进行长时间的学术研究、分析。

这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考古发掘,每一天,都可能会迎来令人惊喜的新发现。(本稿综合新华社3.21讯、中新社3.21讯等)

猜你喜欢
祭祀坑中华文明青铜
我在三星堆发掘现场
生僻字里识青铜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穿越三星堆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青铜古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