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21-03-07 20:52冯改花李鸿凯
文化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冯改花 李鸿凯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新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环境的特殊性对共产党员的思想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当时对共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共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际环境看,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两大阵营之间的斗争使得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西方国家将和平演变作为一项长期推进的战略,企图运用各种国家资源和力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推行西方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和文化价值观。“资产阶级……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岀一个世界。”[1]在国家重大主权和利益面前,中国共产党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保家卫国,最终打败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挑衅。从国内形势看,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共产党员生活的环境由农村变为城市,角色也由革命者转向新中国各条战线的领导者。部分党员同志不能抵制各项诱惑,党内不良风气和思想倾向开始蔓延,严重动摇了广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八大的召开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国家在经济建设上的冒进势头,为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党内整风运动使广大党员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思想混乱。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共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以及在激励共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结合生产劳动开展教育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还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作经验相结合。通过鼓励共产党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生产活动,使他们自觉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在劳动中接受集体主义教育、增强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的情感,最终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定不移的方针。毛泽东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2]将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有助于改变以往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状况,从而使广大党员能够在劳动中体悟真理的力量,在学习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他还指出,要把学好政治知识、军事理论和加强生产搞好生产结合起来。“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3]因此,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生产实践,重视在生产劳动中对党员进行教育,坚定他们为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二)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党员数量迅速增长,如何在党员数量持续增长的状况下,依然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并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成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时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同志们能够保持坚定的党性和革命性,为了战争的最终胜利抛头颅洒热血,但革命胜利后,部分党员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第二,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地方党组织中,部分党员距离共产党员的标准相差较远,他们“有缺点,就是文化水平低,技术知识少,业务能力差,因而应付新的工作有困难”[4],仍然需要继续学习和提高。1951年4月,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成为共产党员的条件是不能降低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党的队伍,他提出了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八项条件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的奋斗目标和宗旨等方面向共产党员明确了具体规范,为党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提升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具体标准和目标要求。党组织要求不符合条件的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使他们在工作和斗争中继续深入锤炼,最终达到合格并且优秀的党员标准。

(三)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广大共产党员将内心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的爱国行为,并激发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使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到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然也是无私的国际主义者。我国自觉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的联系与沟通,声援和支持亚、非、拉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运动,从而为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毛泽东指出,“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而战”[5]。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主与和平战争的胜利,使无产阶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实现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对共产党员进行国情教育也是增强共产党员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共产党员只有了解国情,了解历史,才能加深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增强政治自觉性。因此,深刻理解国情和历史,有助于激发共产党员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满腔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坚定国家独立统一、民族繁荣富强和全人类解放的理想信念。

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理想信念教育要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和党员实际生活开展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决定了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夯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具体任务各不相同。对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工作展开。要主动引导共产党员关注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实践等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1953年下半年,党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总路线提出后需要广大群众学习宣传并深刻理解。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群体中思想觉悟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也是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理应发挥先锋作用。对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使他们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内容,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自觉将学习教育宣传活动和自身在各个业务部门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针对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依据党员的特点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展开,也要深入关注党员具体的生活实际状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切实帮助他们处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只有这样,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才能真正地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党员的成长和发展。

(二)初步建立党员思想分析和监察的制度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融合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些党内检查和监督组织机构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借以在新的激烈的阶级斗争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对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的斗争”[6]。中国共产党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共产党员的思想引领,通过教育使他们能够带领群众自觉投身国家的各项建设,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切实了解党员的思想实际,监督党员的行动是否符合八项标准,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了党员思想分析制度。该制度的运行,使党能够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发现共产党员不良的思想倾向,从而有效提升党员的自身修养。针对党内部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党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为了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通过一些必要的惩罚措施,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以此警醒其他人,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整风运动的开展使广大群众包括共产党员理清了思想,坚定了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听从党指挥的决心。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教育和深入学习,对于犯错的同志起到了极大的教育引导作用,最终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