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研究现状探析

2021-03-07 09:01郑进贵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发文机构文献

郑进贵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教学部 福建 漳州 363105)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人们从关注温饱转变为关注健康,健康生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近年来,体适能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了人们以疾病为中心的健康理念,大家的专注点转变为如何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在全民健康的背景下,我国学者对体适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体适能的研究也呈增长趋势。本文主要探析体适能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收集、分析、研究相关文献,总结我国体适能研究的热点和阶段,以期为未来体适能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人们的健康研究提供了方向。

1、体适能概念

体适能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美,普遍认为体适能是一组属性,从不同角度看,它代表不同的能力:(1)生活角度,体适能是人对现代生活的一种身体适应能力;(2)生理机能方面,体适能表现为工作能力、运动能力和抗病能力;(3)身体组成方面,体适能是指机能、体型和运动等的适应能力。总之,体适能其实是指“身体适应能力”。

我国学者将体适能定义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仍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享受美好生活,并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国外关于体适能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健康体适能。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本文所研究的相关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库,通过输入“体适能”关键词来对知网库内所有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和筛查,检索所有时间段的期刊、学术论文等所有相关文献,经过初步筛选,最终检索到810篇体适能研究相关的文献。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的词汇数、作者数等基础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所有文献之间的联系,探究体适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知识体系,以此作为体适能领域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3、体适能研究结果及分析

3.1、体适能研究年发文量和高频关键词

我国对体适能的研究最早始于1990年,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深入,我国学者对体适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体适能的研究文献量逐年呈上升趋势,2003年以后发文量骤增,这也表明我国对体适能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查阅筛选出来的810篇文献资料发现,体适能的研究高频关键词除了“体适能”之外,还包含“健康体适能、体能、运动、体育、体质、大学生”等高频词。

3.2、体适能研究的主要作者和机构分析

体适能领域的核心作者和团队及机构代表着该领域的研究中坚力量。将810篇体适能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的作者和所属机构的名称一一列出,并按照同一作者和机构的发文数量由多到少排列,发文数量较多的作者和机构代表着我国对体适能研究的现状,经过统计,最终获得以下数据,下面就根据数据展开分析。

(1)主要作者及团队分析。

在810篇体适能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发文量前三名的作者分别为陈海春、练志宁和谢佩娜,他们的研究方向分别为健康教育学、学校体育学和体育与健康教育,其余文献作者的研究方向也都在健康、体育方向。总的来看,作者关于体适能的发文量并不多,发文量第一的作者陈海春也仅有6篇发文量。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在体适能研究领域研究人员仍有待增加;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术业有专攻,研究体适能的作者大多来自于专业的体育院校,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从研究团队来看,我国体适能领域的作者大多是“单打独斗”,组件团队的作者很少,团队力量较弱,作者聚集性差,作者之间的交流过少,这也是影响我国体适能研究的一大重要因素。

(2)发文机构分析。

机构的发文量也是该机构在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的体现,同样也代表着该机构在某一领域中的影响力。在810篇体适能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发文量前五名的机构分别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技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其余机构发文量较少,但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一般都是体育院校,这也说明在体适能领域体育院校的研究较多,社会其他机构的研究较少,研究力度也较低,发文量低。同时,高产的发文机构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和人才集中的地区,机构之间也倾向于独立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学术交流也不多。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我国在体适能方面的研究实力还是相对较弱,要想实现体适能的深入研究,就应该从应该加强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开始,增加机构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实现资源互补,促进体适能研究的深入开展。

4、中国体适能研究阶段

体适能领域的研究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大学生和老年人身上,有关体适能研究的重点均在提高某一研究人群的体适能上,通过对在810篇体适能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发表年份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可初步将我国体适能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体适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不同,下面分阶段来具体分析。

4.1、第一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90年-2006年)

1990年开始,我国就有学者将研究目标转变为体适能方向,但相关的论文几乎没有,当时把体适能概括为体质和体能,对体适能的研究概念仍不清晰。1999年,我国关于体适能的第一篇文章发布,《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一文中提到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呼吁大家通过加强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2000年,熊教授发表了《浅析“体能”概念》,这篇文章的发表也表明我国体适能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并且越来越规范化;2003年,“全民健身测试标准”正式颁布实施;2004年国家成立了体质数据库,这也表示体质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1990年到2006年第一阶段主要是对体适能、健康体适能、大学生体质方面进行研究。该阶段的研究目的主要是研究学生的体适能以及在课堂上的应用,代表性研究有:杨敏,刘平清在《关于高校开设体适能课的思考》中明确提到要想在教学中开展体适能,必须从教师和学生入手,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结合增强体适能的要求,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张建华,殷恒婵,钱铭佳等在 《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中也同样指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发展体适能的重要意义,不仅提出了我国教育课程中体适能教育计划的核心概念和目标,还对体育课程发展体适能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魏晓光在《试析发展学生“体适能”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中分析了体适能发展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发展体适能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发展体适能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并建议学校在体育教学上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需要,并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以上的代表性研究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体育课程上发展体适能的应用和实践,但仅仅停留在理论水平,并未大范围使用和推广,缺乏实践性,且该阶段的研究方向局限于体育教育领域,并未涉及健康领域,这使得该阶段对体适能的研究过于局限。

4.2、第二阶段——逐步发展提升阶段(2007年-2013年)

2007-2013年第二阶段体适能的研究重点在体适能训练、体能训练、体适能健康等方面,同时设计老年人体适能的研究。相比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有关学校方面的体适能研究更加成熟,代表性研究有:杨慧,谭丽清,龙博等在《网球专修班学生健康体适能的特征探析》中以网球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网球专修学生的体适能各项数据,探究他们的健康体适能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网球学生的体质绝大多数处于最佳健康状态;王晓波在 《美国大众体育新理念:生活化健身》中详细介绍了美国生活化健身的产生背景以及具体内容,还分析了生活健身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倪红莺,郑旭旭,王海州等在《太极拳:老年女性体适能健康促进》中将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作为实验对象,学习书法、摄影、诗词的老年人作为对照,将两组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数据进行详细对比,结果表明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比如心肺功能、呼吸耐力等,还能促进体适能健康。

从以上的代表性研究可以看出第二阶段有关学校、大学生的体适能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其应用和实践也相对完善,且大多采用了试验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更具参考性,研究方向涉及到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大学生等多方面,同时有关老年人的体适能研究也开始出现。这一阶段体适能的研究更深入,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也最多,这说明在该阶段大众对体适能越来越重视,这可能与2008年奥运会倡导健康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国家出台《全民健身条例》也有一定联系,条例的出台提高了民众对提高身体素质的意识。

4.3、第三阶段——初步发展阶段(2014年-2019年)

2007年到2013年第二阶段体适能的研究重点在老年人体适能、功能性体适能、运动干预、健康促进、全民健身、儿童体适能等方面。第三阶段的文献涉及面很广,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印发,不仅为全民健康提供了方向,我国体适能研究方向也偏向于健康方面。很多学者在文章中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不常见疾病的发生率也在增加,作者呼吁大家要进行有规律的健身活动,缓解生活压力,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体适能也被大量提及,刘万志在文章中分析了幼儿体适能的发展现状,简述身体各数据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呼吁大家重视幼儿体适能,开展相应的运用锻炼儿童的体适能,这也为未来幼儿体适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7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并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也指出当代学生的各种健康问题,并呼吁大家关重青少年体适能发展,加强治世能锻炼。

5、结论

体适能概念的引入带动了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也推动了我国体育教育及健康生活方面的研究,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对体适能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但和国外相比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学术成果的水平与国际上仍有一定差距。从体适能研究的主要作者及团队来看,我国该领域的作者发文量较少,团队之间的合作也不够多,作者趋向于独立研究;从研究机构上看,大多机构分布在发达地区,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我国体适能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虽然目前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但就研究方向和内容来看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体适能研究已经从最初的高校课程应用研究,逐渐转变为儿童、老年人、大众的研究,且向健康方面靠近,由此可见,我国体适能研究的研究对象更广泛,研究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猜你喜欢
发文机构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