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角肌综合征研究现状分析

2021-03-07 09:01黄世标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斜角病症颈椎

黄世标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1、引言

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由前、中斜角肌肥厚痉挛或解剖学变异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前斜角肌水肿、增生,斜角肌间隙狭窄,并卡压穿行其间的神经、动脉而出现的一系列神经血管压迫症状,是临床常见病症、多发病症,前斜角肌是位于颈椎外侧部的深部,是起于颈椎第3-6横突的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内缘斜角肌结节。斜角肌综合征常发生于中年人身上,而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如今该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斜角肌综合征不仅使该病患者发生水肿、疼痛、紧张等不良症状,从而导致给此病症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如若未有及时的治疗,甚至会导致运动障碍。从而对此病症患者生活等各方面带来极大的影响。现在对于前斜角肌综合征说法尚有见解不一,为了了解前斜角肌综合征的研究现状,本文将对于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前斜角肌综合征,分析造成何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建议,对于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前斜角肌综合征研究现状提供参考。

2、斜角肌综合征的研究

2.1、斜角肌综合征的致病机理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颈肋是起自第七颈椎的变形肋骨,其中可以变现为是双侧的。肋骨的远端通过纤维带和第一肋骨相连接。劲动脉肋骨的存在会引起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发生上升,会缩小胸廓的出口,其中血管和神经发生伸展进而会引发临床上的症状。其中虽然许多患者有斜角肌综合征的外在表现,但因人而异,具体的致病机理是有所不同的。部分患者可能是因为前斜角肌肥大。此种病因可能是原发性的,也可能是因为继发于臂丛收到刺激进而引发的斜角肌痉挛,斜角肌的附着点如若靠外而造成了三角间隙发生狭窄时,同样有可能会引发斜角肌综合征。另有部分患者可能是因为先天性畸形进而导致的斜角肌综合征。先天的颈椎发育畸形是引发此种病症的主要病因,加上平时的虚弱无力以及肌肉发生萎缩,没有力气等身体内在的缘由,在成年之后便有可能会出现斜角肌综合征。

2.2、斜角肌综合征对人体的危害

本病可引发患处的血管症状,例如,上肢或者手指发生冰凉,发绀呈现苍白色,其中手最为明显,处于下垂状态时更为明显。患侧脉搏削弱,血压下降。紧要时会发生点状瘀斑、指端坏死等。长期性患者,身体受累部以及手部小肌肉会萎缩,握力削弱。

由此可见,斜角肌综合征会使患者感到不适、疼痛等一系列不好的感觉。斜角肌综合征表现形式多样,而无论哪种表现形式,一旦患上此病症,都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也会对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而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2.3、斜角肌综合征的诊断检查

本病的辅佐的检查形式主要有CT检查方法和x线检查方法以及血管摄影:(1)CT检查方式:CT可见因为肌细胞肥厚而引发横断面面积扩大;肌纤维增生可以致使局部密度发生增大,CT值发生增大;当与周围组织链接致使CT片使前斜角肌以及周围组织的边界不清;(2)能够使用X线片排除颈胸椎的畸形例如颈肋或者第一肋骨的反常;(3)可以使用血管摄影对本病进行诊治有,使用此方式还可以将锁骨下动脉的压迫进行定位。

而关于此病症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便是使用X线片、CT检查方法、血管摄影和超声检查。其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是X线片和CT检查方式用此类方法最为直观简单也易于操作,超声检查方式也较为常见,在临床上患者一旦疑似患上斜角肌综合征通常首先推荐采用X线片和CT检查方式,而血管摄影对于此病的确诊也有一定意义,但主要在于参考价值。

2.4、斜角肌综合征的界定

关于斜角肌综合征的界定,前斜角肌综合征属于臂丛性上肢疼痛和血管障碍范围,首先要和下列的几个疾病进行区别:(1)颈椎综合征俗称颈椎病,是一种进展迟缓的退行性疾病,大多见发生于中年人以及老年人,依据临床显示症状及X光或者CT、MRI检查,颈椎病可以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交叉神经型以及椎动脉型四型。颈椎较长时间位于屈曲位或是某种特殊体位,会致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升高,并且也会使颈部处肌肉较长时间位于不协调的受力状态,韧带以及颈后部肌肉易受牵拉损伤,都容易出现颈椎病;(2)胸小肌综合征:致使病患做胸肌缩短,或上肢太过于外扩,做患肢抗阻力内收检测,可发生以下情况,脉搏削弱或者消失。转换肩臂的位置之后,症状削弱,压痛点位于喙突处;(3)神经根型颈椎病:其疼痛本质属于根性神经痛,是闪电状放射,而且与神经根散布相似,压痛点大多在患侧颈关节突处,X线显示颈椎骨质发生增生,椎体关节发生错位,阿迪森实验显示阴性。在临床上若患者未通过一系列精细的检查易于与以上几种病症发生混淆,由此我们需要关于此类现象进行好分析界定,更好的确定是何类病症以此更好的诊断治疗。

2.5、目前对于斜角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对本病可以使用保守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1)本病保守治疗的方法成效比较满意,用局部麻醉剂直接注射到前斜角肌内症状即刻发生缓和,偶尔即可获得永久的治愈。按摩有一定作用、适当休息、局部理疗、前斜角肌局部封闭、口服止痛药及非甾体类消炎药、减轻体重、加强肩部功能锻炼等方法;(2)如果上述治疗没用,而且症状疼痛等无法忍受时就应该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方法与手段可以参考颈肋手术,需要在手术中仔细观察臂丛与锁骨下动脉受压的原因及部位,将斜角肌切断,分离并缓解神经受压情况。临床上对于斜角肌综合征的治疗手段众多,例如,等长收缩运动治疗斜角肌综合征、臭氧局部注射治疗斜角肌综合征、手法康复加中药治疗斜角肌综合征、独取阳明经穴温针治疗斜角肌综合征、卧位牵拉结合手法治疗斜角肌综合征、针灸结合治疗斜角肌综合征、水针刀治疗斜角肌综合征、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斜角肌综合征、药物推拿治疗斜角肌综合征、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斜角肌综合征、三指揉拨法等系列手法配合活络油治疗斜角肌综合征、针刺颈椎横突尖配合电温针治疗斜角肌综合征、后针刀治疗斜角肌综合征、师氏理筋法治疗斜角肌综合征、小针刀治疗斜角肌综合征、圆顿刀加针刀治疗斜角肌综合征、偶刺针法治疗斜角肌综合征、针刺触发点治疗斜角肌综合征、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斜角肌综合征、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斜角肌综合征、浮针疗法治疗斜角肌综合征、针刺配合超微针刀治疗斜角肌综合征等等方法尚多。由此可见对于斜角肌综合征的疗法目前临床有许多研究,方法众多。

2.6、对于斜角肌综合征预防手段看法基本一致

致使斜角肌发生太过疲累的原因有较长时间的头颈侧倾和侧屈,比如较长时间的低头工作、写字、看电视、玩手机等不好的习惯,致使斜角肌处于较长时间的紧张缩短的状态,从而导致前斜角肌太过疲累进而发生损伤。除此之外,人体处在长时间的提拉重物的时候,在用力过程中,头部需要向相反方向去用力,在较长的时间作用下,同样也会有可能造成发生前斜角肌的不适或者有所伤害。从而可知,前斜角肌的发病是由于不良姿势和动作所带来的长期牵拉而造成,所以,在日常生活应该做好对应的预防和措施,在平时生活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也应当进行适当的锻炼和体育活动,通过做一些颈部,肩部的活动,增强颈部,肩部等处肌肉的弹性和强度,不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提拉重物手提或者肩负。睡眠时枕头选择不要过高,要对患侧进行保暖,多进行等长练习,等长练习是一种向心、离心复合式的收缩活动,可以对于肌肉痉挛以及肌性牵涉痛进行缓解,这是治疗的其中手段,同样也可以对于斜角肌综合征进行预防。

3、结语

医学方面如今对于斜角肌综合征的认识尚且不一存在争议,对于斜角肌综合征的造成原因以及治疗和诊断的认识并不统一。而医学上将斜角肌综合征主要认为是前斜角肌上的病症并通过对前斜角肌的分析研究诊治,斜角肌综合征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危害会影响患者的健康进而影响生活工作学习,所以一旦确诊为斜角肌综合征必须进行及时诊治。斜角肌综合征治疗方法主要是保守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但细分下来治疗手法众多,此外,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对于该病的治疗和诊断依然有较大的困难。关于斜角肌综合征的预防手段看法基本达到一致。对于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也较多。对于其病理原因和预防手段基本有统一的认识和见解,但目前对于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治疗或彻底治愈仍然没有特别高效的手段和方法。关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首先,如今关于斜角肌综合征的治疗手法众多但斜角肌综合征较难痊愈易于复发,于此今后的研究可更多的针对关于如何将斜角肌综合征彻底治愈进行相关研究;其次,于生活之中我们要认识到斜角肌综合征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不好或一系列不好的姿势长期形成的并非突然出现,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重视斜角肌综合征此类病症进行及时的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猜你喜欢
斜角病症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基于工具造斜率和井斜角的井眼轨迹设计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青春期病症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在向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