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壮督汤联合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2020-07-24 06:29卞俊荣
光明中医 2020年14期
关键词:胸廓强直性针刀

卞俊荣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为主要病灶的组织纤维化和骨化的疾病[1]。目前临床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中药辨证内服结合针刀局部治疗,以控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恢复关节功能活动。我科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补肾壮督汤联合针刀治疗方案颇有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病房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研究病例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为(31.3±5.2)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19年,平均病程(7.5±3.1)年。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为(31.5±5.1)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18年,平均病程(7.3±3.2)年。通过统计学软件对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纳入试验研究。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此次研究纳入的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发布的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腰和(或)脊柱、骶髂关节酸痛,活动受限,不对称性外周关节炎持续6周以上者;显著的夜间或晨起关节疼痛、僵硬;关节功能活动后症状缓解;不同程度的足跟痛或其他肌腱附着点痛;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家族史或HLA-B27阳性。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骨痹证中寒凝肾虚证标准:起病隐秘,病情持续进展,青壮年发病后症状及病情急骤进展,骨节僵硬、疼痛,屈伸活动受限,得热痛减,遇冷痛重,可有肢体骨节肿痛难忍,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1.3 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不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④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⑤既往接受过抗炎及镇痛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理化及影像学检查,确定诊断并明确病情进展程度,通过检验HLA-B27确诊。监测患者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基础疾病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塞来昔布(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475,1.0 g),1.0 g,日2次口服;补肾壮督汤内服,方用:骨碎补20 g,杜仲20 g,川牛膝15 g,狗脊30 g,淫羊霍15 g,苍术15 g,生地黄20 g,熟地黄20 g,白芍15 g,赤芍10 g,独活15 g,桂枝15 g,知母20 g。诸药水煎300 ml,日1剂早晚分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患者均取俯卧位,于痛点腰背棘突间隙椎体旁或骶髂关节压痛点以针刀垂直进针,达僵硬挛缩结缔组织后行横行切割松解和纵行疏通剥离。2组患者均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5 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病例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患者临床体征积分,包括骨关节活动度、VAS疼痛水平、晨僵时间、关节功能、自理能力等方面,每项均以0~6分判定症状无、轻、中、重四级别。②Schober试验、胸廓试验指数: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Schober试验和胸廓试验指数。患者直立,于背部中线髂后上嵴水平做标记,向上10 cm再标记,嘱患者最大程度弯腰后测量两点间距,可测得腰椎活动度。患者直立,软尺测量第4肋间深呼气和深吸气时胸围差值。③晨僵时间: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晨起关节僵硬的持续时间。

2 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22.11±3.51)分,Schober试验指数(2.82±1.01),胸廓试验指数(2.85±1.45)分,晨僵时间(76.52±22.34) min;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22.32±3.47)分,Schober试验指数(2.91±1.12),胸廓试验指数(2.89±1.56),晨僵时间(77.41±23.83) min。经临床治疗: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11.24±1.31)分,Schober试验指数(4.53±1.81),胸廓试验指数(4.91±1.63),晨僵时间(24.32±9.71) min;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15.33±2.10)分,Schober试验指数(3.12±1.23),胸廓试验指数(3.25±1.34),晨僵时间(43.32±12.48) min,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目前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研究机制尚不明确,认为疾病发生与遗传、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慢性感染和激素内分泌紊乱等方面密切相关[2,3]。近些年研究证实,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与遗传因素和机体HLA-B27有直接关系,经检验HLA-B27阳性者发病率为20%左右,且60%的患者血清中C4补体及IgA型类风湿因子水平显著增高[4]。因此,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这一治疗瓶颈,目前临床充分发挥中医药临床治疗优势,以中药内服联合中医特色非药物治疗方案效果显著,临床意义重大。

中医学并未对强直性脊柱炎单独命名,但根据其病理表现将其归属于“骨痹病”“腰背痛”“历节风”等范畴,认为疾病以风寒湿邪而引发的痹病为主,如《素问·痹论》中曾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5]。因本病病情复杂、病程迁延不愈,且晚期可出现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中医药治疗上,历代医家多从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等方面入手。应用补肾壮督汤内服可显著调理风寒湿邪内侵。方中骨碎补和补骨脂可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熟地黄滋阴益肾养血调经,淫羊藿滋补肾经,主治督脉强直而厥。配以独活、桂枝通经活络,赤芍、白芍活血化瘀、补血,知母滋阴清热,牛膝引药下行。结合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着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筋结点”以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为主要分布的特点,联合针刀闭合松解,舒缓患者颈项、腰背关节僵硬、强直。

本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风湿免疫科病房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应用补肾壮督汤联合针刀疗法治疗方案,结果证实该方案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廓强直性针刀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意义探究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