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尿路感染临床观察

2020-07-24 06:29杜美英
光明中医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耳穴益气

杜美英

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对尿路黏膜、组织造成侵袭,引起尿路发生炎症或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女性群体内发病率高,分析原因是尿路口较短,与阴道、肛门接近易聚集细菌,患病后有尿频、尿急与排尿烧灼感等表现,未接受及时治疗甚至引起复杂性泌尿系感染,影响日常生活。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抗生素为主,杀灭致病菌且改善症状,但长期用药引起耐药性,导致疾病复发。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淋证”范畴,《丹溪心法》中提出“淋有五,皆属于热”,王天喜等[1]研究证实,治疗本病以清热解毒、利水为主能提高疗效,其中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法+耳穴贴压均对稳定病情有积极影响,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取得较好效果。本研究分析尿路感染患者应用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法+耳穴贴压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2月28日我院接收的118例尿路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59例,观察组:男女所占比例28∶31,年龄25~56岁,均值是(41.28±2.35)岁;病程1~12 d,病程(6.35±2.14)d;体质量18~25 kg/m2,均值是(23.22±5.13)kg/m2。对照组:男女所占比例27∶32;年龄26~58岁,均值是(41.54±2.26)岁;病程1~13 d,病程(6.42±2.08)d;体质量19~26 kg/m2,均值是(23.39±5.24)kg/m2。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①中医诊断:小便短数,溺色黄赤,腰痛,大便秘结,苔黄腻。②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符合《现代泌尿外科诊疗指南》中尿路感染者[2];无菌导尿培养呈阳性者;具备自主沟通能力;对“知情同意书”签字确认;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③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全身炎症或其他炎症疾病者;凝血功能或免疫系统障碍者;尿道综合征者;妇科炎症或泌尿系梗阻者;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精神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患者服用0.2 g左氧氟沙星胶囊(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51,规格0.1 g),2次/d,后期根据病情恢复程度,对药物剂量调整,用药时叮嘱其饮食清淡,情绪不稳定者提供心理疏导,稳定情绪且重建信心,提高依从性,告知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勤洗澡、勤换洗衣物,早期行康复锻炼,强化自身免疫功能。观察组:给予①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法:药物组成:茯苓、川续断、车前子、白茅根、菟丝子、白花蛇舌草各15 g,炒杜仲、生地黄、泽泻、党参各12 g,黄芪30 g,发热者上述药方内加蒲公英、金银花各15 g;气虚者上述药方内加白术15 g,黄芪20 g,上述中药材清水煎煮取汁400 ml,分早晚各服用1次。②耳穴贴压:所选穴位是肾、膀胱、尿道口、输尿管、交感、脾及内分泌,临床经验较丰富的人员操作,利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单耳交替贴压。2组持续治疗时间均是2周。

1.4 观察指标炎症因子: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间空腹状态下肘部静脉血,按照3000 r/min速率行离心处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罗氏免疫化学发光仪测定降钙素原(PCT),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3]。白细胞计数:利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厂家: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销售有限公司,型号URIT-16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厂家:上海嘉定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型号URIT-1000PLUS)测定尿液内白细胞数目[4]。症状改善情况:测定2组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烧灼感,0~3分表示不同程度症状,0分无症状,1分是轻度,小便频率≤10次/d;2分是中度,小便频率10~15次/d;3分是重度,小便频率≥15次/d,得分越低,症状改善越明显。治疗效果:参考《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5],显效:尿频或尿痛等症状消退,实验室检查显示尿液内细菌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显示尿液内细菌含量降低;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且病情加重。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2 结果

2.1 炎症因子及白细胞计数治疗前2组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PCT及CRP指标较对照组低,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炎症因子及白细胞计数比较 (例,

2.2 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症状改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症状改善评分情况比较 (例,

2.3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1%高于对照组84.75%,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认为[6],尿路感染属于“尿血”“腰痛”“淋证”等范畴,肾脏及膀胱是主要病变部位,初期以膀胱湿热为主,久病未治则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病机是脾肾两亏及膀胱气化无权,遵守清热利湿、补脾肾治疗原则能稳定病情。《诸病源候论》提出,淋证是“肾虚平、膀胱热”,机体脏腑气血运行通畅则不滞,经药物调整能推动气血通畅,恢复生理机能,疗效显著、改善炎症症状且促进恢复,本研究予以患者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法治疗,药方是黄芪、茯苓、白茅根、车前子、生地黄等,其中黄芪有利尿消肿、排脓、补气止汗功效;茯苓有渗湿、健脾功效;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功效;白茅根有清热利尿、生津止渴功效;车前子有渗湿止泻、清热利尿功效;党参有生津养血、益气补中功效;炒杜仲有消炎、利尿功效;生地黄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的功效;泽泻有抑菌、利水渗湿功效,诸药联合能达到清热利湿、益气补肾的作用,改善症状且促进病情康复[7]。

其次,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能提高整体疗效,利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肾、膀胱、脾及尿道口等,其以中医理论及生物全息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手段,具有方便、费用低及操作简便等优势,作用在膀胱、输尿管及尿道口能达到清热通淋功效;贴压交感、内分泌能调节内环境,对控制病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联合治疗能发挥协同辅助作用,改善症状、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PCT及CRP指标较对照组低,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少,症状改善评分较对照组低,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有效率96.61%与孔琳[8]文献内有效率94.60%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炎症因子能反映联合治疗的抗炎作用、减少白细胞数目,利于稳定病情。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患者应用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法+耳穴贴压治疗能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稳定病情且改善症状,具有临床可推广性。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耳穴益气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