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应用围术期护理对术后恢复效果的价值评估

2019-03-15 08:43刘彦伽
医师在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围术阑尾炎切口

刘彦伽

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1

0 前言

阑尾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急腹症,具有发病突然,进展加快的临床特征[1]。临床对于阑尾炎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在发病后,一旦获得临床确诊宜立即采取手术治疗[2]。对于阑尾炎患者来说,在其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科学化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术后获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下就对围术期护理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90例2017年1-7月期间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都包含4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2.6±7.2)岁。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3±7.5)岁。以上两个研究组的研究对象,其一般资料和病情资料均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

1.2 临床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则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

1.2.2.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要简要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治疗的简单步骤,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尽最大可能安抚患者的情绪,鼓励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积极做好准备,做好术区皮肤准备、给予备皮,去除手术部位皮肤的毛发和污垢,清洁皮肤。

1.2.2.2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进行汇报,并给予有效处理。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手术体位,以便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积极预防术后感染发生。

1.2.2.3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需给予持续24小时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指导患者术后禁食禁水、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以此来促进肠胃蠕动,从而降低术后粘连的发生率。待患者肠胃功能恢复之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食物,少量多次进食,并逐渐过渡饮食为半流质、普食。严密观察患者的切口,保持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定时换药,确保切口处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观察患者术后是否有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的先兆症状,一旦出现及时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并给予有效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必要时可给予镇痛药物进行止痛[4]。

1.3 统计学处理

试验数据分析利用spss21.0进行,计量资料利用“±”表示,利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利用“%”表示,利用χ²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下:

表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切口感染5例、肠梗阻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差异显著 P<0.05。

3 讨论

目前手术治疗是阑尾炎公认的有效疗法,临床主张对于阑尾炎患者来说,一旦确诊则立即实施合理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属于一种有创性疗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一定的创伤[3]。因此,在阑尾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期间,需配合实施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才能够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恢复效果[4]。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入选的45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手术准备,生命体征监测、手术配合、无菌操作,及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并发症护理等围术期护理干预,促使患者整个围术期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并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不利因素,从而使患者在术后获得最佳的恢复效果[5]。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获得快速康复,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围术阑尾炎切口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复杂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阑尾炎能自愈吗?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