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2019-03-15 08:43
医师在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肘关节上肢功能障碍

南 吉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674500

上肢骨折术后较易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曾有调查研究发现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术后长期缺乏活动所引发,若此时医护人员未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则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2]。故积极寻求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其肘关节功能十分重要。此次研究将通过对比实施不同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的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来分析综合康复疗法用于此病治疗的效果,现将研究做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50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并作为对照组,对同时期收治的50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并设为观察组。所有病患均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均无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交流正常。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入组病患均排除无法配合完成研究或中途退出治疗的病患。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为(40.2±3.4)岁。患肢:27例为左侧、23例为右侧。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为(40.3±3.8)岁。患肢:24例为左侧、26例为右侧。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此次研究选择实施电针治疗,对患者僵硬软组织作为主要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针刺之间的位置要保持2cm。配穴选择手三里穴、合谷穴。患者采取仰卧体位,针刺局部穴位,脉冲设置低频,输出频率设定为2-18Hz。配穴采取针刺,手法为插泻,留针时间为20-40min,1日2次。

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疗法:①对患处温度过高的患者采取冷疗,对患者患处进行冷敷,10-15min/次。对患处温度正常的患者则可进行热疗,使用川红花、大血藤、赤芍、木鳖子等制成药包,置于患侧进行热敷,1日1次,每次30min。②对患者进行关节松解,术后15d则可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以及揉捏,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10-15min,1日1次。中后期可揉捏肩关节穴位来放松肩关节以及前臂屈伸肌群,点按手三里、曲池以及内关穴。对肱尺关节、肱桡关节进行牵引,牵引时间为3-5s。③依据患者康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肱二头肌训练,使用哑铃,患者采取站姿,最大限度伸肘,每次伸直时间为5s,6次/组,每次练习3-4组。让患者脚踩阻力带一段,另一端用手持平,6s为一次,8次/组,每日练习2-3组。

1.3 观察指标

①ADL评分[3]: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共设10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强。②关节活动度(ROM)。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表1: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以及ROM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以及ROM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对比则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见表1。

3 讨论

上肢骨折术后患者会因创伤的影响而导致其在一段时间内卧床休养,肢体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加之受伤后患者自主锻炼意识变弱,因此其极易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不仅不利于骨折预后,而且也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康复质量、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4-5],故对上肢骨折术后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十分必要。综合康复疗法是指针对患者具体情况所实施的综合性治疗,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了关节松解、冷热敷、功能锻炼等种种疗法,通过推拿、揉捏等手法帮助患者促进关节及肌肉功能恢复。冷热敷则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利于预防软组织粘连复发。功能性康复训练则有助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肘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ROM也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佳,由此可见综合康复疗法的应用更利于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肘关节上肢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铰链式外固定器重建肘关节稳定性的进展研究*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临床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