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探析*

2019-02-17 15:16朱罗敬
关键词: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朱罗敬 桂 胜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2)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体群字〔2017〕73号》),并公布了首批入选的96个示范性试点体育小镇。在该政策的指引下,休闲体育特色小镇首次出现在小城镇建设的内容里。体育特色小镇作为新生事物,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育产业深入发展下的一种尝试。当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到位和“自下而上”社会参与充分,将会为小城镇发展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也为体育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但如果对政策理解不到位、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点位支撑无力时,那么再好的政策也无法落地,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本文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意识,在简要回顾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从体育特色小镇的缘起和关键点分别进行阐述与分析,最后提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

二、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缘起

体育特色小镇产生的缘由,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但是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是有着逻辑上的缘起,社会现象的产生是有因才有果,而这个因果关系正是我们学者为之探寻的目标。基于文献梳理和政策解读,体育特色小镇的产生自有其思想渊源、经济环境需求以及政策需要。

(一)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文化自觉”思想是体育小镇的“思想起点”

特色小镇的兴起与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乡镇工业思想再次不谋而合,只是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变。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重视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乡镇经济发展思想,他分析道:从乡镇工业发展的内在因素看,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乡镇工业才能得到农民的普遍支持。乡镇工业可以使农民像过去的家庭手工业那样,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工农相辅,实现“以工补农”。而且,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小城镇,处于乡村和城市之间,在城乡之间起着人口“蓄水库”的作用。[1]与费孝通先生的乡村工业理念有鲜明对比的是吴景超先生的都市工业化理论。吴景超先生留学西方的背景,在其城市化发展理论上有着充分的体现。他认为农村问题仅靠农村无法解决,只有通过都市的工业与矿业、运输业、交通业、商业等问题一同解决。[2]

比较两位社会学大家提出的观点,从其思路上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是希望通过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发展乡村工业、乡镇工业,解决农村问题,当然,费孝通先生并不反对城市工业化。吴景超先生的思路与其有所不同,认为都市工业化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道路,农村地区落后的小作坊式手工业最终会被先进的城市大工业所取代,通过工业发展起来的都市会逐渐吸收农村地区的富余劳动力。两位学者的学术思想均蕴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并且所提出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两位学者的思想在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年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经济,在劳动力全国流动的局面下,离土又离乡成为当前农民工的真实写照。当下快速扩张、发展中的大中城市并没有完全吸收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乡村的凋敝趋势仍然在加剧,城乡收入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三农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特色小镇的发展思想是在不断认识本土城镇化自身问题的进程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自觉”回应。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丰富和闲暇时光的富余,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有了进一步需求,促成了休闲时代的来临。因此,休闲体育产业之所以成为小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体育产业和人们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觉”回应。这即是体育小镇的“思想起点”。

(二)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的产业发展需求是体育特色小镇的“经济起点”

2017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已至29.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长,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 322元,比上年增长7.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 445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 955元,增长8.1%,[3]201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加快升级,文化娱乐等支出保持两位数增长。[4]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潜力巨大。在国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前提下,老百姓对休闲体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对20-69岁人群的调研,开展健身运动的人群占比达到51%,比2013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09-2014年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2014年达到3.83亿人。[5]另外,休闲体育产业具有绿色环保特性,大多数休闲体育项目的运营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这些优势为体育特色小镇打下了内需基础。也正因为以上优势,才使得体育产业作为特色项目参与小镇建设,这是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提升到一定阶段顺势出现的经济现象。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起点”

建设特色小镇是大中城市快速发展和扩张到一定程度,为避免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弥补小城镇、农村地区的经济短板问题,在城镇化政策引导下,实施部分产业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进而促进小城镇、农村地区和大中城市协调发展。

从政策脉络上梳理,2014年3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2015年4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在支持特色小镇建设中为土地要素方面提供了政策保障,由此足见浙江省对特色小镇的支持力度。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随着浙江特色小镇的成功,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落实《规划》和《若干意见》,区别于前面的两个政策,《通知》体现了以下三个重点:(1)《通知》是针对特色小镇的国家层面政策;(2)面向全国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3)《通知》提出的培养要求更加具体,包括要具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综上,体育特色小镇的政策脉络已基本清晰:它源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成功实现在浙江特色小镇,而后由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面向全国推广特色小镇,最后体育特色小镇政策由此衍生而出。故国务院具有前瞻性实施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是体育特色小镇的政策起点。

三、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关键支撑点

从体育特色小镇的缘起到小镇的建成,需要一些关键点予以支撑。这些关键支撑点既源于体育特色小镇的内发性需要,也源于其外部性需要。基于内发性需要的关键支撑点涉及当地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能力、体育特色小镇的特色体现、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持。基于外部性需求的关键支撑点涉及持续稳定的金融支撑以及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基于内发性需要的关键支撑点

1.灵活、高效、相对独立的小镇行政管理体制

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其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乡镇一级政府职能改革——“强镇扩权”。“强镇扩权”一般在中心镇中实施,中心镇的经济、政治能力比其他乡镇更为强大,因此获得了先头改革的机遇。“强镇扩权”的目的是通过赋予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的扩展权限,甚至将县一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中心镇,以解决这些经济强镇在财权和事权被上一级政府束缚的问题。它释放了基层政府活力,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6]浙江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特色小镇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然而,我们要冷静反思,全国其他特色小镇特别是体育特色小镇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复制浙江小镇的经验?比如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在税费改革后,大量资金通过复杂的转移支付体系进入基层。这些转移支付的资金往往以项目的名义下达,从而形成了“项目制”时代。在项目制环境下,一方面,乡镇所拥有的权力和资源被县级政府上收;另一方面,乡镇还要在农村跑腿做事。[7]这种无权无钱的状态导致很多基层乡镇无法有效独立完成经济项目,难以独立协调体育特色小镇的正常发展。因此,体育特色小镇要想获得类似浙江小镇的成功,所在小镇的政府需要拥有灵活、高效、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2.体育特色小镇的特色体现——核心体育产业和休闲体育文化认同

特色小镇的特色体现问题,是众多特色小镇政策的核心问题。我们要理性地认识到特色与经济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即有特色的小镇并非一定可以发展好经济。大量地处偏远、环境封闭地区,当地文化特色相当突出,然而经济依然落后。这是因为任何小镇的经济发展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只有在遵循现代市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将特色融入到本地经济发展中,才能出现经济和特色共生共荣的局面。

体育特色小镇的特色与“休闲体育”紧密联系。体育特色小镇的特色并非仅体现在休闲体育项目或赛事资源上,还应该体现在产生经济效益的体育产业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具备了向小城镇进发的市场基础。首先,体育产业时至今日已经发展为从实体到服务的多种类产品,已经具备了支持小城镇建设的体育产品。根据《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将体育产业范围确定为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十一大类。其中,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均可在小城镇进行生产或消费。其次,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医疗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下,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休闲体育消费氛围日渐形成,并开始往大中城市以下的小城镇下移。这里需要指出,有些中高端休闲体育项目在小镇未必能够被小镇居民消费,但小镇可以通过提供这些中高端休闲体育产品吸引大中城市人群来消费,从而获得相应收入。最后,核心体育产业是体育小镇特色的经济载体,休闲体育文化认同则是体育小镇特色的文化载体。然而任何特色的形成都需要时间和文化的积淀。换句话讲,小镇的特色不会在短时期内形成,特别是涉及体育文化培育的方面。短期内建设的各项体育基础设施只是体育特色小镇的外在表现,只有当小镇的休闲体育项目获得小镇内的文化认同,并与小镇本地文化有机融合,最终在体育产业上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时,方能成为小镇特色的内在体现。

无论体育特色小镇的特色具体是以体育产业为主还是为辅,体育元素作为主要特色或特色之一都是休闲体育产业在小城镇发展中的不同阶段的体现,也是休闲体育产业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现实体现。

3.立足以人为本,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支持

从核心竞争力角度看,稳定可持续增长的人口和人才是体育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源。相对于大城市,大多数乡镇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乡镇面临着艰难处境:第一,从全国人口变化趋势看,连续25年超低生育率导致中国新生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第二,所在辖区人口呈流出趋势,人口仍然在往大中城市集中;第三,现有乡镇的区位条件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

从每年的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率的持续增长可以看得出,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地区和小城镇人口正在持续外流,特别是青壮年人口持续外流,并且这一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同样的情况也在欧洲小城镇中发生,当前一些观点认为应该模仿欧洲小镇,实际上,欧洲小镇也正因为人口低增长率问题而变得举步维艰。由于区位条件相对于大中城市比较差,体育小镇面临着难以吸引高素质体育人才落户的境地,而当地村民就业既无法满足高新体育产业的从业标准,也无法满足高端消费服务需求。因此,未来小镇发展应该在人才政策保障和本地人口增长两方面持续发力,努力确保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基于外部性需求的关键支撑点

1.持续稳定的金融支撑

2017年以来,国家对金融市场进行了严监管和去杠杆的推进,资金趋紧,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着“资金荒”,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迎来新挑战:一面是国家政策明确支持,机会难得;另一面是建设资金难以筹措。发达地区的体育特色小镇自身区位条件相对较好,本身的经济环境亦比欠发达地区小镇更加成熟,在资金信贷方面,发达地区具有相对较好的信贷条件。某些欠发达地区动辄投资数亿元建设高水平休闲体育设施,在当地财政有限、PPP模式不太成熟、投资回报周期长(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形成经济效益预计需5-10年)等因素影响下,使得体育特色小镇存在着潜在的资金链断裂风险。

2.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体育特色小镇的市场竞争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体育特色小镇的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二是体育小镇之间的公平公正竞争。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为体育特色小镇提供赛事资源。作为资源提供者,能够进行公平的资源配置,设置良好的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体育特色小镇实现“自我造血”的政策基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属于稀缺资源,如何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就目前赛事市场来看,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基本上由国字号的体育产业公司负责运作,省一级也是由具有省体育局背景的省体育产业公司(或中心)负责运作,其他民营体育赛事公司很难获得这些高水平赛事资源,因此也难以参与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来。所以,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首先应该体现在赛事资源的配置上。

此外,在小镇与小镇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体育小镇的立项并不代表该体育小镇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政策的永久扶持,既然是为了促进体育产业升级转型,就意味着体育小镇有进入也会有退出。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外部资本才会积极参与小镇投资建设,促进休闲体育产业融合到小镇其他产业中。因此,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体育小镇实现外部资源持续流入进而最终产生“自我造血”的外部性关键支撑点之一。

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思路建议

(一)加快体育小镇政府职能改革,处理好市场竞争与政府监管的边界

政策的落实与当地政府的执政能力密切关联。除了资源禀赋差异、国家政策导向差异导致的不同小镇经济差异化外,小镇政府的治理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目的是引导产业资本流向,营造休闲体育产业氛围。从顶层设计的休闲体育小镇政策到现实中的“落地”,所涉及的利益方包括相关投资企业、当地政府以及小镇居民三方利益。投资企业关乎自身的盈利情况,小镇居民关注自身的生活、就业等切身问题,而政府在推动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解决民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追求政绩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逻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特色小镇的政策能否顺利落地,就在于如何平衡投资方、当地政府以及小镇居民的三方利益,达到“共赢”。而在协调三方利益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能力非常重要。结合体育小镇的发展脉络,需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小镇政府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的引导、协调能力:

1.重视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的提升,强调促经济增长职能,因地制宜地进行基层政府职能改革

前文指出,浙江特色小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镇扩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改革主要在经济实力本已突出的中心镇实施。这种集财权、事权为一体的中心镇在处理辖区行政事务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这也是浙江特色小镇能够快速兴起的行政保障。在建设体育小镇的过程中,小镇政府的行政治理能力能否应对发展特色产业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是小镇政府自身需要正视的首要问题。特色小镇的成功并非只有浙江一省,全国各省均有成功案例。即新兴体育特色小镇政府要基于自身现状进行相应的政府职能改革,无论怎么具体改革,职能改革的总体目标都是为了注重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的提升,强调促经济增长职能。至于该学习哪个地区的成功经验,需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中国的地方基层改革往往是少部分地区先获得了成功经验,然后希望通过少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模式化推广到全省甚至全国范围。这种逻辑忽略了中国各省各市的巨大差异,“一刀切”的推广模式脱离中国各地现实,造成水土不服。因此,各地体育小镇的政府职能改革,由于自身经济、文化和政治氛围的不同,亦需要进行特色化职能改革,以顺应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和民生需求。

2.小镇政府自身首先要把握好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守好政府“底线”

政府应处理好市场和政府干预的边界,否则体育特色小镇将面临着“供血无力,造血不足”的境况。处理好边界,首先要保证明确政府的职责——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的社会事务治理。对于市场本身的正常竞争,则不应该过分干预。特别是在体育小镇开发过程中,政府要严控“三大底线”:土地底线,保护生态环境和小镇居民利益,保证乡镇地区的“蓄水池”和“缓冲带”持续发挥作用。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确保农村耕地红线不能触碰,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保障乡村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在这些底线方面,小镇政府责无旁贷。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80%。[8]虽然城镇化率在逐年增长,但仍有41%左右的农民还生活在乡村,这一数量依然庞大。特别是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某些体育小镇,民生问题仍然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开发高端休闲体育项目更需要慎重对待,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土地问题和当地农民利益保障等深层次社会问题,是当地政府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贺雪峰指出,农村地区对于我国城镇化起到“蓄水池”和“缓冲带”的重要作用,当城市无法提供给农民工体面的收入和工作时,就业失败的农民工至少可以退回到原来的土地进行耕种以获得温饱。如果一旦土地资本被收回,农民工将面临着无路可退的境地,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尤为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9]体育小镇建设周期长,需要不断注入资金,然而金融支撑薄弱致使体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陡增,一旦发生风险,政府要第一时间保障小镇居民的切身利益,防止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因此,当地政府对土地的监管职责尤为重要,特别需警惕部分房地产商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名,借土地流转之实进行大面积土地“圈占”行为,把体育休闲产业变成房地产业,浪费土地资源。

(二)精准把握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与定位,分阶段合理布局体育小镇

小镇政府能够精准把握体育特色小镇的内涵是政策落实的方向保障。特色小镇政策出台已经有4年左右,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前几年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存在政府债务风险加剧和房地产化的苗头。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再次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以规范推进各地区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意见指出:各地区要准确理解特色小镇内涵特质,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推动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的“帽子”。

体育特色小镇出现不足半年,前期其他特色小镇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新生的体育特色小镇提供真实鲜活的实践经验,其存在的共性问题值得研究新生体育特色小镇的政府部门、学者们去反思。从政策制定到学者们对相关政策的理论解读,在基层落实时,由于政策具体实施者的理解能力偏差和基层现实情况差异会导致政策实施出现“执行折扣”的现象。体育特色小镇政策是否能够让基层小镇执行者迅速领悟且能有效实施需要实践来检验。基层执行者基本不会去阅读核心刊物上的相关政策解读文献,他们只是基于自身经验、上级要求、小镇实际情况和对政策理解力去落实政策。但这种“折扣”现象却很值得学者去研究,发现其产生的问题根源,找出可行性策略,然后通过学术论文发表渠道反馈给政策制定机构,便于制定机构及时出台进一步的政策解释意见。

在充分理解体育小镇内涵与定位基础上,应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分阶段合理布局体育小镇。前文指出体育小镇是体育产业和人们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觉”回应。结合浙江特色小镇成功的实践经验,各地区在布局体育特色小镇时要考虑到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分阶段进行发展。所谓“分阶段”布局是指优先发展靠近发达地区大中城市近郊的经济发展较好的中心镇。这是基于3个方面原因:一是靠近大中城市郊区的中心镇自身经济条件较为成熟,可以借助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便于城市居民就近消费体育服务产品,也利于人才引进和本地人口常住;二是大中城市近郊的中心镇更加便于就近城镇化,随着所在城市的扩张和自身的特色发展加快融入到大中城市建设的体系中;三是靠近大中城市近郊的中心镇具有较强的政府治理能力,更有能力贯彻上级政策。其次发展欠发达地区靠近大城市的郊区中心镇,理由在于欠发达地区大城市近郊的中心镇所具备的相对区位优势。最后发展地处边缘交通不便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体育特色小镇。最后这一类体育小镇,虽然处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可能保存独特的本地民俗文化和秀美的生态环境。从产品差异化战略视角看,这类小镇可以提供其他大中城市近郊中心镇所不能提供的差异化休闲体育高附加值产品。

(三)“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需要“自下而上”的小镇居民主体回应,合力激发体育特色小镇的内生动力

鼓励小镇本地居民积极参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通过吸收本地就业、创业,促使休闲体育文化获得本地认同,进而逐渐融入到本地文化体系中,激发体育特色小镇的内生动力。要警惕一些小城镇在外部资本介入下,虽然小镇整体经济指标明显增长,但是小镇的居民并没有得到多少利益,这样往往会引发新一轮社会矛盾。所以,无论是从小镇治理角度还是政策落实角度,“自下而上”的小镇居民主体参与可以让政策落实得更加有效,防止利益流入少部分人手中。

在鼓励本地居民参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策略方面,一是在休闲体育产业项目中对一些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优先录用本地小镇居民。小镇对于本地居民来讲是自己的故乡,当地居民对小镇更具有情感寄托,从内心深处希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这是体育小镇发展的天然参与主体。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聘用本地居民,如此既可以缓解外部人才引进压力,也可以适时留住本地人口。二是对于季节性的流动人口,可根据体育小镇开展的一些季节性休闲体育活动,灵活录用短期的返乡村民。三是鼓励返乡村民参与“+体育”的一些相关经营活动,如餐饮、民宿等服务产业。通过以上策略最大限度激发本地居民积极参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进而增进体育产业特色的文化认同。

五、小结与讨论

体育特色小镇的政策落地研究,主要是从政府方面进行落地研究,因为相关体育特色小镇的政策出台主要是政策导向的结果。体育特色小镇不同于其他特色小镇,休闲体育产业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需要这些小镇政府予以足够的重视。体育小镇经济容纳量和生态承载能力有限,过分投入会产生资源浪费甚至有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涉及较大规模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建立在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之上。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让体育产业适当下移。这不是走“大而全”的体育产业集群,而是走“小而精”的精品路线,即便不能提供高端休闲体育硬件设施,但也可以提供高品质休闲体育服务,总体体现出“不求大开发,但求大发展”的发展理念。因此,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要适度,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切实可行的策略是借助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引进适合当地就业的绿色休闲体育产业,融入本地文化特色,凸显休闲特色,促成体育小镇从“外部输血”阶段有序过渡到“自我造血”阶段。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体育产业之篮球
完美的特色党建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