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产生和兴起引发的『五大』实质性效应

2018-05-28 03:03李佳文
对联 2018年2期
关键词:春联效应

●李佳文

(15010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东北隅景观大道北东侧老工商家属楼11单元102室)

春联顾名思义,就是为迎接新春、纳福呈祥而撰写的对联。 姑且不谈春联产生的具体年代,也不论春联从何时盛起。 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内容上阐述一下春联的产生和兴起引发出的实质效应。

一、春联的产生和兴起引发的『转基因』效应

从生物学角度上讲, 基因就是根本性的东西,最为基本的因子。作物转基因就是将原有作物的基因加入其它生物的遗传物质,并将不良基因移除,从而造成品质更好的作物。那么把『转基因』一词用到这里是最恰当不过了。

基于春联源于桃符的说法, 古代的人们把桃符刻上『神荼』、『郁垒』两位神仙的名字,用来避邪、驱鬼、消灾,以保平安。后来就演变成了春联,则把这『基因』转化了或者是优化了。 由单一性的变成了多元性的。 譬如,历代春联中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福禄寿三星共照;

天地人一体同春。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九天日月开新运;

一统河山醉太平。

与竹共修节;

约梅同醉春。

天泰地泰三阳泰;

家和人和万事和。

鸡声催晓读;

鸟语唤春耕。

和风送暖家家暖;

瑞雪迎春处处春。

等等这些,五花八门,举不胜举。 也就说明了原来的『基因』有了明显的变异。由名字变成了吉祥词汇;由祈求平安,变成了祈求丰收、富裕、和谐、美满,幸福、安康、长寿以及其它。 但也有两点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基因』得以遗传。 一种是类似形式上的悬挂与张贴;另一种近似意望上的述求。因此这就是『转基因』的由来。

二、春联的产生和兴起引发的『集肤』效应

从物理学电磁角度上讲, 集肤效应又叫趋肤效应,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过, 这种现象叫集肤效应。那么,用『集肤』效应,来形容春联的产生和兴起所带来的实质性效应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了。

就其『集肤』来说,是在某因素作用下集中到了『表面』的一种现象, 从这个『点』上看不难理解。 首先是,春联呈现形式,无非是悬挂或是张贴,大都在厅门、庭门、院门两旁,有的也在祖祠、书房、灶房、仓房、圈舍等地方出现,这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集肤效应』;其次是,集中到『春』的表面,沾『春』字的较多,近『春』意也不少,总体来讲,迎春、庆春、歌春、祝春是核心内容,围绕其主旨展现的『仪表』风光。有一副春联这样写道:

桃符门上千家换;

爆竹声中一岁除。

这不正应了『集肤效应』吗!

三、春联的产生和兴起引发的『轰动』效应

轰动效应是指通过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达成轰动的社会效应。 『轰动』直白地讲,就是热闹起来,活动起来,形成了高潮。一个人起来不叫『轰动』;两个人起来也不叫『轰动』,而是很多人、更多人起来,才叫『轰动』。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的诗句里有这样两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从这个气氛中,完全可以看出,春联的『轰动』从宋朝就已经开始了。而到了明朝,朱元璋一道圣旨,文武百官,黎民百姓,谁敢不应。

要说春联的『轰动』,应属现代。 每逢新春来临之际, 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都要举办征集春联活动; 中国楹联学会以及各省市楹联学会也搞大型春联征集,有的同时进行多场征集, 甚至, 连一些市县、社区、小镇也参与了进来。 譬如古镇―西递,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汕头濠江举办五届;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举办了七届;北京顺义举办了十八届; 陕西兴平举办了十二届;广东江门古井镇举办了七届;芜湖市举办了三十二届;山西潞城举办了十九届;北京延庆举办了十五届; 广西灌阳举办了二十九届;山东寿光举办了十七届;贵州惠水举办了二十五届;陕西户县举办了十三届;

湖南浏阳举办了十届; 山东青岛举办了八届;安徽合肥举办了二十一届;河南洛阳吉利区举办了八届; 上海老西门举办了十二届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二零一七年春节前后仅是春联征集活动达一百五十起之多,累计参加人数近亿人次。另外,各省市县楹联学会还组织了春联下乡活动,见于报端、公开报道的就有四十多起,反响非常好。可见这种『轰动效应』之大是无法言表的。正如有位联家写道:

春潮引起联潮涌,如火如荼红烂漫;

喜气催生正气高,光天光地灿辉煌。

四、春联的产生和兴起引发的『美感』效应

所谓『美感效应』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体验和美的认可。是通过审美活动,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 欣赏、 评价所引发的共鸣。对于春联来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变得更丰富、更美观、更多彩。具有质地之美、字体之美、语言之美、意韵之美和情感之美。

质地是指书写春联的材料。桃符时代,只有木质,而现代工艺有纸张、绢帛、刺绣、塑封、彩压,剪纸、模隆、荧光、喷香、加花等表现方式,使得春联美轮美奂。字体也多种多样,正楷、隶书、黑体、宋体、行草,更为讲究的还有小篆,以及时尚的美术字,又给春联增添几分神韵。其语言之美、意韵之美和情感之美更有佐证, 从中央电视台近几年征联大赛的获奖作品中就能略知一二。

十三亿决胜十三五;

第一春先登第一程。

廿四字箴言铭座右;

万千家福祉系心头。

大业途中,同圆国梦;

小康路上,不忘初心。

是一种美;

紫燕衔春,染得风儿萌哒哒;

金鸡报晓,题红日子笑呵呵。

鸣鹿呦呦,春风又发青蒿叶;

啼莺恰恰,丝路新翻碧柳枝。

国运恒昌,梦圆灿似三春日;

民生大好,福字红于二月花。

也是一种美;

听南海潮声,看中华崛起;

话杭州峰会,显大国担当。

扬威大海,为和平宣示;

展望太空,将梦想放飞。

听大国强音,三呼必胜;

看小康健步,一往无前。

还是一种美;

楼头启彩铃,军嫂醉听边塞曲;

月下接微信,兵哥喜赏故乡春。

微信打开,千里春潮凭点赞;

美图分享,万般福字任刷屏。

四海归心,春风吹绿互联网;

九州圆梦,福字贴红朋友圈。

更是一种美。 正因为这些美的集合,使春联别具魅力。

五、春联的产生和兴起引发的『市场』效应

由于春联的『转基因』效应、『集肤』效应、『轰动』效应、『美感』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出现了春联的『市场』效应。市场是人们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特指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那么春联也有这样的交易场所,随着春联日趋红火,与其相关的产业链也发展起来,一条龙式的产业结构,全方位的经营模式,多渠道、多元素、多样化的销售理念,使得春联市场步向成熟,步向繁荣。

根据市场信息报提供的数据,每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有三千二百多家春节大集。 在这些大集中, 春联也占取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就拿我们小小的双城来说,连续二十五年设有新春大集,而且设有春联专属经营区,现在形成了春联一条街。不仅有专柜,还有专营门市,且有人现写现卖,生意十分火爆。 在二零一七年的双城市场监督管理的记录报告中,仅春联一项销售额突破了一千万元。 由此推算出全省,乃至全国,该是多么惊人的大数据了。这种『市场』效应岂止是你,或者是我就能准确计算出来的?

当然,春联的产生和兴起所引发的实质效应远不止这些,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和探讨。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也会给春联的发展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有位联友特地为此撰写一副对联:

春山春水共祥春,春联遍地红,红满神州天下艳;

福气福缘同幸福,福字盈门彩,彩昭盛世国中新。

猜你喜欢
春联效应
贴春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画与理
画与理
新年快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喜庆的春联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