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认证的软件项目管理课堂教学探究

2017-07-14 15:52闫爱斌程凡崔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6期
关键词:工程认证教学探究

闫爱斌+程凡+崔杰

摘要:为了达成工程人才的全球流动互认,诸多的中国高等院校已广泛参与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来。文章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软件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探究一种面向工程认证的软件项目管理课堂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掌握软件项目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效进行符合工程认证标准的软件项目管理实践,增强学生项目管理能力。

关键词:工程认证;软件项目管理;教学探究;指标点;达成度

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来,全国众多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展了多期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称工程认证)。《华盛顿协议》是一种能够在国际上对大学本科生的工程学历资格进行互相认可的工程教育规范。在该协议下展开的工程教育教学体系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从而达到工程人才全球流动互认的目的。

工程认证主要针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数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师资队伍、持续改进、支持条件和各种教学文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其中,毕业要求的认证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毕业生必须具有项目管理能力。此外,相关学者提出了众多行之有效的软件项目管理课堂教学方案,然而均未涉及工程认证内容,因此开展面向工程认证的软件项目管理课堂教学探究势在必行。

1课程建设

面向工程认证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主要工作是结合工程认证标准(尤其是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编制工程认证教学大纲、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教辅材料;教学中的主要工作是依照工程认证教学教辅材料进行教学实践;教学后则主要是依照工程认证标准出卷和考试,以及试卷分析表、教学总结报告、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表等材料的编制。

工程认证教学大纲与普通教学大纲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需要对每一章内容均指出其所支撑的毕业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指标点。通常认为,软件项目管理包含十个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配置管理、集成管理,并且每一个知识领域及其过程组分别对应一章。例如,沟通管理能够支撑“指标点10-1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方式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成本管理能够支撑“指标点11-3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的知识,能够在软件设计和开发中考虑经济因素,并表现出一定的管理能力”,等等。相应指标点列举于相应章节并做出支撑说明之后,从而形成工程认证教学大纲,然后编制相应教学教辅材料,此为教学前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教学中阶段,主要工作是按照工程认证教学大纲和相应教学教辅材料完成教学工作,具体内容将在下一节详细阐述。在教学后阶段,主要工作是出卷和考试,以及各种工程认证支撑材料的编制。表1给出了安徽大学工程认证试卷登记表(示意性简表)。该表给出了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并且将试卷中每一个小题均分别与各个指标点映射,从而由考试成绩评估各个指标点的达成度并进行课程总结。

2教学实践

本课程实践环节将围绕上述工程认证标准和教学教辅相关材料进行实践,共计分为9次课,每次课时为4学时。第一次课进行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知识点回顾并进行教学实践案例的确定,完成初始工作。第二次至第九次课分别进行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配置管理与集成管理的实践讲解。注意到,每次课的内容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例如,在范围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过程中,通常还要进行沟通管理实践。

1)实践案例的确定

教师模拟客户提出真实需求,要求开发一款适用于高校校务管理的校务通在线管理系统,给出招标书,列出所有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和预计工期等。教学班学生人数为42人,以7人为一组分别模拟不同的投标方,要求每个学生小组根据投标书模板给出投标书进行投标。教师确定最佳投标书方案,选择最佳投标方进行中标并模拟合同的签订。由于每个投标方的项目开发能力、资历不同,并且项目承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创造利润,因此投标方在投标前需要评估项目预期收益,而且对于弱势投标方可能会放弃投标。通过上述环节模拟项目的招投标、弃标或中标,并训练招投标书的撰写。

2)范围管理实践

为保证每个学生小组均能进行各个实践环节,将每个小组均视为中标方(实际的中标方通常只有一个)进行同样的实践,并且在每个小组内部推选一名项目经理、一名项目组长,一名质量管理组长,而其余4人均为普通项目成员。

在项目的启动阶段,指导项目经理依据模板制定项目章程,确定每位小组成员的职责,鼓励组内全员参与到以项目经理为主导的范围管理实践全程之中。在项目的计划阶段,项目经理深入理解招投标书内容,依据项目合同初步制定项目里程碑。拟使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将案例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再将每个子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与子模块,明确项目的全部工作任务与子任务,由此建立任务的分解结构(WBS),从而依据模板形成校务通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计划阶段结束后便进入执行阶段,而项目的监控阶段将贯穿范围管理的始终,从而指导项目范围的有效计划、执行和变更,并注意引导项目组成员保持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3)时间管理实践

承接范围管理实践,明确项目全部工作任务(包含子任务)的相互依赖关系,发现潜在的并行任务,依据诸如计算機数量、成员数量等现有资源确定并行深度。依据诸如工程评估评审技术(PERT)、定额估算法等历时估计理论知识对工作任务的历时进行估计。接下来,制定项目整体的时间推进甘特图,将全部工作任务,子任务的先后关系、并行关系全部呈现在甘特图中,形成项目开发时间控制计划蓝图,以便在项目执行阶段严格控制项目工期。注意到,甘特图通常并不唯一,每个学生小组制定的甘特图不尽相同,因此涉及甘特图的选取。显然,在确保项目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甘特图所呈现的项目工期越短,通常对项目的顺利推进就越有利。在项目开发初期,需要配置集成开发环境、编程语言和数据库套件,建立系统原型,从而形成主登录界面、管理员/教师/学生登陆后的界面等,并注意引导项目组成员保持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猜你喜欢
工程认证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基于现代加工技术的冷挤压技术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