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混合痔治疗的进展

2017-04-04 17:59四川省自贡市中医医院643010高恒清胡林萍王晓强王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内痔环状肛管

四川省自贡市中医医院(643010)高恒清 胡林萍 王晓强 王威

混合痔主要是指发生在齿状线周边的痔,并且其表面被肛管皮肤以及直肠黏膜所覆盖。如果混合痔围绕着直肠肛管有一周,则被称之为环状混合痔,也就是痔疮的最终发展阶段。环状混合痔被我国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定为16种难治性疾病当中的一种,手术治疗的实施已成必然。手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彻底治愈痔疮,同时缩短治疗的时间,并最大程度保护肛门功能。

1 痔环切术

从1882年国外相关研究者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应报道,其主要是应用于环形脱出的内痔以及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治疗,后在20世纪被Saresola进行改良总结,并被称之为Whitehead法[1]。这一种手术方法最重要的是在齿线上1厘米位置以环形切开黏膜,并跟随内括约肌的表面向上逐渐分离,环形切除的宽度需要控制在3厘米左右,并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全部痔组织以及黏膜下组织等。痔环切术的优势在于痔块能够完成被切除,并且手术之后的复发率比较低,但是缺点在于切除所有痔核的同时也会一定程度的切除肛门周边的皮肤黏膜,所以对患者的生理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痔环切术的手术比较复杂,并且手术的时间也比较长,手术当中的出血量比较多,手术之后容易发生感染症以及感觉性排便失禁、黏液渗出、黏膜外翻、肛管狭窄等后遗症,所以在临床当中的应用并不普遍。

2 外剥内扎术

这种手术方式1919年由国外学者Miles就提出,在1937年被英国圣马可医院改良,当前被称之为Milligan—Mor—gan手术,是当前临床中用于环状混合痔最为普遍的手术方式。这一种手术方式主要是在痔下端皮肤以及黏膜交界处实行尖端向外的切口,沿着内括约肌表面向上剥离到内痔的顶端,在痔块根部实行缝合结扎,在距离结扎位置0.3厘米左右位置切除痔块。

外剥内扎术的手术优势主要是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对于相互之间相对独立或单发性混合痔的治疗效果非常好。缺陷在于每一次切除痔核的数量不能超过3个,并且切除过少很容易导致病变过于广泛的环状混合痔无法达到相应的临床疗效,手术之后肛门会一定程度水肿,切口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较高,手术之后肛门残留的赘皮比较多,不利于手术之后的肛门清理,容易导致尿潴留、大出血、病情复发、剧烈疼痛以及肛门肛管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和后遗症,会一定程度影响肛门的功能与形态的恢复。

3 外剥内扎改良术

1982年丁泽民使用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这一种方式采用放射状的切口,促使痔核下端分离以及结扎顶点的连接呈现为曲线形式,在不同的水平面高度上,确保内置陀螺之后创面能够呈现齿形状,因为保留了黏膜桥以及肛门皮桥,所以采用齿形的分离结扎,这样的方式对规避肛门狭窄、肛门松弛以及黏膜外翻等后遗症有明显的影响,但是无法有效地解决术后水肿、出血以及赘皮等情况发生。

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术是当前常用的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外剥内扎的基础上再开两个切口,并在皮桥位置实行整形切口缝合,清除皮桥之下曲张之静脉团以及结缔组织,并且在上下皮桥断口处用1号丝线缝合。这一种手术方式主要是改良了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并根据自然分解在肛缘位置使用微小切口剥离切除外痔,结扎较大的内痔核,较小的内痔以消痔灵进行治疗,保留充足的皮肤黏膜桥,尽量使用ATZ区上皮组织,能够有效地防止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解决了皮桥松弛、黏膜外翻,并且这一手术方式符合肛门整形的标准,既能够彻底处理环状痔核,还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肛管解剖生理功能,有效地解决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治疗难题。

4 总结

环状混合痔是痔疮当中治疗难度最大并且对患者本身的影响较为严重的一个类型,临床当中的发生率也比较高,其手术治疗较为复杂的主要因素是因为病变范围较大,肛管支架组织松弛甚至断裂,肛门衬垫移动。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切除过多,很容易导致肛管皮肤损伤、直肠黏膜外翻,从而发生肛管狭窄等并发症,如果切除过少,又会导致痔病症无法彻底根除。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术是当前环状混合痔的最常用治疗方式,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肛管生理功能,并降低手术的后遗症和并发症,临床疗效较高,疗程较短,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内痔环状肛管
环状RNA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与环状RNA相关性研究进展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三角网格曲面等残留环状刀轨生成算法
C60二取代化合物与环状二卟啉相互作用研究
便秘与内痔的关系:附261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