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著华章
——安徽省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发展综述

2016-12-01 12:20中共马鞍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市老年大学校长胡桂云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马鞍山市办学学校

中共马鞍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市老年大学校长 胡桂云

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徐 鹏

不忘初心著华章
——安徽省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发展综述

中共马鞍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市老年大学校长 胡桂云

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徐 鹏

1986年10月,马鞍山市老年大学成立了,当时办学条件简陋、学员不足百名。30年不忘初心,30年耕耘不辍,如今的市老年大学拥有3个校区、建筑面积达10240余平方米,开设8个系208个教学班、学员近8600人次。30年来,累计招收学员10.35万余人次,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赢得了500余项奖励。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老有所为创新奖”“全国学刊用刊先进单位”“首批省级示范校”等荣誉。被安徽省委老干部局誉为“全省老年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引起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的关注和好评,并多次给予报道。

满目青山夕照明——领导关怀添动力

马鞍山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马鞍山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做大做强市老年大学。保持全国先进学校的地位,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老年大学。拥有一批品牌专业、特色学科,真正办成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一流老年学府,成为全市的老年教育中心、教研中心和服务中心”。

2006年至2010年期间,现任市委书记,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老教委主任魏尧多次亲临学校调研,协调解决办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市四套班子历任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也多次到市校现场办公,破解发展瓶颈。去年7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老教委主任王炜刚到马鞍山工作即赶赴市老年大学调研,与师生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办学情况,和大家一起探讨新形势下办好老年大学的新思路新举措。为进一步强化经费和组织保障,市老教委办公室设在了市委老干部局,主任由局长兼任,专职副主任任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在政府信息化和科技项目资金的扶持下,学校还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构筑了适应自身特色发展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基本实现了贯穿教学、办公、管理活动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咬定青山不放松——教学质量上台阶

马鞍山市老年大学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提出“八重工作法”,不断夯实学校质量工程的根基。

重质量、重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学校致力于走“内涵发展、转型发展”之路,不断创新载体和平台,以教学带活动,抓活动促教学,大力实施“优学科、强品牌”战略,逐步加大教学体系和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如,每年举办教师满意度测评和民主评教活动,邀请业内专家来校传授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跟堂听课、召开班长培训班、征集意见与建议、组织校际交流等方式,全面推进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水平的提升。

学校大力倡导“把老年教育当事业干,把老年学员当亲人看”的工作服务理念,强调在工作态度、沟通方式和服务细节上“用心”,最大限度让学员体会到学校的关爱和真情。

重创新、重实用,专业建设与时俱进。学校坚持广泛调研、按需设课的原则,探求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学员学习兴趣的与时俱进。着力打造写作、京剧、合唱等精品课程和拳剑扇、书画摄影、保健、舞蹈等重点专业,全力培育器乐、计算机等品牌学科,逐步加大了证券实践、信息网络等应用知识和现代科技类课程的开发。免费开办了“东方银龄”远程教育课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参加学习。

学校教材建设也不断迈出新步伐,近年来,以平均每年编辑2部、发行1部校本教材的速度领跑省内。

重管理、重培训,队伍建设常抓不懈。教师是立校之本,学校想方设法聘请名家名师任教,并建有教师人才储备库。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教师培训班;选送优秀教师参加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探索施行教师内部持证上岗制度;届次化地举办“教学公开课月”、教案课件评比展示等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设有临时党支部,组建了学委会、京剧爱好者协会等11个社团组织,配备了强有力的班委会和协会(社团)班子,发挥老年学员中优秀人才资历深、阅历广、经验足、责任心强等优势,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重调研、重激励,理论建设硕果累累。“十二五”期间,累计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文章、调研报告22篇;2015年6月还向国家教育部报送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调研典型材料。学校还注重利用高校资源与优势,创新理论研究方式、提升理论研究层次。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成立了“加快推进马鞍山市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设计与突破口选择”软课题小组,研究成果在省市理论界和全国老年教育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为有源头活水来——校园文化聚能量

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软实力的生动展示,是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马鞍山市老年大学面向全国征集产生了校训、校徽、校歌;大力开展优秀党员、先进班级(团体)和创先争优先进典型的表彰以及“感动校园最美人物”“我心中满意的教师”风采展等品牌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老年学员还积极投身全市公益活动中,展示时代风采,展现才艺技能,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受到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的表彰。

学校重视宣传工作,对内,创办了校报(刊)及官网,建有校园广播系统与综合宣传平台。对外,不断强化与涉老报刊的联系以及与地方主流新闻媒体的合作,近5年来,在《中国老年报》《老年教育》《安徽老年教育报》上刊登信息30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聚了校园正能量,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领异标新二月花——服务社会促和谐

学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服务社会的载体,引导广大老同志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014年4月,成立了志愿者协会,不断探索一助一、多助一、定向结对帮扶等形式,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支教、关爱帮扶工作。如,深入孤寡老人和特困学员家中开展“走亲戚”慰问活动;给农民工及其子女、社区未成年服刑人员送文化、送温暖,维护社会稳定,传播时代好声音。为让老年教育惠及更多长者,马鞍山市老年大学积极向社会和基层延伸办学,已连续4年在乡村、街道社区开办支教点,为基层老年学校提供“课程超市”,选派优秀教师义务教学;面向社会开辟“老年百科大讲堂”,特邀有关领导和专家传授时政、法律、健康等知识,定期组织共建社区的老人参加……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市委、市政府连续3届授予“市文明单位”的称号,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及省、市领导的赞扬。

尚学笃行,康乐有为——这一校训也是我们办学的初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为早日成为“终身教育的阵地、文化养老的平台、康乐有为的服务中心、老年教育的排头标兵”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马鞍山市办学学校
马鞍山市采石小学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学校推介
秋果飘香
——马鞍山市老年大学校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