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立德树人融入办学
——以四川资中老年大学为例

2016-12-01 12:20四川资中老年大学吴忠扬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每学期老年人生命

□四川资中老年大学 吴忠扬

把立德树人融入办学
——以四川资中老年大学为例

□四川资中老年大学 吴忠扬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体现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同样,老年大学办学,也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将其融入老年大学的各项制度中,使之逐步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立德树人是根本

在改革大潮的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武装人。

首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老年大学只有靠这个精神支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振奋精气神,才能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不断增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奋发进取,开创未来。

第二,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起中轴作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否则,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党的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引导老年学员学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使之成为老年人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第三,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对老同志的希望和要求,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第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老年大学只有与时代脉搏紧紧相扣,老年学员才能与时代发展息息相通。

制度规范是保证

所谓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老年大学要根据这五个环节的要求,逐步形成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制度规范:

第一,坚持每学期开学和总结两次校会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的制度。28年来,学校在56次校友会中,都根据当时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写出宣传要点和学校工作思路,讲观念、讲要求,使老年学员有明确的精神追求、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视野,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思想观念跟上新时代。

第二,坚持每学期请县领导到校宣讲党的方针政策。28年来,县委书记、县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和县领导先后有42人次到该校讲课124次。其中,宣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精神19次,宣传改革发展稳定14次,宣传精神文明建设11次。县领导到校讲课既是对老年人的重视和关心,又是领导联系群众的一条渠道,同时更能引起县领导和各部门对老年大学的关注,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已经长期坚持下来。

第三,坚持每学期开设政治课进行“三观”教育的制度。该校一开始就把政治课教学的基点设在帮助学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党的十八大以后,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观念,使老年学员在社会变化经济转型中,不迷失、不停顿、不错位。努力实现中央对老年人的要求,“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实现与社会、自然及自身的和谐。

第四,坚持每学期一次理论研讨会。对老年人的思想教育,不仅需要灌输与接纳,更需要自我消化与升华。怎样促进老年学员不断超越自我?就要在学员中广泛开展理论研讨活动,为此该校每学期都围绕一个主题召开一次理论研讨会,目前共召开理论研讨会41次。先后有师生385人次在大会发言,形成了750多篇文章。通过上千人的思考,几百篇文章的交流,由衷之言,沁人肺腑;言理之声,甚为贴切;探索之见,催人进取;使老年学员这个群体正在经历着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自我教育到思想升华的能动变化,与时俱进,活力永驻。

第五,坚持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政治活动进行党史、国史教育、理想信念永存的教育制度。28年来,我们经历了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大,以及期间若干次中央全会,经历了每年的全国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八五”到“十三五”规划的提出,经历了国庆、“七一”和港澳回归等重大节日的庆典,经历了纪念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各种纪念活动,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些政治活动中,学校认真宣传了党中央的指示,在党史国史教育中突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学员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增强了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这些活动中,我们组织专题文艺演出220多场,其中对外演出120场,还举办过多次展览。

第六,坚持教学融入以德树人理念的制度。该校在26个教学班,2500多人次教学服务中,开设了8大类21门课程,如思想政治教育类、养生保健类、艺体类、语言文学类、社会科学类、科技常识类、远程教育类、自主活动类,在这些教学中根据大纲的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融入以德树人理念。一是时事政治、法治、党建、专题讲座、心理养生等课程直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诗、书、画、影、歌、舞、乐、电脑、语音等课程、在专业知识传授中用先进思想教育人,鼓舞人,涵养道德,陶冶情操,出好作品、好成绩,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优质课件,撰写优秀教材。三是各教学班开学第一课都要组织学习学校工作思路和要点,传达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四是诗、书、音乐、舞蹈、民乐等教学班都适时召开专业班理论研讨会,增进道德修养,提升素质和品位。五是在开心教育和生命教育中给各教学班提示教育要点,提示生命技能,培育生命素养,应对生命环境,美化生命体验,开发生命潜能,增进生命健康。六是在教学网络安全中,制定了七条网络文明公约,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滋养人心,融入天朗气清的精神家园。

第七,坚持校园文化熏陶人的制度。在改革大潮中,老年人面临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考验,老年大学要拓宽工作领域,把优秀文化熏陶的意境拓得更宽,气氛搞得更浓。

抓好四条渠道:一是让墙壁说话吸引人。已编写张贴诗书画影宣传栏120期,作品2100多件,两块板报刊出255期。二是让课堂教学实践教育人。三是让学员自主活动激励人。每月一次康乐日,每学期一次同乐会,每年一次校友集体祝寿会,每学期一次恳谈会。四是让制度规划引导人。以校园安全为例,践行了安全制度两个“十条”,即学员自身安全十条,校部和教师管理安全十条。

彰显四种精神:一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小、落细、落实。二是彰显办学理念入脑入心。双向回报理念,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理念,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理念,生命教育理念,信息革命理念。三是彰显命运共同体的情感要求,以和为贵,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融入群体、融入时代、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四是彰显学员风采,展示学员才华,沁人肺腑,催人奋进。

第八,坚持人性化管理制度。学校始终沿着“以人为本,融入时代”和“以人为本,完善人生”两条基本轨迹不断进取、不断进步。

怎样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老年大学人性化管理的根本制度?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1993年7月该校提出了“一切为了老年人,一切服务于老年人,一切为了实现老年人第二人生价值”的行动口号。近年来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要求,提出了“把老年学员的终身学习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老年学员的情感和安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老年学员的身心健康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三个一切”和“三个心中最高位置”,成了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坚持人性化管理的四句话的原则:着眼老年人的适应力,管好第二人生;放眼老年人的潜在力,打开智慧之门;注重老年人的亲和力,管好“第三财富”;实践老年人的自强力,焕发第二青春活力。三是把生命教育纳入人性化管理的目标,唤起生命意识,激发生命活力,发掘生命潜能,美化生命体验,彰显生命价值;把握好老年学员的学习人生,开心人生,健康人生,和谐人生。大力宣传党中央对老年人的三句话要求: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宣传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实现三和:与自然和,与社会和,自身平和。实现物质生命的满足,精神生命的提升,价值生命的追求,智慧生命的发展。四要实践学校领导班子的“三句话”承诺;立足点,不在索取,而在奉献;着眼点,争高标准,创第一流;着力点,扎实服务,不见实效不甘心。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的班子,学习进取的班子,求真务实的班子,精细管理的班子。五要把学校人性化管理落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上。要紧紧抓住四句话措施,以增长知识凝聚人,以健康快乐吸引人,以和谐温馨感动人,以完善人生回报人。实现四句话的目标,做知识经济时代的终身学习老人,做信息时代的信息老人,做白发浪潮时代的健康老人,做小康时代的幸福老人。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做开心时代的开心老人。

辽宁大连开发区 李艳云

猜你喜欢
每学期老年人生命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