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体育,都是风景而你,是风景中的风景

2016-11-23 09:04邹孝听
现代苏州 2016年24期
关键词:金鸡湖苏州园区

记者 邹孝听

Information 城事·资讯

文化和体育,都是风景而你,是风景中的风景

记者邹孝听

题记——

我一直认为对于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的赏识是完全个人行为,就像有人喜欢打牌搓麻将,有人三天两头跑剧场、看展,有人觉得跑步还不如躺着看电视,有人两天不去健身房就浑身发痒……

爱好这事儿明显就是天生的,再加上周边环境一沉不变,这种天生慢慢会变得越来越自然。当然,也不排除如果你给他创造一个足够具有吸引力的载体,说不定熏陶熏陶,哪天他就自愿为此驻足了。

前不久,第三届“iSING!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完美落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2名青年歌唱家用一个月的时间练习,在闭幕式上献上了《我爱你中国》、《在希望的田野上》、《青藏高原》等家喻户晓的中国歌曲,这个由美国亚裔表演艺术中心(APAC)策划的活动让国内外的精彩文化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大舞台上交错绽放。

三年里,歌唱家们还曾在星海生活广场、圆融星座、诚品生活苏州玩过“快闪”,在斜塘老街与昆曲艺术家美丽“邂逅”,与苏州中心的建筑工人一起同唱一首歌……不仅是表演,也是文化交流。作为系列文化活动代表之一,iSING!Suzhou很好地解读了园区“开放包容、现代时尚、精致和谐、创新创优”的文化内涵。

也许你对它并不熟悉,但相信你一定听说过金鸡湖马拉松、端午龙舟赛、双年展、文体节……这些文化体育品牌活动也已经成为了园区特色。这个城市很年轻,不知道你对它了解多少,但它为了你给更丰富多元的生活,一直在努力。也许你看不到,但它希望你能过得快乐又精彩。

平地起新城,谁说白纸没有内涵?

记者曾在优步拼车途中偶遇两名重庆人,操着一口“川普”对苏州赞不绝口,一个劲地说这儿好美。其实,耳边关于这样的赞叹声络绎不绝。工作的缘故,可以认识到很多人,其中又有很多外地人,“觉得苏州美而选择定居于此”的案例不在少数,更是有一位美国朋友说园区跟芝加哥很像,人文环境非常好,每次回国他都迫不及待地想回苏州,真是打心底里的喜欢。

可是,有赞扬的地方也必定会存在争议。

“曾经的茭白地,苏州的郊县,短短20多年,平地起新城,昔日的土气荡然无存,若不是亲眼见证,你必不会认出这就是自己曾经熟悉的地方。可是,它多的只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别说是邻里间的家常里短,连个菜市场都没有,哪有什么烟火气息。它就是造出来的一座城,没有内涵。”面对这样的评论,园区伤心而泣,可它没办法用语言来辩驳,怎么办呢?

伴随并且见证它一路成长的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事业局局长姚文蕾很乐意出来为园区说几句。在她眼中,园区的确是在一张白纸上构建的一座新城,尽管如此,它却是基于苏州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文化名城来建设的,就物理空间而言跟苏州古城区并没有隔离,而在人文上,园区也有很多原住民,也没有抛开老苏州的传统文化。

“我们园区有很多历史文化基点,比如说草鞋山遗址,它的历史可以推到6000年前,稻作文明、农耕文化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草鞋山遗址现在已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园区本土原来就有五个乡镇,也就是现在的胜浦、唯亭、娄葑、斜塘四个街道,原住民还保留着不少地方传统文化,比如胜浦的宣卷、山歌、水乡妇女服饰、吴罗织造技艺、传统铜器锤揲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等,这些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门别类被列入了市、省以及国家级名录。”姚文蕾对“园区没有内涵”这个观点表示否定。

不仅如此,随着园区的开发建设,又有很多外来力量进入,新苏州人和洋苏州人带来了更加多元的文化。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园区反而能够在基于苏州传统文化之上,孕育出自己特殊的文化。

社会力量的加入,让文体氛围更加浓郁

不可否认,园区在开发建设初期,它所呈现的更多的是原住民保留的传统文化,很多时候活动都是群众自发组织的,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星海游泳馆、邻里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等载体为居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到了2005年,园区开始转型升级,社会民生有了进一步发展,开始通过“造节”来带动人气,比如广场文化节、大闸蟹文化节等,与此同时也推动了文化建设。

据园区文化事业局文体发展处副处长高婷婷介绍,在2009年之前,园区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小文化”的概念,而随着逐渐完善的文体规划,在2009年,园区成立了文化馆,各种品牌活动横空出世,从原来的“小文化”到由政府主导办文化活动,例如“金鸡湖大舞台”和“园区文化体育节”,把原来的相对零散的系列活动综合起来,营造更加专业、广泛的群众文化、体育氛围。

再后来,城市生活逐步发展,2010年,金鸡湖美术馆诞生,文化产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商旅文融合发展助推园区的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而此时正值“十二五”期间,园区大力推行“文化繁荣行动计划”,制定了打造文化新区的战略,从2011年到2015年,园区的文体载体进一步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政府投资的大型载体以外,社会力量开始作为很重要的补充亮相,各路热衷于文化、艺术、体育、合唱、书法、摄影之类的民间协会、社团、俱乐部活跃在群文一线,美术馆、陈列馆等特色艺术空间星罗密布。

2016年,园区进入“十三五”阶段,在大部制改革之后,成立了文化事业局,又将文体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快建设与园区经济发展相匹配、相适应的苏州现代文化核心区和长三角文化建设新高地。

人文情怀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诚如题记所说,爱好这东西是天生的,你不给它创造些条件,来点儿刺激,它绝不可能从背心拖鞋坐在田埂吃个瓜到西装革履正装出席某个高大上的音乐会。怎么办?又要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又要把装在套子里的人喊出来遛遛。那就制造机会,刺激刺激各位神经呗!

不过,人文情怀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姚文蕾看来,有人群,有场地,未必就一定有市场。拿外国歌剧举例,如果语言不通,也看不懂故事情节,兴许你送票都没人感兴趣。所以要先培育群众的艺术素养,让他们可能成为话剧、交响乐、展览的观众,这需要时间的浸润,也许可能需要一代人去培育,有了文化艺术的积淀和潜移默化的熏陶,美好的人文环境自然就有了。

园区就曾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案例。

由圆融集团主办的两年一届的金鸡湖双年展已经成功举办过三届,以中青年雕塑为主题,结合李公堤三期开街,很好地体现了商旅文融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作为主展,它还邀请了其他很多社会展览加入活动。“五月来苏州看什么?看展览“已经让金鸡湖双年展成了城市的文化客厅;

明美术馆、独墅湖艺术中心、东坊艺术中心、见方艺术空间等民间组织的展览;独墅湖图书馆的送书阅读活动、阳澄湖半岛的伊丽莎白礼帽秀等,都在潜移默化提高百姓文化素养;

另外还有两个不得不提的极具人气的文体活动,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和金鸡湖端午龙舟赛都是在2010年培育的,社会力量主导,政府资源支持,现场传统文化表演、摄影大赛、工艺活动层出不穷,收获了越来越坚实的群众基础。

高婷婷告诉记者,马拉松当年只有8000人参赛,今年超过了3万人,报名两小时内秒杀,其中苏州本地人占37%,外地人员占63%,有亲子、家庭、迷你、半程马拉松等不同主题,活动规模和内容都有了很大提升。

而龙舟赛由第一届的300人,8000人次扩大到今年的1200名运动员,56支队伍,4万人次,其中外企单位占42%。这既是一场体育赛事,增强凝聚力,宣扬拼搏和团队精神;又是一个文化活动,结合端午节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风俗。渐渐地,马拉松和赛龙舟这两个品牌深入人心。

有了人群,有了场地,又有了活动意识,长此以往,未来很可能会形成多点多区域综合展示。

开放包容的文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金鸡湖端午龙舟赛、园区文化体育节(六进社区、广场舞蹈大赛、体育运动会、全民阅读、歌唱器乐比赛、绘本奥斯卡等)、金鸡湖双年展、金鸡湖艺术节、iSING!Suzhou等一系列文化品牌、第53届世乒赛、第四届江苏书展和苏州创博会等重大文体活动,为园区的文体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姚文蕾表示,多元性是园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在这里,没有特别纯粹的或者说很传统的苏州味道,但从中又可以看到苏州的气息。可以说它既能够吸取传统苏州的养分,也可以综合发挥好来自苏州以外的各方精神特质。

她说,“比如社区自创的‘超级系列’,活跃在舞台上的不都是苏州人,更多的是新苏州人,包括外籍人士。因为苏州人相对比较内敛,而北方人和老外普遍性格比较奔放,通过他们带动了苏州本土居民的参与意识,让更多的人走出家门,走上舞台,甚至成为本土明星。”

另外,园区更多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时尚和现代的开放区域,国际融合度比较高。在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区域,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文化,或许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所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要用国际的眼光,现代化的手段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呈现出多元的形式,让不同的社会人群接受。

“我们可以打开大门,邀请或者招聘一些国外的文化人士,加强国际交流。例如明美术馆经常邀请外籍艺术家来办展、授课;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每年几十场的生物医药类论坛在独墅湖畔绽放;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引进国际知名艺术团体来苏演出;西班牙纯正血统的达利展亮相金鸡湖美术馆……”姚文蕾如是说。

当然,除了“引进来”,文化也需要“走出去”,传播到国际上。胜浦民间的打连厢在泰国上演;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圆融花季艺术团走进罗马尼亚少儿艺术节;园区花车巡游2015年春节新加坡妆艺大游行,苏州民间工艺亮相新加坡“春到河畔”……苏州芭蕾舞团此前参加过波兰的歌剧节,今年下半年将要带着本土节目《西施》走进卡塔尔、新加坡等国家;正在筹建的苏州交响乐团也将走出国门,在全球奏响“苏州之声”。

正因为丰富多元,它才越来越美好,也正因为有你们,才得以让区域的文化饱满得有力量。文化与人,其实是一场共赢。你和它,都是风景。

猜你喜欢
金鸡湖苏州园区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美丽的金鸡湖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金鸡湖学校:艺术体育科技齐开花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大酒店
金鸡湖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