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在促进农业高效发展中的作用

2016-05-30 08:43徐威力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

徐威力

摘 要 目前,我国农业水利灌溉中水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这一弊端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阻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对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有充分认识,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节水措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尽管随着农业用水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我国的农业用水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在现实中,我国农业用水至今还存在较大缺口,很多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少产,严重者甚至绝产,因此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促进节水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都对节水灌溉的重大意义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但是受各种主观或客观条件的影响,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缺乏科学规划

一般情况下,我国的水利工程多设立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交通闭塞,资金缺乏,在节水灌溉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缺乏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一些地方财政部门为了追逐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考虑节水灌溉工程的长远利益,在节水灌溉技术管理及推广方面的规划不够科学,导致管理成本大幅增加,一些灌溉设施甚至由于缺乏维护资金而长期闲置不用。此外,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初期未做好实地调查,未与区域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节水灌溉工程设施不适用。

1.2 推广节水新技术不积极

一些地区,尤其是小型农田的新型节水技术、设备应用条件已经十分成熟,推广应用可以获得较好的节水效果,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节水技术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推广,即使一些地区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应用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管理人员的观念及技术水平与先进的灌溉技术不相适应,导致推广效果差,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信任度降低。节水灌溉工程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在实际推广应用中,除了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外,还要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条件、水文条件和人文环境等,才能获得最佳的节水效果。但是在节水灌溉技术建设规划初期,由于综合投入少、缺乏科学和标准的工程设计参数,导致节水灌溉系统的运行存在诸多技术限制;加之基层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在职的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差,无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存在诸多问题。

1.3 水利设施维护不善

现在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多为农民自耕自种,不成规模,水利灌溉设施也多由农民自行建立,农民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均十分有限,因此无法保法灌溉设施的科学性与质量的稳定性。通知,农民的精力、技术有限,无法妥善维护水利设施,故导致很多水利设施老、旧、差。此外,渠道灌溉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灌溉模式,但是其露天的特点使其易受到外界气候及环境因素的干扰,泥土、树叶等易导致其堵塞,从而对其灌溉效果产生影响。

2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措施

2.1 做好统筹与规划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所用的农业节水措施都很难在本质上改变农业缺水的情况,要发展农业节水,必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各个方面进行统筹与规划,除了技术方面、工程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外,还要对节水灌溉及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体制方面为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营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各相关部门要真正的联合起来,群策群力,统筹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适用的节水体系。

2.2 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节水工程的建设投资金多来自于国家财政补助,有限的资金支持很难保证节水工程的推广普及效果,故实际工程应用中,相关的配置设施资金严重不足。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资金的投入,设置专项发展资金,丰富资金筹集渠道,完善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政策等。此外,要对农田水利体制进行改革,明晰工程产权,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灌区企业化管理模式,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等。

2.3 积极推广节水技术措施

除节水灌溉技术外,还可以积极推广其他节水技术措施。一方面可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如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和提高土壤肥力等,发展设施农业;普及良种,针对干旱地区可应用抗旱保水剂等;对种植结构及耕作技术进行调整、优化,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积极推广覆盖保墒技术。可以在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在耕地表面覆盖抑制土壤蒸发的材料,以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并对土壤的物理性状进行改善。此外,要加强管理,提高节水效果。例如,监测土壤墒情,提高灌溉的针对性;将有限的灌溉用水量在作物发育期进行优化分配等。

2.4 加强节水宣传力度

态度决定行为,农民是灌溉用水的主体,因此要针对农民加强节水宣传,引导其树立节水意识。节水灌溉是我国的一项国策,要使农民意认到节水的重要性及长远意义,使其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思想,了解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且水资源的缺乏会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充分调动其节水积极性,保证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效率及效果。充分了解灌溉区域的水资源情况,针对水资源分布不均、灌溉条件差的地区,要将其作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重点,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此外,要通过广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让农民增产又增收,发家致富,在区域范围内也将起到一个示范带头作用,有利于节水灌溉的进一步推广。

3 结语

作为水资源应用量最大的重要产业为,农业灌溉节水的现实意义重大,推广节水灌溉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为社会的发展节约大量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应用、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及品质。实行灌溉节水工作对地區的技术要求和环境要求不是很严格,关键在于人们对于灌溉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度,在于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只有深刻认识到节约用水对未来的农业发展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灌溉节水工作的实施。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对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