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概述

2016-05-30 08:43郝伟昌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改良盐碱地

郝伟昌

摘 要 一般情况下,盐碱地由于含盐量太高很多农作物都不能适应和生长,导致粮食总产量的降低,因此,改良盐碱地的土地耕作条件,有利于耕地的合理化使用和农作物产量的提升,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耕作条件

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具有土地耕作的价值。由于具有较高的盐分含量而导致很多农作物不能够正常的生长。王佳丽、黄贤金[1]等提出,现阶段设世界上的土壤盐渍化土地面积已经高达为9.545 6亿hm2,其中仅我国就已经占了9 915万hm2。罗以筛[2]也提出,据相关数据表明,盐碱地的土壤盐渍化正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在我国很多盐碱地地区甚至已经达到了任何作物都不能生长的局面。因此,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盐碱地的形成原因以及相关的改良技术的治理展开了如下综述。

1 盐碱地形成的原因

盐碱地通常由于具有比较高的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盐化和碱化。代涛[3]指出,土壤盐碱化的形成一般是因为土壤中所含有的盐分经过分解网土壤渗透逐渐地改变了土壤原有的特性,并对作物具有严重的摧毁性,影响和停止作物的正常生长。王燕[4]提出,当气候很干旱的时候也会引起盐碱化土地的形成,因为地下水和表层的土壤中的水平一般是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的,由于干旱就打破了这种平衡,导致土壤底部的水分逐渐往地表移动,而土壤中的盐分也随着水分一起往上移动,长期以往积累下来就致使土壤表层的含盐分越来越高,进一步造成了土壤盐碱化,破坏了农作物正常生长。周和平、徐小波[5]等提出,除了干旱能够引起土壤盐碱化意外,人类的日常活动也是可以引起盐碱地形成的原因之一,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的利用范围的扩大,一些不良耕作方式例如在浇水的时候进行漫灌,或者在低洼的地方灌溉却不重视排水,继而引发地下水的不断上升造成盐分的积累,这个土壤盐碱化的过程往往被称为次生盐渍化。现阶段,盐碱地的演化已经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盐碱地采取有效地改良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盐碱地改良的生物方法

李秀芬[6]提出,在依据国内外针对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相关研究方面,普遍认为采取生物治理技术是能够明显改善盐碱地现状的方法,利用生物改良治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土壤脱盐时间比较久、生态平衡稳定。郭文聪[7]提到,在20世紀30年代的时候西方国家就已经盐碱地和耐盐性的作用展开了研究。但我国针对土壤盐碱化的研究比较晚,只是停留在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研究层面。徐慧[8]指出,生物改良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植物的耐盐性,这样增大了盐碱地的绿化后有效地减少了土壤蒸发,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低下水位排出盐分的积累,另外还有利于土壤中的水土保持。

3 盐碱地改良的化学方法

通过运用化学改良治理土壤盐碱化的方法其实就是将化学改良剂以酸碱中和的原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达到改良治理的目的。阿吉艾克拜尔、邵孝侯[9]等提出,化学改良剂的有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脱盐的速度;同时,可以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改良,通过改变可溶性的盐基成分来完成。现阶段,化学改良剂的运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改良成效,但由于化学改良剂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治理改良中使用的范围并不广。人们在不断地分析研究出了价格比较、效果又很好的化学改良剂——“康地宝”,这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青文研制成功的化学改良剂,具有成本地,作用快等优点,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十分明显。另外,还有专家指出,使用磷石膏也能够有效改善盐碱地,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有效提高绿色植物的生长。

4 盐碱地改良的物理方法

付春杰[10]提出,利用物理改良的方法通过改变土壤的结构对土壤中的盐分和水分进行协调,进而有效地减少土壤蒸发,并提高了入渗淋盐的治理效果。一般情况下,对盐碱地进行物理治理的方式包括平整土壤、深耕松土和将土壤地形提高等。逯飞飞[11]指出,现阶段利用苏打盐土改良的方法已经取得较为成功的效果。另外,牛东玲[12]提出,利用覆盖的治理改良方法能有效改善地表盐分积累,或者使用作物的秸秆进行覆盖或者埋入盐碱地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土壤盐碱化的程度,目前在我国对这方面的改良已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5 盐碱地改良的综合措施

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所以针对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就应该就有一定的综合性,在这些改良方法中兼顾化学方法、物力方法、工程改良方法及生物方法等有效结合。刘建红[13]提出,我国针对土壤盐碱化的研究展开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当时针对黄河中下游的治理措施和取得效果打开了我国盐碱地研究的新的局面,同时也为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6 结语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土地使用的频繁,盐碱地的演化已经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盐碱地采取有效地改良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提高,盐碱地改良的技术也在逐渐进步,培育耐盐的作物,保持水土和生态平衡可以有效解决土壤盐碱性的问题,且已经获得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佳丽,黄贤金,钟太洋,陈志刚.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J].地理学报,2011(5):673-684.

[2]罗以筛.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1(2):89-91.

[3]代涛.西北干旱区水盐动态模拟及排水优化模型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4]王燕.关于农田盐碱地治理的综合措施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水运,2012(4):173-174.

[5]周和平,徐小波,王少丽,等.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与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12(3):157-162.

[6]李秀芬.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7]郭文聪.渗水地膜覆盖改良原生盐碱荒地的关键技术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3.

[8]徐慧.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9]阿吉艾克拜尔,邵孝侯,常婷婷,等.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和方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16):7269-7271.

[10]付春杰.关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盐碱地治理技术与模式解析[J].珠江水运,2015(8):62-63.

[11]逯飞飞.盐碱地改良造林措施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5(13):13.

[12]牛东玲,王启基.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2(6):449-455.

[13]刘建红.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8(12):51-5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改良盐碱地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改良经腹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1260例临床观察与探讨
盐碱地冬小麦喷灌栽培措施
盐碱地变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