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6-05-30 05:06杨寸香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优势建议

杨寸香

摘 要 阐述了高县蚕桑产业结构现状,蚕桑基本情况及产业优势,指出了高县在蚕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建议;四川省高县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1 高县蚕桑产业现状

近年来,高县围绕“宜宾市10万亩(0.67 hm2)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和“万亩亿元”核心示范区建设,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坚持“核心示范、连片发展、全面覆盖”的产业发展格局,抓住机遇,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突出解决产业发展新机制,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建设优质桑园,狠抓蚕业科技推广,培育和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栽桑养蚕,持之以恒地不懈推进蚕桑产业发展,有效推进蚕业健康快速发展。2014年实现工业产值2.89亿元,出口创汇达220万美元,利税近2 000万元,公司经济实力和反哺农业的能力不断增强。

1.1 项目建设

2011年以来,在省市关心和支持下,高县扎实实施了“宜宾市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和“现代农业重点县蚕桑基地建设”等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 300多万元,开展了标准化桑园建设,突出以小蚕共育、省力化蚕棚、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三大技术”为重点的蚕业现代科技推广,配套桑园产业路、作业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小蚕共育(薄膜防干育)、大蚕省力化饲养、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逐年稳步提高,有效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

1.2 订单蚕业

龙头企业立华蚕茧充分发挥“两个带动”作用,加大“订单蚕业”力度,常年安排200余万元用于发展蚕桑生产,对蚕农进行优质茧补贴、利润返还、配套提供蚕用物资等,与农户完善了“订单蚕业”,夯实了产销连接,解决了蚕农销售后顾之忧,增加了“订单蚕业”收入,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发展蚕业。

1.3 万亩亿元

在各级干群努力下,依托优势基地,提升基地科技水平,围绕“万亩亿元”创建工作,大力推广桑—生姜-大头菜套种、桑园林下养殖乌鸡立体养殖,发展桑枝食用菌,开发桑叶茶、桑椹酒和雄蛾酒等新产品,推行蚕桑综合利用、循环增效,推动生态蚕业发展,促进蚕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桑园利用率和综合产值高效提升,成功探索667 m2桑产值超万元模式。已建成罗场、嘉乐、庆符、落润4个“四川省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区”。

1.4 仪评收购

引导蚕农提高蚕茧质量,实行优茧优价,2014年立华蚕茧公司投资20万元购置蚕茧仪评收购设备,在庆府、罗场等乡镇开展仪评收茧,全年共仪评收茧8.5万kg,仪评收茧均价比常规蚕茧高出7元/kg,蚕农每张可增收220~300元。根据立华蚕茧公司工程技术中心试样结果对比分析,與同站普通茧比较,仪评茧的各项质量指标都明显提高。

1.5 蚕病消毒

“万病一把灰”,立华蚕茧公司专门修建了石灰粉加工厂,以低于市场价格推行石灰粉消毒蚕病,石灰粉消毒蚕病以其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受到了蚕农欢迎。2014年累计推广石灰粉1 320 t,可实行蚕种消毒13万张,公司贴入生产投入26万元。

2 高县蚕桑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幅员面积1 323 km2,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低山地貌;气候温和,全年降雨量1 028.1 mm;土壤pH值4.5~6.5,适宜优质蚕茧生产区域,是《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中列明重点发展的20个蚕桑重点县之一,是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承担县、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蚕桑基地县、全省100个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蚕桑)基地县、四川省现代农业特色50强县。

二是高县蚕业生产“桑、蚕、种、茧、丝、绸”产业配套齐全,为川南产茧和缫丝第一大县,全县产茧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省第2位,约占全省产茧量10%,占全市产量50%以上。全县现有桑园约0.87万hm2,覆盖全县19个镇乡、200个村、1 388个社、1.8万户农户,主要集中在高县南部和中部地区,具备年发种26万张、产茧1 000万kg、综合产值可超10亿元的生产能力。

三是高县多年在蚕桑产业发展中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位于高县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是国家商务部批准的“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公司具备种茧丝绸全链条、生产经营和科技服务全功能。公司建有一个年生产优质蚕种13万张的蚕种场,拥有先进的飞宇2000型自动缫丝设备14组,粗丝机6台,K251织机80台,捻线设备60台(套),已形成年产500 t生丝,100万m绸缎,200 t捻线丝,蚕丝被3万床的生产能力。立华蚕茧公司依托茧丝工程技术中心,突出科技进步,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升级,企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建立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四川省著名商标“KAIHUA”牌系列产品享誉西南。2014年实现工业产值2.89亿元,利税近1 000万元。

3 蚕桑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整合力度弱,产业亮点不亮

近年来,蚕桑项目建设与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持续增加,但围绕以“蚕桑生产发展”为核心整合农综建设、扶贫项目、新村建设等资金不多,南部重点蚕区产业路路面狭窄影响通行、断头路不能形成产业环线,中北部蚕区科技项目投入明显偏少,科技水平不高,高县突出以蚕桑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不足。

3.2 蚕业科技水平低,提升缓慢。

与其他先进蚕区相比,高县蚕桑产业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多元化经营等仍然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新技术应用缓慢,小蚕共育技术普及率不高、方格蔟等优良蔟具普及不足、蚕农消毒防病意识不严、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慢;二是“亩桑万元”探索限于部分地方,科技种植模式偏少、667 m2产值和综合产值不高;三是蚕业新型经营主体不多,受农民劳动力缺少和机械化水平不高影响,高县年售茧收入在3万元以上仅有34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只有1户;四是蚕桑-丝绸-服装的产业链条未完全形成,印染、服装等后续产业缺乏,下游产品仍需进一步开发和延伸,影响影响企业发展壮大,也影响企业“以工带农、以工哺农”。

4 发展建议

通过对高县蚕桑产业结构现状的了解,高县蚕桑产业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产业结构发展仍然存在问题。针对高县蚕桑产业现状,提出以下改进:一是统一认识、明确发展思路;二是坚持壮大龙头企业;三是坚持规范合作社经营不动摇,坚持“提质增效、科技兴蚕”不动摇,坚持培育新型主体、推进蚕业规模经营不动摇。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优势建议
矮的优势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画与话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