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集约发展方向分析

2016-05-30 04:34孙凤昌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

孙凤昌

摘 要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分析,集约经营必然是我国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集約型规模经营就是密集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合理搭配,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经营方式。发展集约型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走向。

关键词 农业;集约发展;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来看,我国的农业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农业集约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务院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在农业集约化上下大力度,要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种植及农业发展产业,但要从哪些方面来提高我国农业的集约水平以及实现农业种植规模,则需要相关人员继续研究[1]。从我国农业的发展形势和规律来看,实现集约型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出路,要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及农业发展的需要,把我国农业集约化及农业规模种植有机结合起来。

1 集约型规模经营的概念以及评价标准

农业集约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农业技术设备及先进的管理措施,在一定规模的土地上投入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和劳动力,保证在一定规模的土地上得到高回报的土地经营模式。从广义上来讲,我国实现农业的集约化是为了提高我国农业产能,增加社会效益。在农业发展中,应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要重视农业发展要素,使农业种植形成较大的规模,获得更多农产品,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2]。当前,我国的农业土地面积和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成正比,这样就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朝着集约的方向发展,而劳动力科技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农业集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由水平较低的集约向高水平集约的发展,既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农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从农业的基本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农业经营及农业集约经营。依照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耕用地来分析,若在较大面积的农田中不断规模化地投入资本和生产力,或在一定土地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粗耕简作,广种薄收,就称为粗放经营。如果在一定规模的耕地上,大量投入先进的生产水平及生产设备,运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耕种技术,通过精心的劳作,以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农业集约化经营。

2 我国农业集约的发展思路

2.1 在农业集约中注重和运用科学技术的作用

在农业集约化经营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科学技术。农业集约化必须通过耕种土地来实现。在农业的生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是土地及生产产品的质量要稳定。此外,还要保证农业要有一定的增长趋势。农耕用地的肥沃程度是农田质量的重要表现,农耕用地的肥沃程度主要分为人为肥沃和肥沃。农耕用地的自然肥沃程度是土地的一种固有的特质,农业科技的运用及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增强农耕用地的自然肥沃程度。因此,应通过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集约化的不断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及农业机械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发展水平,这就给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给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近几十年来,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且农业经营者愈来愈把集约化当作占有市场地位的主要手段。

为使我国的农业健康发展,农业方面的相关人员要大力利用科学技术来,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制定相关措施,调动农业生产经营者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热情,鼓励农业科技与工业生产工人合作运营,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技术性的农业生产者,增加农业资源开发投资农业产业;建立农业机械租赁机构,实现农村家庭的农业机械租赁服务。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将会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4]。

2.2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集约化

农业的生产中,要逐步形成完善的生产制度。在我国的农业地区,虽然农耕面积、发展情况和生产环境有所不同,但都有各自的特点,有各自的主打农作物。我国的农业发展需要许多因素支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家庭土地形成一定的规模,实施专业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生产,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出和总收入。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在农业发展织结构,要就事论事,不能一刀切。在农村家庭分散经营的集约化问题上同样如此,应该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集约化经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益。

在非农产业相对发达,非农收入来源广泛、稳定的平原地区,出现了一些较好的发展趋势,或更高水平的劳动力转移,或农耕用地开始集中,或者家庭农场出现适当的规模集中和集约管理[5]。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或依靠农业专家,或者由他们自己运用所学组建机械化的家庭农场、牧场和渔场。

2.3 发展农业集约经营,加大经营领域

长时间来,农业集约化措施仅仅局限于种植业,但没有重视对森林业、农村加工产业、服务业及畜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农业发展方面,我国的基本决策是不放松农业发展及农业生产,这促使我国农业集约化得到了良好发展。农业集约化有助于我国农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有利于开发除耕地资源外的其他自然资源,有利于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6]。

参考文献

[1]李金斗,吴天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实践及其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4(7).

[2]刘玉新.关于沈阳市农业发展适度规模集约经营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3(9).

[3]国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分析[J].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陈防,张过师,万开元,等.中国农业发展中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

[5]李燕凌,汤庆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2).

[6]李树明,徐卫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制约因素研究[J].求索,2010(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