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2016-05-30 04:34王荣成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业化发展魔芋困境

王荣成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消费市场形势的转变,人们对于魔芋的价值认识不断提高,推动了魔芋的产业化生产,许多地区也纷纷开展魔芋种植产业,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论述了许多地区在魔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魔芋;产业化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2.3;F326.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一般粮食作物的生产出现了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转变。魔芋作为一种特种经济作物,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用途广、效益好和无污染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1]。在市场体制的导向下,许多地区纷纷开始推行了大规模种植魔芋的产业化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许多地区在魔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1 魔芋产业化发展的困境及成因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魔芋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推动了魔芋的产业化生产,许多地区也纷纷开展魔芋种植,推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当前,魔芋产业化的发展现状普遍不够理想,即便是魔芋的四大主产区,也面临着多样化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魔芋产业的深入发展,以下对这几个问题现象进行简要分析。

1.1 魔芋种植风险大

魔芋并不是一种引入品种,而是本土植株,且在我国已经有接近千年的种植历史,从种植技术的难度上来看,并不构成种植风险。相反,普通农户种植魔芋的方式十分简单、随性,往往在屋前屋后、场院墙边与其他当地农作物进行种植,便可以收获到魔芋[2]。但对于魔芋的种植,许多农户都没有大规模的种植经验,在市场的引导下或者是政府号召下种植魔芋,为了获得更好的种植效益,许多农户将魔芋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大田种植。但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大规模的种植魔芋的技术研究及生产实践都存在薄弱的环节,并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种植模式,加之魔芋对生长环境的选择问题,许多地区的魔芋生产在种植过程中遭遇了大量的病害,白绢病和软腐病及其普遍,大部分魔芋大田产量约为60%,甚至有的农户是几乎绝收的情况。而种芋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农作物种子,在高投入低收成的情况下,给农户的种植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也为地区推行魔芋种植产业化带来了极大的风险[3]。

1.2 产业经营程度低

魔芋产业,理论上是农业产业中最适合产业化经营的产业,但许多地区在推行魔芋产业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阻碍,致使产业经营程度基地。一是种芋的问题,魔芋的种类不多,其主要的繁殖方式可以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种芋的繁殖时间十分漫长。近年来,虽然鲜魔芋的市场价格一路走高,呈现翻番的趋势,而种芋价格也呈现正增长的趋势,因此会直接导致农户大规模种植的困难。二是魔芋龙头企业数量少。就现阶段许多地区的魔芋产业结构来看,大规模经营的魔芋加工企业屈指可数,其产业的核心组成为大量的中小型经营规模的企业。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当地本身对于魔芋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单一,绝大部分的鲜魔芋的销售途径仅仅为市场零售或给有限的企业加工。三是许多加工魔芋加工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差、资金薄弱,难以应对市场风险,企业发展不夠稳定[4]。许多小型魔芋加工企业,对于魔芋的加工甚至无法产生最终的魔芋产品,而是通过向大企业提供中间产物。魔芋所具有特殊功效,如优质膳食纤维、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吸水性强和膨胀力大等特性,还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解毒消肿、抑菌、抗炎、化痰、散结和行瘀等功能,但都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大部分企业主受眼光、观念的影响,对创新不够重视,所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容易被复制,在资金缺乏的前提下,一旦出现大量的非常规经营。例如,在魔芋的腐烂率过高后对需要再次对魔芋收购,导致现金流动率过大,容易导致小型企业经济链的断裂。

1.3 政策扶植存在局限性

地区政府部门在魔芋产业化经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许多地区政府对于推广魔芋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在政策扶植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在技术的扶植上存在欠缺,前期的技术推广、普及工作没有做到位,许多农户及其欠缺魔芋种植技术,他们获取到种植知识的主要来源于乡镇府技术人员的教导,但实际上,许多乡镇推广机构都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并不能够有效帮助魔芋种植技术的推广落实[5]。另一方面,在经济政策的扶植上,许多政府存在认识误区,为了支持企业建立农庄式魔芋生产基地,片面的认为投入资金后就一劳永“益”,但事与愿违,不仅由于轮作换地造成农庄式魔芋种植基地生产面积缩水,而且,农庄集中种植,魔芋最易染病,所费成本过高,不利于市场竞争,最终会导致种植失败。

2 推进魔芋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2.1 不断深化研究魔芋种植技术

第一,应该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产业化种植技术,应该与国内外先进的魔芋种植技术的城市或者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可以通过定期安排专家进行考察学习,以获取发展相对成熟、有利于魔芋大规模种植、高产量的技术。目前,日本的魔芋种植经验技术较为成熟,特别是在城市规模化的魔芋产业生产过程中引种试种技术、病害防治技术,都值得我国许多开展魔芋种植的地区学习。

第二,应该进一步的加强魔芋种植技术的科研力量,对于地区政府而言,应该积极结合高校、企业、生产基地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恩施市魔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其生产基地就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了联合的科研活动,在恩施市400~800 m的高山地区开展了正式的引种和栽培适应性实验。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恩施市已经总结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魔芋防病丰产栽培技术,并且在当地的魔芋产业化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有效的提升了种植产量。

2.2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

首先,政府应该对魔芋产业化发展应该予以正确的认识,应该正确认清地区生产条件是否适合推行魔芋产业化经营。应该采用“试点种植”的方式来予以检验,不能够盲目地推广魔芋种植,应该根据试点种植效益、种芋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仔细思考[6]。

其次,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魔芋种植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一方面应该在产业发展中,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要解决产业推广机构的人员和经费问题。每年要设立专门的经费,对产业发展有投出贡献的专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资金资助和奖励,提高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产业升级奠定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建立魔芋发展专项基金,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要想安康魔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解决加工企业的资金难问题。要在全市建立魔芋发展专项基金,每个魔芋企业可投入一定资金作为股金,市财政和县财政也拿出一部分资金存入该基金,企业融资时魔芋发展专项基金可提供担保,在企业临时资金短缺时,可申请该基金作为临时周转用。

最后,政府应该对魔芋加工企业进行必要的扶持,鼓励企业对产品进行深度研发,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和出口创汇的竞争力。同时,应该大力展开魔芋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吸收工作,人才作为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因此,要对魔芋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专业人才进行引进和培训,主要培养魔芋种植方面的人才。政府要在编制、资金方面提供方便,同时应加大对现有农技体系人员的培训,让其适应魔芋技术推广的要求。此外,还要对企业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要建立一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和生产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与时俱进,勇立潮头。

2.3 丰富魔芋产业形式,整合产业链

在农产品中,魔芋与工业有着天然的联系。魔芋产品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但它本身不可以直接食用,必须要通过相关的加工成为一定的产品才可以进行食用,魔芋的商业化价值极高。根据魔芋的生物价值,魔芋的加工形态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现在较为普遍的魔芋粉加工产品之外,实际上魔芋还可以加工为魔芋胶、魔芋葡甘聚糖,还可以广泛应用到工业造纸生产、涂料和可降解薄膜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魔芋产业必须与工业联合起来才会有出路。在一个地区,如果有大规模的商品魔芋生产种植基地,其身后就一定有着一个能够满足其加工需要的加工厂甚至是加工企业群体。魔芋加工工业,必须走民营化和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企业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用合同的方式使企业和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此外,企业作为魔芋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单位,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研发多样化的魔芋产品形式,通過整合资源,使购销渠道更加畅通,提高企业效益。政府可组织相关企业建立统一产品品牌,统一原产地认证,通过新闻媒体,对本地魔芋产业进行大力的宣传,

参考文献

[1]潘喜山.魔芋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湖北植保,2011(6).

[2]崔鸣.秦巴山区魔芋健身丰产栽培技术[J].山区开发,2012(4).

[3]秦乐业.四种杀菌剂防治魔芋软腐病效果试验[J].湖北植保,2013(6).

[4]李松,张化平,汤万香.日本魔芋病虫害发生种类及主要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13(7).

[5]兴祥,周燚.湖北省魔芋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5(2).

[6]罗炎华,鲁红学,黄萍.魔芋软腐病研究进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产业化发展魔芋困境
困境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浅析红皮洋葱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巨魔芋
江省遂昌县土猪产业化发展思考
魔芋腐乳发酵工艺优化